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话剧《苏堤春晓》开辟“第二现场”:千里共赏一台戏

文旅中国 2024-12-23 16:36:35

今年4月5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简称“国话”)、杭州演艺集团共同出品的原创话剧《苏堤春晓》在北京首演,通过北宋大文豪苏轼两次赴任杭州的经历,展现了他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

当晚,该剧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千里之外,上海、成都、南京、深圳、杭州、乌镇6个城市的2655名观众,在8K超高清和数字化制播技术支持下,在各自城市的剧场同步转播观看,实现了“同时共在、千里共赏”。

《苏堤春晓》“第二现场”的开辟成为文艺院团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的具体举措,缓解了票房容量有限、演出资源分布局限、观演视角受限等瓶颈问题。

2023年11月,《苏堤春晓》在杭州大剧院上演,亮相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创造了开票当天即售罄、未演先热的盛况,观众在谢幕时高喊“全国巡演”。今年4月5日,该剧在北京首演,持续9天的演出场场座无虚席,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显而易见。

在观众加演的呼声中,国话开辟出数字演艺新业态——“第二现场”,以数字化制播系统在“第一现场”演出中即时拍摄、即时制作、即时输出超高清现场作品,通过“剧场到剧场”分发播控链路,向多个“第二现场”提供沉浸式现场内容,惠及异地观众。

“数字技术赋能舞台演出,推动了供给侧和消费侧双向发力,丰富了线上文艺供给,增强了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国话院长田沁鑫说。

和现场演出不同,得益于多机位、多景别、多角度的影视化手段,“第二现场”的观演效果令人称赞,新技术近乎无损地传递演员的一颦一笑。剧中苏轼的醉态与泪眼、宋神宗的皱眉与尴尬,经超清巨幕放大后,牵动着观众的情绪。

《苏堤春晓》“第二现场”演出计划发布后,考虑到新业态的观众培育期和接受度,此次六城同演首发公益票价为20元,其中3地为公益活动推广场,组织观众免费观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有所体现。“低票价对美育有益,通过互联网看到国家艺术院团的优秀剧目,观众的审美水平得到提升。”田沁鑫说。国话一直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演播演出并举的新业态,并在不同的剧目中进行尝试。在以“5G+8K”技术的实时直播中,话剧《铁流东进》单场收获70万元线上票房。《抗战中的文艺》首次实现中国舞台剧在12个互联网平台同期线上演播,票价19.9元,首播当日点击量破千万。

《苏堤春晓》多机位和多角度即时拍摄、瞬时剪辑、实时投屏的直播要求,对技术提出了更高挑战。

在呈现上,《苏堤春晓》“第二现场”进行了拍摄机位上的创新设计,在舞台后区设置了电动滑轨和摇臂拍摄,以运动镜头和不同于传统戏剧的观演方式,打破“第一现场”观众视角的单一性,通过多角度、多空间、超高清的画面呈现,把演员的细微表演和情感处理准确直接地传递给观众,创造独特的沉浸式体验,赋予“第二现场”专属特性。

在制作上,“第二现场”的团队合作模式以国话为主导,以京东方中联超清的制播技术、中国联通的网络为技术核心,以专业剧场为保障,将剧院内部资源与外部专业技术资源相结合,建立起灵活又相对稳定的组织机构,形成了约80人规模的专业技术团队,保障项目运营。

该剧首演前10天,国话派出6个小组奔赴6个城市,技术团队与六城剧场每天进行长达10余个小时的推流信号测试,排除解决测试中遇到的片源问题、传输格式问题、终端播放设备相互之间的兼容问题等,为六城联动保驾护航。

“这样的演出让人难忘。”“《苏堤春晓》一票难求,没想到这次能跟北京的观众同步看到首演,直播效果也不错。”观众纷纷点赞“第二现场”。

演出结束后,国话召集导摄团队、京东方中联超清、中国联通开展技术复盘研讨会,编写“第二现场”技术标准体系,总结行业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的经验。下一步,国话将全面规划该项目在基层的推广,力争让其成为国话的常态化演出板块,以此深入基层开展话剧艺术普及,形成文化资源的共享,探索数字演艺新业态。

责编:武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