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陆协议》签署的30周年,巴以再次爆发冲突,和平之路是否还在?

洛白同学 2023-10-12 09:28:55

最近巴以冲突再次爆发,以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向以色列发起进攻。

而今年也是《奥斯陆协议》签署的30周年。这是一份历史性的文件,标志着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长期冲突的一个转折点,为双方建立互信和解决争端提供了一个框架。然而,30年过去了,在此情况下这份协议的目标和承诺是否得到了实现?双方的关系是否有所改善?和平的希望还在吗?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下面我们来回顾下《奥斯陆协议》的一些内容:

背景:秘密谈判的开始

《奥斯陆协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1年10月,当时美国和苏联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了中东和平会议,邀请了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组织参加。这是自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后,中东地区首次进行多边的和平谈判。

然而,这次会议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主要原因是双方对于谈判的条件和目标存在很大的分歧。巴勒斯坦方面要求以色列停止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定居点,并从这些地区撤军,以便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家;以色列方面则要求巴勒斯坦放弃暴力抵抗,并承认以色列作为犹太人国家的存在。

在这种僵局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寻求其他的途径来打破僵局。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尝试就是由挪威政府主导的秘密谈判。挪威政府利用自己在中东地区的中立地位和人道主义声誉,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安全和私密的平台,让他们可以直接面对面地交流。

这些秘密谈判从1992年1月开始,在挪威首都奥斯陆进行了多轮会晤。参与谈判的代表包括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的高级官员阿哈迈德·库赖亚和哈桑·阿斯富尔,以及以色列政府授权的学者尤瓦尔·赫什特和罗恩·普里德他们在挪威外交部官员约恩·霍尔特·拉森和社会学教授特鲁格·罗德-拉尔森等人的协助下,进行了艰难而富有成果的对话。

内容:相互承认和有限自治

经过一年半的秘密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一份初步的协议,即《奥斯陆第一协议》(也称为《以巴互承协议》),并于1993年9月13日在美国白宫的草坪上正式签署。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时刻,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见证下,握手言和,引发了全世界的欢呼和掌声。

《奥斯陆第一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

双方相互承认,巴勒斯坦承认以色列的存在,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

双方决定结束长达数十年的暴力冲突,实现和平共处。

以色列同意从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地区撤军,允许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有限的自治机构,即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PA)。

双方同意在五年内就最终地位问题进行谈判,包括边界、耶路撒冷、难民、安全等问题。

双方同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进行合作,促进双方人民的福祉。

《奥斯陆第一协议》被认为是以巴和平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为双方建立互信和解决争端提供了一个框架。然而,这份协议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

例如:

协议没有明确规定双方的边界和领土划分,只是暂时按照1967年战争前的边界进行分区,留给未来谈判解决。

协议没有涉及耶路撒冷的地位问题,只是将其作为最终地位问题之一推迟处理。耶路撒冷是双方都认为自己的首都和圣城的城市,其归属问题极为敏感和复杂。

协议没有解决巴勒斯坦难民的问题,只是承诺在最终地位谈判中考虑他们的利益。这些难民是指在1948年和1967年两次战争中被迫离开自己家园的巴勒斯坦人及其后代,他们大多生活在邻国或海外的难民营中,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故土或得到补偿。

协议没有制止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继续建立定居点的行为,只是要求双方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影响最终地位谈判结果的行动。这些定居点是指以色列政府或民间组织在占领区域内建立的犹太人社区,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为违反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的行为。

为了落实《奥斯陆第一协议》的内容,双方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谈判,并于1995年9月28日签署了《奥斯陆第二协议》(也称为《以巴过渡协议》),这份协议对《奥斯陆第一协议》进行了补充和细化,主要内容包括:

以色列同意在约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地区撤军,将这些地区分为三类:A区(由巴勒斯坦完全控制)、B区(由巴勒斯坦负责民事管理,以色列负责安全维护)和C区(由以色列完全控制)。

巴勒斯坦同意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A区和B区举行选举,建立一个民主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PA),并由阿拉法特担任总统。

双方同意在1996年5月4日之前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同时暂停一切可能影响谈判结果的行动,包括建立定居点、修改边界、改变耶路撒冷的地位等。

双方同意在其他方面进行合作,包括水资源、电力、通信、环境、人权、司法、旅游、教育、卫生等。

《奥斯陆第二协议》被认为是《奥斯陆第一协议》的延续和完善,为双方实现有限的自治和民主提供了一个途径。然而,这份协议也遭到了双方内部和外部的反对和阻挠,导致执行困难和延误。特别是在1995年11月4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参加一次和平集会时被一名犹太极端分子刺杀,使得和平进程陷入停滞。此后,双方发生了多次暴力冲突,导致大量人员伤亡。至今,最终地位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巴勒斯坦国家仍未得到国际承认。

影响:互信与暴力并存

《奥斯陆协议》虽然没有完全实现其目标和承诺,但也不可否认地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互相承认:《奥斯陆协议》使得双方首次正式承认对方的存在和合法性,打破了长期的敌对和否定。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突破,为双方建立起一定的互信和尊重,也为未来的谈判创造了一个基础。

有限自治:《奥斯陆协议》使得巴勒斯坦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地区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建立了一个民选的政府机构,并开始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建设。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进步,为巴勒斯坦人民提供了一定的自主和尊严,也为未来的国家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

暴力冲突:《奥斯陆协议》虽然试图结束双方之间的暴力冲突,但并没有完全实现这一目标。相反,在签署协议后,双方之间还发生了多次更加激烈和血腥的冲突,如1996年的隧道事件、2000年的第二次巴勒斯坦起义、2002年的保护盾行动、2006年的黎巴嫩战争、2008年的加沙战争、2014年的加沙冲突等。这些冲突造成了数千人的死亡和伤残,也使得双方之间的仇恨和不信任加深,对和平进程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国际关系:《奥斯陆协议》也对双方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协议得到了美国、欧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多数国家的支持和赞扬,为双方提供了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也为双方与其他国家建立或改善外交关系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协议也遭到了一些国家和组织的反对和抵制,如伊朗、叙利亚、哈马斯等,他们认为协议是对巴勒斯坦人民的背叛和出卖,也是对以色列的妥协和屈服,因此对双方进行了批评和威胁,甚至采取了暴力和恐怖主义的手段来破坏协议。

评价:成功与失败并存

《奥斯陆协议》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引起了不同的评价和反响。

成功论:这种观点认为,《奥斯陆协议》是一份成功的协议,它为双方建立了一个和平共处的框架,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会,为双方带来了一些实质性的利益。这种观点认为,《奥斯陆协议》虽然没有完全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也不应该被否定或放弃,而应该被继续执行和完善。这种观点通常由支持和平进程的政治家、学者、媒体、民间组织等人士持有。

失败论:这种观点认为,《奥斯陆协议》是一份失败的协议,它没有真正解决双方之间的根本矛盾,而是给双方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和困难。这种观点认为,《奥斯陆协议》是一份不公平和不平衡的协议,它偏袒了以色列,牺牲了巴勒斯坦,也违背了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这种观点通常由反对和平进程的政治家、学者、媒体、民间组织等人士持有。

《奥斯陆协议》虽然没有完全实现其目标和承诺,但也不可否认地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双方首次正式承认对方的存在和合法性,打破了长期的敌对和否定;巴勒斯坦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地区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建立了一个民选的政府机构;双方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也有所改善或变化。

总之,《奥斯陆协议》是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它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进程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也为双方带来了一些变化和影响。然而,这份协议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困难,它并没有完全实现其目标和承诺,也没有完全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30年过去了,和平的希望还在吗?这取决于双方的政治意愿、社会情绪、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我们只能祈祷和期待,双方能够重拾《奥斯陆协议》的精神,继续寻求和平与共存的途径,为这个饱受苦难的地区带来一些光明和希望。

0 阅读:19

洛白同学

简介:历史,杂谈,大家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