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轮胎制造领域,中策橡胶集团以其卓越的品质、持续的创新和深厚的行业积淀,成为了全球轮胎行业的璀璨明星。其历史悠久,坐落于钱塘(新)区,多年风雨兼程,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九的轮胎企业。根据招股书最新数据,中策橡胶报告期内各年营收均超300亿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高达25.4亿元。它如何从一个小型橡胶制品厂,逐步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轮胎巨头?
传承与创新
作为一家具有多年历史的企业,在传承中创新,是推动中策橡胶发展的根本之道。
上世纪全球各大轮胎公司相继提出并发表了各自的核心设计理论,其中就包括中策橡胶。
中策橡胶的崛起,与其在全钢轮胎领域的研发突破密不可分,该类产品也在公司销售的四类产品中收入占比最高,企业战略目标的传承,也贯穿于中策橡胶产品技术的创新之路。
在中国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需求快速增长的时代,中策橡胶的科研技术团队便秉承“发展第一,创新第一,人才第一”的理念,推动了多项创新成果的诞生,其中就包括“超强子口设计技术”,围绕该技术推出了两款产品,具备更高的抗载能力,也能更好地满足长途需求,让中策橡胶的全钢产品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也为后来最畅销的产品之一——载重侠系列轮胎种下了技术萌芽的种子。
在该理念基础上,2010年早春,公司董事长沈金荣在进行了重大战略思考之后,在公司干部大会上发声:“中策要实现‘五最’:最先进的装备、最好的原材料、最新的技术、最低的能耗、最适合市场的产品。而且这个‘最’不是中国之最,是全球之最!”
此后中策橡胶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紧密的合作,并购买大量最先进的实验设备,很多设备都是中国首台、全球前三。
也正是在“五最”战略的引领下,中策橡胶总结了上述两代载重设计技术经验,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友善教授团队开展了长达十多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形成了中策橡胶核心设计理论-PSCT预应变轮廓设计理论,2024年,经过进一步迭代,中策橡胶正式发布中国首个商用车轮胎正向技术研发系统——“天工·商用车轮胎技术系统”。
在该系统的支撑下,中策橡胶针对重载市场的载重侠系列产品正式推出,该系列轮胎形成了更严格、更完整的抗载、耐磨、节油、生热、操控、舒适六大性能指标体系,满足日益严格的性能和安全标准,也确保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 年度中国轮胎企业排行榜”中位列榜首,同时名列美国《轮胎商业》杂志《2024 全球年度轮胎报告》评选的全球轮胎制造企业前十强。
争做“中国智造”的新标杆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深度影响着世界制造业的格局,这场变革同样影响了轮胎行业。
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工厂。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中策橡胶首先在未来工厂打造上树立标杆,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企业发展。
上万个传感器实时采集,分析生产、质量、设备等上百种数据,并自动分派任务,AGV物流机器人来来回回搬运产品……走进中策橡胶的未来工厂,高科技感扑面而来。
据了解,中策橡胶的未来工厂项目,锚定“绿色智能、高效协作”,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AI、5G等新技术应用到轮胎工厂中,将传统产业重塑为“朝阳”产业,该未来工厂系浙江省首批未来工厂之一。
产品研制周期降低50%;生产效率提升到原来的300%;产品不良率降低0.8%;生产过程中材料损耗降低30%……一系列数据显示,未来工厂建成后,企业运营效率获得了极大提升,这些跳动的数字,极大地帮助企业继续保持并扩大竞争优势,也为民族轮胎走向世界树立了标杆。
中策橡胶成绩取得的背后,更是一代代中策人的接续奋斗,也离不开中策橡胶自成立以来,便坚持在人才培养上树立标杆。
中策橡胶针对员工设置了“管理职系”和“专业职系”双通道发展模式,有着明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广阔的成长空间,助力员工不断提升自我、实现个人价值。
针对高技能人才,中策橡胶依托大师工作室及创新工作室培养平台,着力提高其创新能力、 技术攻关能力和解决生产疑难问题能力,2010 年,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设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企业培养了一批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和创新型博士后人才队伍,也推动公司在新材料及产业化应用、轮胎绿色化发展和性能提升等行业重点领域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和进展。
国产轮胎巨人的新思考
除了现代化生产之外,中策橡胶凭借低碳绿能,在制造过程引领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连续多年入围国家能效“领跑者”名单,成为轮胎制造行业能效管理的新标杆。
目前,中策橡胶已建立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结合数字质量管理系统、设备智能管理大模型的应用,让各类能源能够得到恰到好处地运用;同时,中策橡胶积极创新节能与用能技术,让最低的能耗标准始终贯穿于产品制造全产业链。
在轮胎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领域,中策橡胶各生产基地水循环利用率均接近97%,基本实现了工业废水的零排放,所有生产基地均被评为省级节水型标杆企业。公司的全钢子午线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单位产品能耗更是领跑行业。
除在产品制造环节节能以外,中策橡胶还积极拓展绿电资源应用,在各生产基地投入大量绿电资源,减碳成效显著。
当下,企业出海是一大趋势。这几年,新能源汽车浪潮席卷,轮胎作为重要配件,重要性也不断凸显。
把握“一带一路”发展契机,中策橡胶凭借多年的积累,于2023年正式提出国际化战略。
如今翻开中策橡胶“出海”据点图:欧洲、北美研发中心已建成或布局;泰国工厂早已投产;印尼工厂已经启动建设……从工厂的选址,足以窥见中策橡胶追求卓越,接轨世界一流水平的雄心。
从“中国第一”跑向“世界一流”的过程中,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中策橡胶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真正的国际化绝不仅仅是把轮胎卖到国外去,而是四点缺一不可:一是品牌国际化,二是在海外建设真正的生产基地,三是在海外拥有配套,四是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如今,中策橡胶这四个方面已在齐头并进,品牌、管理、体制的优化不断提速。
如今,中策橡胶的产品以更快的速度获得了德国大众、美国福特、欧洲斯特兰蒂斯等世界车企的认可,海外销售网络遍布全球。
当下,全球汽车产业正向着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轮胎作为汽车关键零部件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至2026年,全球轮胎市场规模将超过1700亿美元,中国市场也有望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中策橡胶将以怎样的姿态,开启新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