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初暖,日初长,正是初春好时光。
初春之美,美在万象更新,春到人间草木知,春江水暖鸭先知,默默酝酿春意与生机。
初春之美,美在温柔缱绻,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轻轻撩动春光与活力。
初春之美,美在轻描淡写,绿柳才黄半未匀,小桃才放两三枝,渐渐氤氲春色与诗意。
故而,初春之美,在于其含蓄与生机并存的微妙平衡。一点点为春上色,却也潜藏希望无限。
哪怕乍暖还寒,忽雨忽晴,只要生命大门的缝隙被打开,万物就无法被禁锢,终将春色满园。
人间草木逐渐萌发,春心春思也会由此萌动,比花团锦簇时和人声鼎沸处更具别样情韵。
一起欣赏美好初春,且看是谁低唱浅吟,又是为了谁魂牵梦萦?

1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当杜审言宦游江南,写出了最美的江南早春,被誉为初唐五言律之冠。
他祖籍襄阳,因其父官居巩县县令便举家迁居。杜审言出生于河南巩县,后来孙子杜甫亦然。
那年他正任江阴县丞,辗转各地为官已二十余载。此前除了任蜀川县尉,宦游之地多在北方。
见惯了春来已晚,如今看到江南春归极早又是如此与众不同,让他这个漂泊游子深感新奇。
清晨第一缕曙光伴着漫天云霞从海上升起,梅红柳绿的盎然春意已从江南到江北次第绽放。
春气温暖柔和,催动着黄莺婉转啼鸣。春光晴朗明媚,照耀着绿蘋光影流转在潋滟春波里。
只是此时同游好友晋陵陆丞突然高歌《早春游望》,勾起心底浓浓乡愁,不由地黯然落泪。
其实,这哪是由好友诗作勾起,开篇一“独”一“偏”,已将“江山信美,终非吾土”的安土重迁之情蕴含其中。
只有游走他乡之人,才会对当地人早就习以为常的物候变化感到新奇惊讶,尤其南北地域差异之大。
可中间两联写得真美,有云霞海曙、晴光绿蘋的光影流转,有梅柳江春、淑气黄鸟的声色变幻,好一个花红柳绿、鸟语花香。
特别是一“渡”一“转”,江南早春的逐次绽放与生机勃发,就像诗人的乡愁一经触发便无法阻挡。
整首诗对仗工整,炼字凝练,结构严密,奠定近体诗规范,无愧于杜甫所言“吾祖诗冠古”。

2
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有了爷爷诗书传家,杜甫不只自豪“诗是吾家事”,更推陈出新,终登律诗顶峰。
此诗乃杜甫写给剑南节度使李若幽的酬和之作,只不过这年二月这位远方表亲就要离任。
本就疾病缠身,杜甫于春日清晨勉强起床。独坐拜读表丈的早春伤感之作,自己也悲从中来。
不只为漂泊他乡而哀愁,更为岁月不饶人日渐衰老而忧心,这已是他客居蜀地的第二个春天。
又是春回大地,红了桃花,吐出娇嫩花蕊;绿了柳枝,抽出青翠叶芽;一切生机勃勃。
可这也是安史之乱爆发以来的第六个春天,如今四海未平,故土难回,又岂会有心情欣赏这春色如许。
杜甫对李都督诗作里的乡愁同身受,或许更浓烈,不只伤春怀乡,伤老忧国,亦不乏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但“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写得多么传神有力。桃花柔嫩,柳叶新青,却在一“入”一“归”中让人感受到早春新生的活力生机。
寻常字眼,常见景物,却因为炼字精准,比静态的“水照柳初碧,烟含桃半红”更具感染力。
不只有桃红柳绿的色彩呈现,还准确抓住了早春时节草木芳菲的柔嫩新生却满含希望力量。

3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宋·欧阳修《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晚年退居颍州西湖的欧阳修,曾这般思念远方故友。
那年早春当他游走楚地,想起自己曾在洛阳为官时结识的好友,亦只能独饮东风一樽酒。
楚地风光秀丽,绵延千里。只是对于赶路的漂泊游子来说,车马遥遥,长路漫漫,何其苦闷。
行走在芳树丛林恰逢鸿雁北归,夜宿的驿馆外不时传来山鸦阵阵喧鸣,人也跟着躁动烦忧。
春回大地,染绿了河边芳草,催开了水上鲜花,摇曳在木筏周围。可是自己还依然漂泊无依。
在新春到来之际,只能对着春风饮却杯中苦酒,独自思念故乡与老友,满怀落寞又有谁懂。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以乐景衬悲情,既勾勒出楚地早春的美好,又渲染了内心思愁。
他乡春光再美,也比不上与三五好友醉酒游春来得惬意: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

4
春犹浅,柳初芽,杏初花。杨柳杏花交影处,有人家。
玉窗明暖烘霞。小屏上、水远山斜。昨夜酒多春睡重,莫惊他。
—宋·程垓《愁倚阑·春犹浅》
南宋词人程垓的早春,写得极为清丽婉雅,写景由远及近,写情行云流水。
初春时节,春意尚浅,柳枝刚刚吐出嫩芽,杏花才放两三朵。可就是在这杨柳淡烟与杏花疏影交织处,坐落着一户人家。
室内窗明几净,明媚阳光洒落窗前暖气熏蒸,美如云蒸霞蔚。屏风上,水远山斜,寂静无声。昨夜醉酒,春困犹浓,睡意正重,莫要惊动了他。
此词淡淡铺排,步步烘托,直到最后引出浓睡不消残酒的主人公,春光春意才算“全盘托出。”
至于他是谁,是词人自己,还是要拜访的他人,抑或心爱之人,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可不管是谁,一个春睡重,一个莫惊他,已感受到旖旎春光里的静默欢喜,充满体贴与爱意。
这份爱意在字里行间缓缓流淌,就像前面慢慢铺展开来的初春时光,自然清新,宁静美好。
或许纳兰容若正是因为真实地经历过此情此景,才会深情写下“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所以,不管是初春景还是眼前人,都要且行且珍惜。莫要等到失去后,再去悔恨,“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图片来自网络,不妥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