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中国17000公里外有个叫秘鲁的国家,这个国家中大约每十个人里便有一个华裔血统,数量更是高达到300万人。
在秘鲁的大街上,随处可见“Chifa”的字样,连国际报社都说过中国是秘鲁的“老乡”。
可是秘鲁身在拉丁美洲,背靠美国的它为何会与中国扯上关系?
秘鲁华人的过往根据历史的记载,从1648年开始就曾有华人达到秘鲁进行商贸活动,到了1656年,又曾有华人达到过那里。
直到1821年,秘鲁从西班牙的殖民地身份独立出来,当时的缺乏大量的劳动力。
不知怎么搞的,这件事情在华夏大陆版块上大肆传播,导致有大量的华人前往秘鲁,这也有了当时“契约华人”一说。
华人的出现,不仅占据了大量的工作岗位,甚至提升了秘鲁政府的收入,让当时的秘鲁在拉丁美洲成为了一个极其富有的国家。
可是当时的秘鲁人过度的压榨华工,导致在秘鲁的华工多次进行了起义,甚至致信给清政府希望派兵来帮助他们。
直到1874年,清政府与秘鲁签订了关于华工在秘鲁需要享受平等权益。
随后秘鲁国内接连发生了不少的战争,而华工成为了各方势力争抢的对象,导致华工的地位上升,不少人前往当一名华工,甚至有的华工摆脱了苦累的工作,开始创业经商。
到了1894年,来到秘鲁的华工超过9万人,于是华工也在秘鲁成立了华人圈。
而这些华人的存在也帮助中国和秘鲁达成了建交。
中秘结缘1970年,秘鲁发生7.7级大地震,导致6万多人死亡,超过百万人无家可归。
遇见这种事情,不少在秘鲁的华人,写信给自己的家人希望得到帮助,在中国政府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第一时间便对秘鲁进行了帮助。
当时的新中国还在发展阶段,很多地方还需要钱,但还是无偿向秘鲁捐献了150万元,不要觉得这笔钱少,就这些钱在当时让中国成为了第二大人道主义捐助国。
经过中国的帮助,秘鲁在次年便与中国建交,两国之间的合作也是越来越密切。
2009年,中国同秘鲁签订了自由贸易的协议,就此中国成为了秘鲁连续10年的第一大经济合作伙伴。
后来,中国与秘鲁签订了钱凯港修建协议,在修建钱凯港之前,秘鲁最大的港口是卡亚俄港,这个港口曾停靠过最大的船,是长366米的集装箱船,而且还是在涨潮时候停靠的。
当时的秘鲁为了增加自由贸易的情况,便提出修建港口的想法,原本是打算让美国帮助自己的,结果美国的港口都是一个问题,更不要说帮助秘鲁了。
于是在2019年,中国港口公司投资了2.25亿美元,买下了建设港口60%的股份,并且在2021年,投资了13亿美元用于建设钱凯港。
这个港口在前段时间完成建设并且进行试运营,经过测试,从这个港口到中国,缩减了航运时间。
2023年,两国的贸易额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跃升至376.91亿美元的新高度,见证了双方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
回望过去14载春秋,秘鲁对华出口的货物如同插上了翅膀,增长了惊人的325.9%,年均增长率稳稳保持在13.2%的轨道上。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秘鲁悄然成为了拉丁美洲向中国输送水果的第二大国。
特别是那鲜甜可口的蓝莓与营养丰富的牛油果,几乎成了中国餐桌上的常客,而秘鲁也因此荣膺为中国这些美味果实的最大供应国。
在秘鲁的社会结构中,华裔群体如同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的人数估计在300万至500万之间,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
这些拥有华人血统的人们,在秘鲁的政坛、商海、教育殿堂乃至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曾经,一位华裔总理站在了秘鲁政治的最高舞台,而多位驻华大使的面孔上,也闪烁着华裔的光辉。
走在利马老城区的石板路上,你会发现一条历史悠久的唐人街,它不仅是西半球最古老的唐人街之一,更是中秘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
在这里,“Chifa”——一个专属于秘鲁中餐厅的词汇,成为了当地人味蕾上的记忆,中餐,这一源自东方的美食艺术,早已融入了秘鲁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餐桌上的重要一员。
每当春节来临,秘鲁的大街小巷都会披上节日的盛装,中秘文化的元素在这里交织碰撞,共同庆祝这一跨越国界的节日。
华裔们在秘鲁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他们在各行各业中的卓越表现,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秘鲁的天空。
从商业巨头到普通工人,从学者教授到艺术家,华裔群体以其独特的智慧和勤奋,为秘鲁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让这段跨越太平洋的友谊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参考文献海外网——2024-11-14《在秘鲁,各行各业都有华裔佼佼者》
中国侨网——2024-11-15《在这个南美国家,10%的人有中国血统》
上观新闻——2024-11-19《中秘共建钱凯港,美国为啥有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