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掌握实权,为何斗不过形同虚设的洪秀全?

花开无声春意情 2024-12-19 13:40:47

以1851年金田起义作为标志,太平天国运动正式展开,它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

在起义之初几年,掌握大权的是天王洪秀全,但实际上他的才能并不太突出,反而是他分封的几个王,能力大多比他强,尤其是东王杨秀清。

由于杨秀清能力强,功劳大,所以更得人心,加之他很会玩“天父下凡”的鬼把戏,骗得大家团团转,所以到1853年定都天京之时,他便彻底架空洪秀全,成为太平天国实际上的领导人,掌握教权、政权和军权。

而在太平天国后来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杨秀清的功绩也是相当显著的,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太平天国的领土和人口得以扩充,还消灭了清朝的江南和江北大营。

所以说,太平天国实际上有两个领导人,一个是处在虚位的精神领袖洪秀全,一个则是掌握实权的杨秀清。

这样的局面,当然让洪秀全不满了,原本他是无可奈何的,但杨秀清自己作死,把原本支持他的人都得罪光了,结果都跑去支持洪秀全。

最终,在洪秀全的主导下,将杨秀清全家都给杀掉了,被牵连致死者达到近2万人。

一、杨秀清的崛起

杨秀清出生于1823年,广西桂平的客家人,他五岁便丧父,九岁又丧母,家庭十分贫困,年轻时以耕种、烧炭为生,导致他身材瘦弱,体质很差,听力不是很好,甚至还有一只眼睛失明。

不过,也正是因为吃过太多苦,造就了杨秀清坚毅、倔强和要强的性格,不达目的不罢休。

杨秀清认为,自己生活的苦,一方面是家庭因素造成的,但更多是时代的悲剧,而造成这一悲剧的则是清朝腐朽的统治,因此他很早就怀有异心,曾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招待那些跟他一样对清朝不满的江湖侠士。

1843年,洪秀全以基督教理论作为基础,创立了拜上帝会,在广东、广西一带传教,很多穷苦百姓,尤其是客家人,都十分崇信拜上帝会。

1845年,冯云山到广西桂平一带传教,第二年杨秀清与同乡萧朝贵经人介绍,加入了拜上帝会。

起初,杨秀清不过是拜上帝会的普通会员,但后来冯云山被捕,洪秀全返回广东,导致广西的拜上帝会组织面临瓦解的风险。

这个时候,杨秀清勇敢地站了出来,他利用广西山区人民信仰“降童巫术”的特点,人生第一次假托“天父(耶和华)下凡”,即天父附着在了他身上,他则利用自己的出色口才,成功收拢住了人心,保住了广西的拜上帝会组织。

在尝到甜头之后,杨秀清就对“天父下凡”乐此不疲了,后来他借此为自己谋取的相当大的利益。

半年之后,在杨秀清的帮助下,萧朝贵通过假托“天兄(耶稣)下凡”,成为了人们膜拜的对象。

这里要指出的是,基于拜上帝教的理论,无论是“天父”也好,“天兄”也罢,或者是其他什么来自天上的人物,只会通过固定的人下凡。

因此,杨秀清和萧朝贵算是占得了先机,这就导致后来洪秀全返回广西之时,不得不确认了两人作为“天父”和“天兄”代言人的权力。

后来,经过一系列诡异操纵,拜上帝会内部形成了这样一个地位高低的排序:洪秀全作为上帝次子,排在第一;冯云山作为上帝第三子,排在第二;杨秀清作为上帝第四子,排在第三;萧朝贵作为上帝的女婿(其妻杨宣娇自称为上帝之女),排在第四。

后来,冯云山在战斗中因伤去世,杨秀清的地位来到第二,仅次于洪秀全。

在金田起义爆发之前,杨秀清在拜上帝会的话语权已经很重了,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可以假托“天父下凡”之人,洪秀全都得给他面子。

洪秀全虽然是拜上帝会的创建者,却失去了先机,只能以上帝第二子的身份统领教会,而他的才能又不足以领导众人,所以权力一直在向杨秀清和萧朝贵转移。

为了权力,杨秀清曾与萧朝贵发生过争执,那是在1850年的时候,杨秀清生病了,萧朝贵趁机来了个“天兄下凡”,将大权给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等到杨秀清病愈了,立马来了个“天父下凡”,将萧朝贵又打回了原形。

这种争权的方式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但在拜上帝会内部却很合理,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用这种“欺骗”的方式蛊惑人,所以他们不得不承认所谓的“天神下凡”,不然拜上帝会将会从根本上瓦解。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不久后他自称天王,并根据拜上帝会成员的地位进行分封,当时一共封了五个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

这五个王当中,以东王杨秀清地位最高,称九千岁,洪秀全还授予他节制其他四个王的权力,所以他是太平天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实际上,从那时候开始,洪秀全已经指挥不动杨秀清了,如果不是杨秀清参与决策,怎么会有“俱受东王节制”这种诡异的命令?

但是,随着战事的推进,杨秀清逐渐剥夺了洪秀全的权力,直至将洪秀全彻底架空。

二、架空洪秀全

自冯云山死后,负责管理军政的人就一直是杨秀清,萧朝贵和石达开等人只是辅佐者。

当然了,杨秀清没文化,大字不识,但他有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善于统筹全局和任用人才,他本人也很勤奋,实施了一些政策,提高了办事效率,他还比较人性化,废黜了男女别营之制,男女可以自由婚配。

太平天国前期之所以能不断打胜仗,正是因为杨秀清任用了一大批人才,实施的一系列利于己而不利于清朝的政策,争取到了百姓的支持。

据记载,杨秀清还曾多次利用“天父下凡”来帮助天平天国摆脱危机。

比如,太平天国成立之初,农民军的自私、散漫对战斗力的影响很大,为了改变现状,杨秀清经常假借“天父下凡”进行说教,传达必胜信念,成功地提高了全军的意志和战斗力。

杨秀清还曾利用“天父下凡”挽救太平天国。

那是在永安封王后四天,杨秀清觉察到军帅周锡能已经投降了清军,准备跟清军里应外合,剿灭起义军,但苦于没有证据,无法下手。

于是,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说出了周锡能的叛徒身份,从而避免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1852年,太平军在广西受挫,转进湖南,杨秀清适时提出“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的策略。

之后,杨秀清又号召汉族人民投身反清事业,使得天平天国自此走上一条康庄大道,相继攻克多座重要城池,并最终定都在金陵,也就是天京。

定都天京,是太平天国的重要转折点,也使得杨秀清的个人威望达到新的高度,但他的“抢班夺权”其实才刚刚开始。

定都天京的时候,太平天国内部的权利格局是这样的:洪秀全是名义上的最高领袖,但杨秀清的决策权却比他大,只是多数时候需要尊重一下他的意见。

杨秀清的野心很大,他知道自己无法取代洪秀全成为天王,但通过架空洪秀全来掌控争权,他还是可以办得到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杨秀清采取两手措施:

一方面,他通过居中调度、部署军事行动,从而将忠于自己的人安插到要害岗位,并且在制度上进行了改革,比如所有奏章只有他盖章后才能送给洪秀全,上朝时他站在洪秀全身边,其他王必须下跪,等等,继而垄断了太平天国的权力,将洪秀全彻底架空;

另一方面,他通过“天父下凡”,给自己加“禾乃师”、“赎病主”、“劝慰师”、“圣神风”等宗教封号,使自己在拜上帝会的地位无限接近洪秀全,从而巩固自身地位。

经过一系列操作,杨秀清成为太平天国的发号施令者,“刑赏生杀,官员升迁降调,皆专决之”,洪秀全只不过负责盖章而已。

而洪秀全之所以失去权力,与其说是杨秀清才能卓著,不如说是他才能不足,他是靠着众人帮衬才创业成功的,在拜上帝会和太平天国的发展历程中,各时期的决策,几乎都不是他主导的,他的作用仅限于精神层面。

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杨秀清的带领下,太平天国的发展势头总体还不错,虽然北伐失败了,但西征取得了胜利,并攻克了江南、江北大营,使得“规取江北,长驱苏杭”的战略成为可能。

而在杨秀清被杀之后,洪秀全开始主政,太平天国就败多胜少了,总体进入防御战,直至最终战败国灭。

杨秀清当然谈不上是个卓越的领导者,但笔者认为他至少比洪秀全好,如果他没有被杀,那太平天国或许可以多活几年。

三、得罪了太多人

杨秀清抢夺洪秀全的权力,起初并没有引起将领们的太大反感,这是因为权力集中加强了太平天国的运行效率,所有事情由杨秀清一手裁决,做到了“令行禁止”、“臂指自如”,使得太平天国在军事上不断取得突破。

再者,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杨秀清对洪秀全还是尊重的,坚持以洪秀全为最高领导,从而保持了内部的团结。

然而,随着杨秀清功勋的不断建立,他的也信也在膨胀,史书说他“自恃功高,一切专擅,洪秀全徒存其名”。

杨秀清开始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首当其冲就是洪秀全,他时常假借“天父下凡”,对洪秀全进行肆无忌惮地羞辱,从而彰显自己的身份。

比如,1855年7月19日大半夜,杨秀清突然来了个“天父下凡”,闯入宫中叫醒正在熟睡的洪秀全及其妻子赖氏,要求他们跪着听读谕旨。

对于政敌或者让自己感到稍有不满之人,杨秀清极尽打压之能事,比如他曾以天父的名义杀掉天官正丞相曾水源、东府吏部尚书李寿春、仆射黄仕珍等人,并将洪秀全之兄洪仁达关入大牢。

杨秀清的狼子野心,引起了秦日纲、石达开、韦昌辉等众多人的不满,尤其是韦昌辉,他曾极力效忠杨秀清,杨秀清却不把他放在眼里。

比如,有一次韦昌辉的部下与水师将士爆发矛盾,杨秀清不分青红皂白,冲入北王府就命人将韦昌辉杖责数百。

当时,韦昌辉并未因此怨恨杨秀清,毕竟错在自己,但杨秀清却越发轻视他,多次以天父的名义羞辱他,他虽然表面上唯唯诺诺,但对杨秀清恨之入骨。

还有石达开,他的才能十分突出,尤其是战绩很好,引起了杨秀清的嫉妒,处处排挤他,他因此愤懑不已。

秦日纲的遭遇与石达开有些许相似,他的才能也引起了杨秀清的警觉,杨秀清多次以天父的名义羞辱他,甚至无理杖责,还将其罚为奴婢。

洪秀全、石达开、韦昌辉和秦日纲等人,都对杨秀清的专横跋扈不满,但都不敢公开叫板,为避免遭受更大的打压,他们只能仰杨秀清的鼻息。

有一次,石达开、韦昌辉和秦日纲密谋除掉杨秀清,请洪秀全定夺,洪秀全见杨秀清势大,时机也不成熟,便没有同意。

正所谓“上天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杨秀清见根本没人敢反抗自己,便更加得寸进尺。

1856年,随着江南、江北大营先后被击破,杨秀清见外部条件大为改善,便打算进一步抬高自身地位。

8月15日,杨秀清再次“天父下凡”,以天父的口吻强调自身的功劳是最大的,九千岁已经不足以彰显他的地位了,要求洪秀全封他为“万岁”,东王世子乃至万代也都封万岁。

此前,杨秀清称九千岁,比洪秀全少一千岁,地位也低于洪秀全,洪秀全还能忍,现在杨秀清要求他封自己为万岁,地位与自己持平,接下来不就是取代天王之位了?这当然不能忍了。

但是,迫于“天父”的威严,洪秀全除了同意之外,别无他法,但他内心已经打定主意,一定要铲除洪秀全,很快机会就来了。

四、惨死于内讧

洪秀全之所以畏惧杨秀清,一个很很重要的原因是,杨秀清掌握着军权,同时天京的守卫部队也被其掌握,只要杨秀清愿意,随时可以杀掉洪秀全,洪秀全是没有反抗能力的,所以除了忍之外别无他法。

但是,一个人的出现,让洪秀全看到了转机,这个人便是佐天侯陈承镕。

陈承镕是广西桂平人,很早就加入拜上帝会,此人粗通文墨,公于谋略,很有心机,被杨秀清和韦昌辉所倚重,与韦昌辉的关系很好,与秦日纲更是结为死党,誓同进退。

定都天京之后,陈承镕被杨秀清封为天官正丞相,负责帮杨秀清传达谕旨,为朝内官首领。

原本,陈承镕很尊重杨秀清,但当杨秀清野心膨胀,接连处罚、羞辱韦昌辉和秦日纲等人后,他开始对杨秀清产生不满。

后来,因为某事,陈承镕和秦日纲都被杨秀清重杖二百,他对杨秀清的不满加剧,便对杨秀清产生了反心。

后来,杨秀清“逼封万岁”之事发生,陈承镕意识到机会来了,于是入宫找到洪秀全,称杨秀清准备篡位夺权,将洪秀全杀掉,洪秀全为了自保,决定诛杀杨秀清。

在陈承镕串联下,洪秀全给石达开、韦昌辉和秦日纲分别去信,请三人率军到天京诛杀杨秀清。

1856年9月1日晚,距离天京更近的韦昌辉和秦日纲分别率军来到天京城下,天京城防森严,外兵极难入内,但陈承镕却担当了内应的角色,他以杨秀清的名义下达了打开城门的命令,韦昌辉和秦日纲得以悄无声息地进入天京。

韦昌辉和秦日纲入城后,先到天王府见洪秀全,洪秀全大喜,下达了诛杀杨秀清的诏书,二人得了诏书之后,便没有顾忌了,决定第二天一大早攻入东王府。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韦昌辉和秦日纲就下达了进攻命令,数千将士气势汹汹地冲入东王府,开始了无差别屠杀,很快就杀掉了数千男女老少,杨秀清的家人几乎被杀光。

据说,杨秀清发现有杀来,赶紧逃到厕所了,但因为太过仓促而把鞋子弄掉了,结果被一个机灵的士兵发现,将他给拖了出来。

很快,杨秀清就被带到了秦日纲面前,他说,“我与你从金田起义就是战友,现在怎么要杀我?”

秦日纲回到说,“你要篡位,是二哥(洪秀全)让我杀你,事无两全,我不杀你,我就得死!”

说完,秦日纲假装拔剑自刎,左右将士赶紧拦下他,然后冲上去将杨秀清砍死,一同被杀的还有他的27位亲兵,54个妻妾以及数名怀孕的侍女。

就这样,杨秀清为自己的狼子野心和张狂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事情还未结束,秦日纲和韦昌辉又以搜捕“东党”的名义铲除异己,又杀掉了一万多人,前前后后一共杀掉了近两万人,一时间天京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天京事变”,当然后续也很精彩,石达开责备韦昌辉,韦昌辉围攻天王府并杀石达开全家,洪秀全杀韦昌辉和秦日纲,石达开出走。

在极短的时间内,太平天国就死了三位王,逼走了一位王,损失实在太惨重。

更悲哀的是,此事过后太平天国人心开始涣散,军事形势逆转,开始转攻为守,直至灭亡。

当然了,我们在看待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要客观公正。

从功劳而言,杨秀清出类拔萃,为太平天国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由于农民阶层自身的局限性,他的封建特权意识太强,使得他做了很多错误的决策,变得骄傲自大和麻痹大意,最终走向灭亡,太平天国也为他陪葬。

可以说,天平天国兴也杨秀清,亡也杨秀清,他本身就是充满矛盾的一个人。

0 阅读:20

花开无声春意情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