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火的乐趣

掌阅富民 2021-12-08 17:48:31

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人们燥热难耐,经常查看天气预报,观测风向。

我们一群朋友相约星期一到果园里摘杨梅。

久旱的降雨终于在星期天夜里到来,还持续到了第二天早上。

约定好的事不能改变,我们在雨停之后赶到了果园。

修剪过的杨梅树上挂着熟透的果子,抬起手来摘一颗就要碰掉几颗。

熟透的杨梅红得发黑,被雨水冲洗过更是水灵灵的,禁不住香甜的诱惑就放一颗到嘴里,轻轻一咬便是满嘴甜津冿的,越吃越想吃。

嘴里吃着杨梅、讲着话,两只手不停地忙碌着,放在地下的塑料小提篮不多时就满了。

几个人围拢在一起,发现两只手干干净净的,手袖已经湿透,原来是树叶上的水在摘杨梅时摇落下来把衣服浸湿。

我用一只手压着树枝,另一只手摘杨梅,树叶上的水大多落到地上。

我们拎着杨梅走进盖了一层就停工的房子里,两个人找来架模浇顶时留下的碎片拢起一堆火。

大家围拢过来,脱下身上的衣服烘烤。

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小时候烤火的场景。

挑柴或找猪草回到家,换下淋湿的衣裳,然后再拢火取暖,也顺便烤干衣服第二天上学穿。

我拿起手机拍下视频留作纪念。

衣服在我们的说笑声中很快就烤干了。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凉米线装进纸碗里吃起来,围着火堆吃凉米线堪称一绝。

满脸的笑容展示着我们的愉快心情,狼吞虎咽表明我们真的回到了童年。

我把两个视频发在朋友圈,引来不少人的点赞和评论,都是羡慕与向往。

烤火的乐趣真的是既让人欢喜又叫人惊叹。

记得一个天气阴冷的傍晚,我从步行街走过,看到一群人围着火盆有说有笑。

走近一看,火盆里架着粗细不同,长短不一的柴。

我自言自语:“在城里怎么还能找到柴?”

一个人答道:“现在都用电了,垃圾房旁边经常能捡到柴。”

看着升腾的火苗、随风飘动的烟雾和灰尘,我知道他们是以火为伴,聚在一起回味一种情怀,寻找生活的乐趣。

一阵风吹来,几个人急忙起身躲避烟熏火燎。

我儿时的记忆又被激活,烤火是最温馨的时候。

那时的生活很单调,家庭条件好的人能有一台收音机就是奢侈品。

冬季天黑得早,衣服单薄,火塘成了最好的去处。

老爹在天黑前抱来一堆柴把火升起来。

大人们忙完自己的事就陆续坐到火塘边,嘴里念着脚僵手冷,伸出双手烤一烤,再脱掉鞋子把脚也烘一下。

我们四姊妹先后坐到火塘边,为了防止争吵就坐到大人的中间隔开。

父亲是全家最忙碌的人,一般都是最后一个来到火塘边,我们都会给他放好一个草墩。

有一天晚上坐下来就开始烘脚,只听啊呀一声,早上才穿在脚上的一双崭新尼龙袜只剩下脚背上的一片,全家人都心疼地发出一阵叹息。

熊熊燃烧的大火把温暖传递给全家人,还把亲情渲染得浓浓的。

大人们打算着来年的生活,诉说着白天干活时听来的新闻。

有村里人来串门就被招呼到火塘边,一个人站起来让座,其余人挤一挤,再加一个草墩就坐了下来。

人多更热乎,也更热闹。

冬天烤火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

围坐在火塘边脚手总是闲不住。

你蹬我一脚,我踩你一下,闹得高兴了就嘻嘻哈哈的笑,吵翻脸就会打起架来,大人听到了都立刻制止,害怕被火烧伤烫。

最懂事的孩子手里也会拿着一根小木棍,一会儿伸进火里点燃,再抬到面前摇着玩,熄灭了就用嘴对着吹,一会儿在灰里乱刨,一不留神把碎火炭弹到脚上烫到人。

从火塘里刨出一个通红的火炭,在地上扒着滚来滚去。

火炭变成黑色,以为是熄灭了就伸出手一抓,迅速抬起手甩朝一边,嘴里哎呦哎呦的叫着,然后放到嘴边吹着气。

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大人都会说:“这就是玩火的下场,要吃些亏才会学聪明。”

挑柴是一家人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了不让高高飘起的火头浪费掉,都会吊上一口糊着厚厚锅烟灰的铝锅热洗脚水。

有时候就吊上一锅刀豆,刀豆煮熟的香味溢了出来,闻得直把口水往肚子里咽,再嘴馋也要等到第二天的早饭才能吃。

嘴馋的小孩子喜欢烧东西吃。

有时候在热灰里放进一把包谷,听到炸响的声音就不停地翻动把爆开的花刨出来,烤熟的颗粒也要赶快弄出来,动作慢了包谷被火燃着迅速变成碳。

看着一点力气、一点汗换来的包谷被烧焦,大人不骂自己心里也会感到很难过。

为了减少损失,大人就会把烧包谷、蚕豆的事拿过去做,小孩子也不会闲着,还会学着大人的样——伸出两个手指到火塘里抢险。

不多的几颗包谷和蚕豆堆在地上,你抓一颗,我捡一颗,他拿一颗放进嘴里慢慢咀嚼。

践行着独吃独生疮,大伙吃大伙香的关爱精神。

我最难忘的还是烧洋芋的情景。

用撮箕抬一起小洋芋来顺着火塘边放一圈,为了防止被火飘糊就扒一层带有火星的灰盖着,闻到香味出来再按顺序给每个洋芋翻个身再烤。

等整个洋芋烤熟了就刨出来拿一个在手里,一片一片地把皮撕掉,放到嘴边咬一小口又香又面,特别好吃。

再馋也不敢大口咬,烫到舌头、嘴巴都会起泡,洋芋要趁热吃才会有好味道。

在火里时间太长的洋芋,表面变得硬硬的,皮就撕不下来,用篾片或棍子刮开才露出焦黄的硬壳,吃在嘴里又香又脆。

如果不小心烤焦了一半,也只会把变黑的部分弄掉,剩下的吃在嘴里就会有一股火烟味,依然好吃。

只要回到老家,我都会拿一些洋芋丢进地锅洞里,从上面煮饭的柴火上掉下的热灰、细火炭把洋芋慢慢烧熟。

闻到糊香味再刨出来,在场的人都会围过来,一人拿着一个坐到旁边剥皮,慢慢品尝,过一把吃洋芋的瘾。

有个年轻人曾经向我发问:“在没有电视和手机的年代,人们是怎样度过漫长冬夜的?”

我的回答是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红了每个人的脸,也温暖着每个人的身躯,更是把全家人的心凝聚在一起,相互依靠着朝前走。

作者:杨芝仙

0 阅读:3
掌阅富民

掌阅富民

做有态度的自媒体平台,坚持原创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