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更多精彩抢先看
“35个国家递交申请,最终只有9个‘上车’。”这看似是一次大国间的合作创新,却引来了美西方的无数“阴谋论”。有人说金砖正在变成“第二个北约”,还有人猜测中俄是不是“要结盟了”。但事实远比这些猜测复杂得多,也现实得多。
更让人意外的是,中俄两国不仅明确表态不会结盟,还通过金砖框架给了其他国家一个机会。这场博弈的背后,究竟谁在操盘?
事情得从今年年初说起。当时,沙特、埃及、伊朗等五个国家正式加入金砖组织,直接引发了全球舆论的高度关注。金砖作为一个经济合作组织,原本只有五个成员国,但随着全球局势的变化,这个组织的朋友圈显然在迅速扩大。
接着,到了年中,又有35个国家排着队提交了入会申请。这些国家从地理分布到经济实力各不相同,有些甚至在国际舞台上几乎默默无闻。面对这场“申请潮”,金砖成员国内部显然也有不同的考虑。最终,他们决定暂时搁置全面扩容,转而采取一种折中的方式:让9个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
需要说明的是,“伙伴国”并不等同于正式成员。它们不需要承担成员国的义务,但却能在金砖框架下展开合作。换句话说,这是一次含金量十足的“旁听生”资格。
金砖扩容,为什么是这9国?
金砖组织的扩容显然不是一次“抽签游戏”。白俄罗斯、泰国、古巴等9个国家能成为第一批伙伴国,原因很简单:选人要选“合适的”。这些国家既有地缘政治上的战略意义,又与金砖成员国有一定的经济联系。比如,白俄罗斯是俄罗斯的重要盟友,泰国则是东南亚经济的重要门户,而古巴在欧美对抗的背景下,始终是一个特殊的象征。
通过这种“挑选”,金砖组织不仅稳住了基本盘,还能避免一次性接纳太多新成员可能引发的内部不稳定。毕竟,扩容是一把双刃剑,太快了容易“消化不良”,太慢了又可能失去支持者。由此看来,这9国成为伙伴国,更多是战略考量的结果。
中俄为何不结盟?
对于中俄是否结盟的问题,其实早已有了明确答案:不会。为什么?因为结盟意味着“站队”,而中俄显然更倾向于“拉朋友”。
以金砖组织为例,它与北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不是一个军事联盟,而是一个经济合作平台。换句话说,它更关注的是发展和共赢,而不是冲突和对抗。中俄作为金砖的核心成员,在这个平台上扮演的是“协调者”而不是“领袖”的角色。
更重要的是,随着金砖朋友圈的扩大,中俄已经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更多国家展开合作,而不需要仅仅靠结盟来实现目标。对中国来说,与其结盟一个“俄罗斯”,不如通过金砖牵手更多的“伙伴”。
美西方的“阴谋论”有多荒唐?
美西方一直以来都对金砖组织抱有警惕甚至敌视的态度。在他们看来,金砖的扩容就是在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甚至有人将其形容为“东方的北约”。
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金砖组织的原则是开放、包容和合作,远非北约那种“拉帮结派”的形式。更何况,中俄两国早已多次表态不会结盟,这无疑打破了美西方“对抗性联盟”的传统认知。但即便如此,美西方依然试图通过舆论炒作来“妖魔化”金砖。
这种荒唐的逻辑,其实暴露了美西方对全球多极化趋势的深层焦虑。他们习惯了“自己说了算”的世界规则,突然发现一个“不听话的朋友圈”正在形成,自然会感到不安。
俄罗斯卸任前,指明重点任务
随着2024年即将结束,俄罗斯也进入了卸任金砖主席国的倒计时。在这段时间里,俄罗斯明确了两件要紧事:一是总结成绩,二是指出挑战。
俄驻华大使特别提到,中国当前面临的战略压力正在不断加大,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围堵和挑衅。从军事部署到涉台问题,再到南海局势,美国的一系列动作显然是想通过多点施压的方式遏制中国的发展。
但俄罗斯的态度很明确:合作是当务之急。在这个过程中,中俄两国显然需要通过金砖组织和其他多边平台,共同寻找破解之道。这种“抱团取暖”的思路,不仅是对现实局势的回应,也是对未来合作的展望。
金砖扩容的意义何在?
从更大的格局来看,金砖扩容的意义远不止“多几个伙伴”这么简单。它象征着一个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
在这个秩序中,大国不再拥有一言九鼎的权力,小国也不再是被动的追随者。通过金砖这样的框架,更多的国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而不是被迫选边站队。
更重要的是,这种多极化趋势的加速,正在逐渐打破以往单极化的霸权格局。对于那些长期被压制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希望和机遇。
写在最后
有人说,金砖组织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它有多少成员,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在这个可能性中,国家间的合作不再以对抗为前提,而是以共赢为目标。而这种合作模式,正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一种有力补充。
至于中俄是否结盟,答案其实很简单:与其结盟一个国家,不如结交一群朋友。金砖组织的未来走向,或许正是这个答案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