高岗的长子高毅:和妻子在家里主要说俄语,一生不得意却知足感恩

半青说历史 2023-11-25 09:43:01

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选拔出21位优秀的青年干部,将他们集体派遣至苏联接受正规高等教育,以便学成后可以更好地参与国家建设。

一晃数十年过去了,当初那批有志青年早已暮然老矣,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正如所期望的那样,在新中国的建设中都曾做出过突出贡献,也都拥有着相对重要的政治地位。

然而在这其中却有一个人是个例外,他的名字叫做高毅,虽然同样是才华出众,但却因为家庭原因而受到牵累,致使一生都只能在平凡之中度过。

如今的高毅早已闲居在家,同混血儿的妻子一起过着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甚至他们在家里主要说的语言都是俄语。

当被问及曾经的往事时,一向不善言谈的高毅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一生虽不得意,但我却知足感恩!”说完,他看向妻子,目光中尽是温柔和释然。

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高毅一生不如意的结局?

东北王之子

作为我党老一辈的革命家,高岗曾有着“东北王”之称,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党和人民做出过无数贡献,但是在他的心中也是有遗憾的,那就是对于他的家庭,特别是对于他的长子高毅。

1930年,高毅出生在陕西横山,他是由母亲杨芝芳一个人独立带大的。

从高毅记事起,他就知道自己同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别人的孩子都是有父母陪着,而他只有妈妈。

至于爸爸呢?高毅没有印象,因为自出生以来他就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个人,从母亲的口中,他知道,自己的爸爸高岗不是一个寻常的爸爸,他是一名英勇无敌的将军,他正在从事的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业。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普通人家的日子都是非常难过的,更何况他们孤儿寡母了,尽管他们已经非常小心谨慎地做工,但却还是逃不过土豪劣绅的欺负。

有一次,穷凶极恶的地主差一点就要把高毅母子卖掉,幸好他的舅舅提前知道了消息,忙不迭地告诉了他们,并冒着风险将他们母子二人转移至安全的地方。

经此一难,年幼的高毅对迟迟未曾露面的父亲有了些许埋怨,殊不知,此时的高岗正率领着游击队征战于陕甘宁边区,他的心中虽也无比惦念着远在家乡的妻儿,但是为了革命的胜利,他必须留在更需要他的地方。

直到1933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正式建立起来以后,高岗才终于腾出功夫,将高毅母子接到了瓦窑堡。

那一天是高毅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他比自己想象中的要更为高大一些,瘦长的脸上挂满了笑容,他的臂膀坚实有力,只那么轻轻一抓,便将自己举过了头顶。

在父亲的怀抱中,高毅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和踏实。

在丈夫的指引和帮助下,杨芝芳也通过努力学习,顺利地加入了共产党,不仅如此,她还凭借着自己出众的针线手艺,成功地担任了当地被服厂的厂长,带领着当地群众为战士们制作服装。

由被服厂制作出来的军服不仅做工精良,而且结实耐用,得到了当地军民的一致好评,这也让杨芝芳备受鼓舞,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革命工作之中。

有了父母的陪伴,高毅也终于可以过上正常孩子的生活,在父亲的安排下,他进入到延安保小读书,在知识的哺育之下,他终于不再是那个一无所知的小野孩,而是逐步成长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

可是,正当高毅沉浸在家庭幸福之中时,他父母的婚姻却发生了危机。

伴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高岗与杨芝芳两个人都变得更加繁忙,而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的感情也开始变淡,他们本就是包办婚姻,情感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聚少离多,最终二人选择了和平分手,各自去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

与高岗分开以后,杨芝芳仍然继续为革命工作,她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陕甘宁边区保育院的孩子们身上。

而高岗呢?他继续坚守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以党委书记的身份统筹全局,领导着红军战士同敌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直至抗日战争全面胜利。

莫斯科之旅

一直生活在父亲身边的高毅对于自己的父亲是充满了敬佩之情的,他虽然年纪尚小,但在耳濡目染之下,内心中也早已萌生了想要像父亲那样骑上战马、上阵杀敌的志向。

然而造化弄人,1939年,高毅在骑马时受到惊吓,从马身上摔了下来,把胳膊摔坏了,令他的英雄之梦成为了泡影。

由于当时国内医疗条件有限,无奈之下,高岗只得托人将儿子送到苏联去治疗,就这样,刚满9岁的高毅被迫离开了父亲,平生第一次来到了莫斯科。

在莫斯科,高毅得到了精心的治疗,他的胳膊很快就痊愈了,可是伤好之后他并没有立刻回国,而是在党组织的安排下继续留在莫斯科,同其他几个中共干部的子女一起进入到第二国际儿童院读书,而这一读就是整整八年。

就在高毅海外读书的这些年中,国内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高岗奉命离开陕甘宁,率领着部队奔赴东北战区,配合着前线作战,做好后方的各项协调管理工作。

1947年,哈尔滨成功解放以后,高毅也回到了祖国,在父亲高岗的安排下,他直接来到了东北,顺利进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学习。

重新回到父亲身边,这让高毅感到分外开心,可是慢慢地他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八年的海外生活让高毅早已经熟悉了国外的语言环境,说惯了俄语的他在中文水平上早已大不如前,这让他在学习和生活中处处感到别扭。

就在高毅艰难地挣扎于语言问题上时,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

1948年初,伴随着全国的革命形势的峰回路转,为了给新中国培养建设人才,党中央决定选拔一批表现优异的年轻干部去往前苏联接受教育培训,为培养我们自己的技术专家提前做好准备。

经中共东北局严格考察和慎重筹划之后,共有21人被选中,这些人大多是烈士和高级领导干部的子弟,他们都拥有着高度的政治觉悟,是一批经得起考验的优秀人员,而这个计划也由此被命名为“4821”。

作为“4821”计划中的一员,高毅在回国仅仅一年之后,便又再度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求学之路。

这一次的莫斯科之行不同于上一次,已是成年人的高毅开始面临学科专业的选择,他被安排进入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土木建筑。

这样的大学专业让高毅颇感失望,因为他对于土木工程没有丝毫兴趣,于是他提出了转业申请,但却被拒绝了,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开始了学习。

1951年年底,在父亲高岗的安排下,尚未完成学业的高毅提前回到了祖国,并重新进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机械专业。

更为幸运的是,高毅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期间,还邂逅了自己的一生挚爱,此时的他可谓是志得意满,却不想,一场意外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平凡人之路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正处在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全面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共产党人都面临着巨大的诱惑和挑战。

可在这一紧要关头,身居要位的高岗却没有守住一个共产党员的底线,做出了有损于党和人民的事情。

本着“治病救人、等待觉悟”的方针,党中央暂时停止了高岗的一切工作,要求他居家反思,并安排了专职人员对他进行教育挽救。

或许是自觉有愧,高岗在反思期间陷入到巨大的精神失常之中,最终选择了自杀,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得知父亲出事以后,高毅第一时间赶回了家,本想与父亲进行一番恳谈的,却还是来晚了一步,这也成为了困扰他一生的遗憾。

因为受到高岗事件的牵连,高毅还没有大学毕业便被分配到了哈尔滨120工厂工作,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幸而有一个人一直不离不弃地陪伴在他的身边,那个人就是宋丽达。

宋丽达与高毅相识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相近的成长经历和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两个年轻人越走越近,最终决定携手一生。

失去父亲以后,高毅夫妇选择回到母亲杨芝芳身边,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他们一家人从东北搬迁至陕西西安。

在西安的日子虽然平淡,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倒也格外温馨,高毅和宋丽达都在430厂做技术员,一个搞工艺,一个做设计,称得上是夫唱妇随。

然而好景不长,在接下来的动乱之中,高毅还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而受到牵连,被送到咸阳纺织器械厂接受隔离审查,与此同时,他的家人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对于高毅来说,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彻底切断了他大展宏图的机遇,这当然是不幸的;但从另一方面说,高毅又是幸运的,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帮助下,他成功地熬过了那段时光,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1979年,伴随着春天的到来,高毅也终于等来了自己春天,他重新回到了北京。

经历了如此大的波折以后,重新回到北京的高毅如同脱胎换骨一般,他的心境变得更为平和,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虽然一生不得志,但却始终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按照上级部署,高毅在市科委电加工研究所从事机床研究工作,脱去了“高干子弟”的身份,他以一个平凡人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之中,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人。

退休后的高毅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虽然已经在国内生活了大半辈子,但他和妻子宋丽达却仍然保持着在苏联时的生活习惯,没有旁人的时候,他们夫妇之间甚至只用俄语交谈。

昔日风云已过,余生皆是晴天。

2019年,89岁的高毅阖然离世,走完了他那坎坷且平凡的一生。

对于高毅来说,这一世虽多坎坷,但所幸,他用豁达和宽容,与自己的人生握手言和。

3 阅读:879

半青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