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突击提干,一时的决定,却让我的人生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老刘的回忆录 2024-03-22 08:34:42

1978年3月份,我背起行囊,从老家奔赴千里到边疆入伍。从新兵连出来后,我被分配到汽车连炊事班养猪,经过自己努力和贵人指点。1979年下半年,我升任了炊事班班长。

1980年,全军最后一次突击提干。因为一时的心软,亲手断送了自己的提干梦,也让以后的人生转了一个大弯。

当上了班长后,我更加勤勉的对待任务和工作。炊事班在我和战友们的努力下,也得到了连部和战友们的高度认可。我也成功转成了预备党员,大家也都开玩笑说:我是连里的“提干苗子”!

连队首长听到这些传闻之后,也纷纷拿这事打趣我,但并没有制止和反驳,看样子是默认了。我的心里也非常激动,如果能够成功提干,不管以后还能不能呆在部队,就是回老家转业也能有不错的安排,我也算成功跳出“农门”了。

但从10月份开始,风云突变,上面下发了不能直接从战士中提干的通知。我们边疆部队执行时间稍晚一点,但很快也会执行。以后想要提干,就只能去上军校。

可是我就只是初中毕业,去考军校的希望渺茫。正当我对提干已经不抱希望时,天无绝人之路,11月份事情迎来了转机。当时团里宣布,要从全团战士中选拔一批骨干,到教导大队集训,培训考试合格后,就可以提干。

这次突击提干,是直接从战士提干的最后一次机会。当时连里共推荐了三个人,我是其中之一,也是兵龄最短的一个,但营部最终只批下来两个名额。

三个人,两个名额,这事很难办。连长和指导员考虑了半天,最终决定进行一场文化考试,再加上全连所有人投票,各占百分之五十,最终以成绩来定名次,这样对大家最公平。

说是三个人,其实老张基本上已经锁定了一个名额。他74年就已经入伍了,驾驶技术很棒,得过多次表彰,而且聪明好学,还给战友们讲课,连里上下对他都很认可。真正的竞争,其实在我和老王之间。

老王比我早2年入伍,他最大的优势是立过一次三等功。按照之前的规定,如果他能再有一次三等功的话,就会顺利提干。但新政策下来后,这次同样也是他的最后一次机会。

记得那是一个晚上,晚饭后我正和炊事班的战友们在打扫食堂,老王从外边进来叫我,和他出去聊聊。

我们就在停车场边走边聊,老王讲起了他的过往。他来自临夏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家里非常贫困。当年他进部队时,他的老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要在部队站住脚,以后不要再回老家。

所以进了队伍之后,他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没有表现的机会。那次立功,也是他舍了命,在冰天雪地的高原行车中,救了战友的性命,才获得的荣誉。

但他只有初小文化(小学三年级),好多文化都是进了部队才学的。他学驾驶,也是用的笨办法-死记硬背。哪怕到现在,他还是看不懂图纸。老王声泪俱下道,他基础薄弱,如果考试的话,成绩绝对会很难看。

我安慰老王,说平时看到他学习非常刻苦,经常向别人请教,一定会考好的。而且他资历老,和战友们关系也不错,大家投票也都会选他的,总分一定会比我高的。

安慰完老王,我心里沉甸甸的。看到一个铁打汉子流泪,我也有些不忍。我给自己找了许多借口,比如老家再穷也比老王家所在的地方好;我还有好几年兵龄,即使这次错过,以后总还会有其他机会,但老王如果落选了,80年就必须要退伍了……

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最后我做了一个决定。第二天,我私底下找到连长和指导员,跟他们讲了自己愿意退出这次评选,将名额让给老王。

连长和指导员对我的决定感到很奇怪,再三追问之下,我讲出了实情。两位首长听完后,愣了半天,最后还是指导员拍着我的肩膀,对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爱国,你的决定我理解。你是一个好人,希望你以后不要后悔。

就这样,我放弃了此次竞选,老王顺利进了团部教导大队集训,成功提干成排长,更是在1983年上调到团部,最后以连级干部身份转业到了地方。

80年年底,汽车连那边需要人,我放弃了炊事班班长的职务,申请去了汽车连那边,成了一名汽车兵。

1985年,我脱下穿了8年的军装,告别了部队生活。此后一辈子与汽车结缘,开着大货车全国各地到处跑。既见识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各地的风土人情,也饱经风霜被岁月摧残。

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当年我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去竞争争取,是不是我也能以干部身份转业地方,下半辈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人生没有重来,我也没后悔自己曾做出的抉择。只是那一抹绿,仍然会时常萦绕在脑海中,一觉醒来湿了枕巾。

图:来自网络  /  文:老刘的回忆

3 阅读:1330

老刘的回忆录

简介:40年货车司机生涯,跑遍大江南北,见识各地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