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局势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战争更是如此。
一转眼,距离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已经过去了9个月时间,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仍在持续,俄乌军民遭受的苦难与浩劫、国际社会面临的动荡与混乱也仍未停歇。
近期,由于俄军持续空袭乌克兰,打击乌能源基础设施,已导致乌克兰近一半的电力设施陷入瘫痪,引发的后果就是乌全国面临断电危机,超过1000万乌克兰人没电可用。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随着冬季到来,乌克兰已经开始下雪了,这场始于春季的大战,将随着严冬的到来,变得更加惨烈且艰难,谁也无法预料,大战会在何时何地、又会以怎样的方式落下帷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紧张局势又迎来了3个新动向,再次给俄乌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与未知。
动向一,默克尔重出江湖,再次释放“劝谈促和”意愿,俄乌和谈有望迎来转机。
一直以来,执掌德国政坛16载的默克尔,便在欧洲、乃至西方世界扮演着“大家长”角色,记得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卸任前,最后一次外访就是去柏林,向默克尔告别——西方,以后就拜托给你了。
但很遗憾,去年10月,默克尔因为个人身体等因素主动辞职、退出政坛,而就在她退休后的第4个月,俄乌冲突爆发了,不少美西方政客将矛头指向了默克尔。
对于诸多批评,默克尔选择了保持沉默,但眼看俄乌冲突愈演愈烈,美英等西方国家的“煽风点火”力度持续加大,默克尔也曾打破沉默,向西方发出警告——必须认真对待普京的警告,绝不要将其视作虚张声势,还强调俄欧是“搬不走的邻居”,欧洲必须为俄欧关系预留“回旋的余地”。
可见,默克尔对于当前俄乌局势、俄欧关系的走向并不乐观,若任由俄与西方的对立与对抗持续进行,不仅俄乌停火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俄与西方发生直接冲突的风险也将持续上升。
事实上,正如默克尔担忧的那样,目前俄乌美欧都表示过,对谈判与对话持欢迎和积极态度,但各方都没有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和谈壁垒依旧没被打破。
而在“谁来做调停人”这个问题上,欧洲此前一项民调便显示,默克尔是被认为最有希望成功调停俄乌冲突的人。
也有人认为,如果默克尔当初没有辞职,还是德国总理,那么俄乌冲突或许就不会发生。尽管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但默克尔确实在离任前,尝试努力为俄乌局势预留解决方案,但可惜没能成功。
25日,默克尔再次重出江湖,为其任内对俄、对乌政策进行辩护。
默克尔称在其执政期间,为解决乌克兰问题投入了大量时间,直到离任前最后一刻也仍在制定解决方案,例如试图在下台前,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构建一套欧洲与俄总统普京的独立对话模式,但很可惜的是,由于临近下台,默克尔在政坛的影响力开始下降,当时的她已经“不再具备实现想法的力量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默克尔即将离任了。
此外,默克尔还提到,她在卸任前夕,曾前往莫斯科,对普京进行离任访问,当时她明确感受到——就权力政治而言,她已经是“过去式”了。
言下之意,默克尔曾有望替俄欧构建一个独立的对话通道,若该通道存在,那么乌克兰问题就不会持续升级,俄欧也有望在对话与沟通的情况下,避免冲突爆发。
但很可惜,默克尔离任前夕,“人走茶凉”之感已经开始出现了,当时的她,并不具备实现这些构想的能力。
不过,默克尔并不后悔退出政坛,并再次为其任内对俄、对乌政策辩护,称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的紧张局势,还表示明斯克谈判和诺曼底模式峰会依旧是解决俄乌局势的重要途径之一。
此外,正如外界期盼的那样,默克尔还释放了愿意劝谈促和、调停俄乌局势的信号,但她也表示,目前显然不是时候,并且她将在有人邀请她的情况下出面和谈。
简单分析来看,无非3点。
1,调停需要合适的时机,俄乌目前都在气头上,双方都打红了眼,也都不服气,如今并不是和谈开启的契机;
2,默克尔出山需要一定的“合理、正当性”,毕竟默克尔现在不是德国总理,不是说调停就能出面调停的,需要得到各方的支持与肯定才行;
3,调停需要在特定的机制或框架下进行,这同样需要俄乌美法德的支持,毕竟默克尔不可能把人找过来就直接谈,调停俄乌冲突的难度也远比想象中大。
总之,默克尔此次重出江湖,并释放多重信号,对于当前俄乌局势来说,不失为一个乐观信号。至于默克尔究竟能否成功调停俄乌局势,还是静观后续吧。
然而,正当默克尔重出江湖之际,武契奇也再次提俄发声了。
动向二,塞尔维亚再次力挺俄罗斯,普京还有很多好朋友。
25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再次重申,即便美西方对塞持续施压已经270多天了,但塞方还是不会与西方一道制裁俄罗斯,并称如果今天向西方妥协,明天西方就会要求塞尔维亚承认科索沃独立。
很显然,武契奇此番表态透露了2个重点:
一是,俄乌冲突持续了9个月,但塞尔维亚一直没有与西方一道制裁或谴责俄罗斯,这令西方大为不满,塞方也一直面临西方施压;
二是,武契奇很清醒,对于西方的妥协“只有一次和无数次”的区别,今天妥协向俄制裁,明天西方就会向塞尔维亚要求更多,所以这个口子不能开。
而在这之前,武契奇还表示过,他能找到500万个拒绝制裁俄罗斯的理由,美西方的施压注定将是徒劳无功的。
作为“投桃报李”的体现之一,俄塞签订了涵盖能源、贸易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协议,其中塞尔维亚购买的俄石油、天然气,便都是以“打折价”买入的。
可见,塞尔维亚替俄做了什么,普京看在眼里,更记在心里。
除此之外,同样在俄乌期间以“折扣价”大量迈入俄石油的印度,也给俄罗斯送去了大礼。
动向三,印度再次与美国“唱反调”,执意购买俄石油。
24日,美媒报道称,白宫正准备采取措施进一步向印度施压,以劝说印度减少对俄石油的购买,并加入美英法德等国即将对俄石油实施的“限价令”措施。
要注意,印度今年采购俄石油的量大幅增长,达到了去年同期的20倍,而俄罗斯也一举成为了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
目前,美英法德正准备对俄石油实施“限价令”,若能得到印度的支持,俄处境将更为艰难和被动,西方“获胜”的概率将大大上升。
但很可惜,印度还是选择了继续力挺俄罗斯,表示不会加入西方的“限价令”,并强调“限价令”不会对印度产生影响,即便有,印度也有能力克服。
很显然,印度再一次选择了与美国“唱反调”,这将令白宫很下来不台,而这背后,与3个因素有关:
一是,俄明确警告,谁参与“限价令”谁就别想获得俄石油,俄印石油贸易如此大,印度不可能冒险;
二是,俄印合作涵盖能源、贸易、文化、军售等多个领域,价值高达数百亿美元,莫迪自然不会与俄交恶;
三是,美国过河拆桥、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真面目早已人尽皆知,印度与俄交恶的风险和损失,远远大于向美国递“投名状”带来的好处,孰轻孰重,印度自然心里有数。
总之还是那句话,国与国之间,利益至上固然不假,但除了利益之外,情义也很重要,美西方抱团向俄施压之际,俄罗斯也有很多好朋友。
而美国主张的霸权主义终究是不得人心且走不长久的,继续一条路走到黑,只会自食苦果。
且行且珍惜吧,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