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剧63讲第三季,我是主讲人李星文。今天这一期,我们介绍2021年6月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开播的电视剧《大决战》。
这部剧由高希希执导,黄剑东编剧,唐国强、王劲松、刘涛、苏青领衔主演,于和伟特邀主演,刘劲、王伍福、郭连文、王健、邵兵、刘之冰等主演。
电视剧版《大决战》的筹备,一直伴随着这样的问号:上世纪90年代初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三部六集《大决战》,早已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真的有必要把“三大战役”用剧的形式再来一遍吗?
看了新版《大决战》,疑虑一扫而空。电影版聚焦于国共两党的军事较量,电视剧版在写军事斗争的同时,也用很多笔墨写了经济之战和民心向背,给出了一场全方位、立体化的对决。
电视剧版《大决战》,故事起始于重庆谈判,终结于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已经过影视作品的多次翻拍。
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打仗就是打后勤的本质,“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论断,在之前的诸多作品中有过令人信服的阐释。
这一版《大决战》最大的特点,是用鲜明的唯物史观写历史。它抓住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写出了敌我强弱转化的过程。
抗日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蒋介石就开始了假和谈、真内战的运筹。“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他急于把430万:123万的兵员数量优势转化为战果,他通过陆、水、空三路加紧调运部队,为全面进攻解放区做准备。
然而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集团很快就贪腐糜烂、不可收拾了。接收大员忙着五子登科,统兵将领的斗志要靠金元赎买,说是整肃军纪和贪腐,派去的人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敛财运动...
蒋介石本想隐忍着完成“剿匪”大业,回过手来再搞内部整顿。国民党军队以绝对的火力优势夺取了四平,进而攻占了半个东北;又有傅作义利用骑兵和机械化优势,夺取了共产党华北最后一座城市张家口。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共产党军队作别大城市,再次深入乡村。接下来,中共使出行之有效的两大法宝,扭转了敌我力量对比。
在军中开展“诉苦”运动,解决了“为什么而战”的问题。东北工业基础好,武器装备的水平逐渐提升。老兵带新兵锤炼战斗技术,解放军的实力迅速提高。
在农村开展“土改”运动,解决了群众基础的问题。土地是财富之源,土改是归附民心的利器。任地主、老财百般阻挠、破坏,土地实打实地分到农民手中了,他们就知道了谁是自家人。
两年之间,国民党军队在大城市的灯红酒绿中消磨,地方实力派越发不听“中央”的调遣,中央军的将领也普遍争功诿过,而共产党军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长,渐渐转入全面反攻的阶段。
就在中共的土改运动搞得轰轰烈烈之际,国民党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军事进攻的同时,开始了经济方面的补锅。
白崇禧搞了国民党式的土改——“总体战计划”。东施效颦,以失败而告终。而蒋介石派蒋经国搞了币制改革和打虎行动,使金圆券成为了废纸,蒋家王朝的信用彻底破产。
共产党的经济举措收获了民心,而国民党的疯狂掠夺失尽了民心。剩下的就是疆场上的军事决战了。实际上,经济基础早已决定了蒋介石集团覆灭的命运。
电视剧《大决战》没有事无巨细上演纪录片,而是详略取舍,虚实相生。
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选取素材,取决于创作者的表述思路和书写重心。战略防守和相持阶段的史事,像张家口之战和转战陕北,并没有重点展开。反攻阶段的部分史事,比如千里跃进大别山和济南战役,也只是进行了侧写。
而对三大战役,《大决战》写出了一种重返历史现场的压迫感、跌宕感和多色谱。下面以辽沈战役为例来谈。
所谓压迫感,明知道胜负已分,可是真的跟随镜头进入1948年秋天的锦州-沈阳-长春胶着战局时,你会发现如果国民党军队能摒弃一些劣根性,他们至少有局部翻盘的机会,全国解放的进程就可能拉得更长。
如果蒋介石能早下决心把东北军队撤回华北;如果卫立煌和傅作义对蒋介石言听计从;如果侯镜如的东进兵团和廖耀湘的西进兵团的行动更果决一些;如果敌人的54军、62军、“赵子龙师”没有抢功之心而有协同之意...战局当有不同。
“如果”只能交给或然历史去研究。蒋介石不可能不任人唯亲,傅作义也不可能不保存实力,国军将领们不可能精诚团结,他们跨越不了塔山的弹丸之地,范汉杰只能一败涂地。
所谓跌宕感,就是大历史的走势已定,局部对抗中的成败还是有变数。一蹴而就从来不是历史的真相,浴血苦战加上一点点不可思议的偶然性,才能铸就不世的功勋。从部分惊风急雨的章节中,我看到了类型叙事的努力。
杜聿明做了多次战术推演,每次都是国民党胜,共产党败。但他的推演只限于兵力、装备和战术,他推算不到国民党军队内耗的腐蚀力,也推算不到共产党军队所能迸发出的战斗意志。
所谓多色谱,就是敌方并非一群脸谱化人物。
比如说,蒋介石始终如芒在背,前期他貌似狂妄骄横,但腐败的腹心之患一直缠绕着他。后期形势逆转,他一方面是乱用人、瞎指挥,另一方面也对地方军头阳奉阴违毫无办法。有时低声下气,有时气急败坏。颇有悲凉之意。
蒋的手下,既有尾大不掉的桂系老对手,也有混吃等死的猪头将军刘峙。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杜聿明,也有不成功则成仁的黄百韬。从中,我们看见了形形色色的人性光谱。
解放战争时期,毛、周、朱、刘、任五大书记开会的决定就是全军的最高命令,以中央军委的名义下达。西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分处全国各主要战场,如臂使指。
这样一套科学的指挥系统,保障了我军由守转攻,不断取得胜利。《大决战》中有两笔,显现了这套指挥系统的弹性和刚性。
1948年初,中央决定派粟裕率华野主力渡过长江,开辟江南战场,吸引敌人分兵。粟裕反复考虑,认为在长江以北打歼灭战,更有利于加速解放全国。于是,他先是在电文里斗胆直陈不过江的理由,又在4月面见毛主席据理力争。
中央军委仔细权衡利弊,同意了粟裕的意见。《大决战》中,朱德拆解了其中的一个好处:不过江就不会触及桂系的核心利益,他们就不会参战,就可以集中兵力先消灭蒋系部队。
这番中央和华野之间的“拉锯战”,见出了民主集中制的优势,也见出了毛泽东的从善如流。除了“粟裕不渡长江”,还有“林彪不打锦州”的难题等待中央军委去决断。
1948年秋天,中央着眼于全国形势,要求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关上东北大门,全歼国民党东北守军。但林彪先是想在长春搞围点打援,不果后仍然顾虑打锦州容易陷入敌人三路合围之中,迟迟下不了决心。
几番文电交驰,眼看要坐失良机。毛泽东给林彪下了死命令:限10日之内拿下锦州。这才有了后头惨烈异常的塔山阻击战和31小时锦州破城。
林彪想的是战术问题,不想让东野有任何闪失。毛泽东想的是战略问题,期待一战扭转局势,一年之内打倒蒋介石。有弹性,让正确的意见上来。有刚性,让正确的命令下去。
从战略到战术,从高层到基层,从内政到外交,从军事到民生,从宏观到微观,从地图作业到沙场血战,《大决战》用大开大合的讲述和工笔描摹,展现了1945年到1949年在中国上演的活剧。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谢谢收看。
主讲人 | 李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