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爱上阅读,我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这方面的兴趣培养。
在阅读的熏陶下,我的孩子现在虽然还只是一个五年级学生,但按照孩子语文老师的说法,她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上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同龄人。
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这一点,从现实中来看,很多孩子确实是看了很多的书,但大多还只是停留在表层,并没有真正从读书中获益。
这就好比一些人吃了很多的东西,营养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吸收。
这是因为,休闲式看书并不等同于阅读。要把书读活、读透,从书中取得收获,实现高质量的阅读,这是需要科学方法的。
善于运用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能够让孩子在阅读时少走很多的弯路。
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以下五种读书方法。
01 不能为了看书的量,而忽视了读书的质在读书这件事情上,不少家长和孩子过度追求读书的量,却忽视了读书的质。
一是没有在书目上进行把关,孩子看的书良莠不齐;
二是看书走马观花,不带脑子去读书。
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看书的数量倒是很可观,但往往收效甚微。
因此,在对待读书这件事上,我们必须要引导孩子重视读书的质,把读书的质放在更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在读经典好书的时候,更是不能为了追求数量而囫囵吞枣,这样不利于孩子吸收营养。
休闲式看书不等同于阅读。哪怕好好阅读一本书,都要好过不求质量地看十本书。
01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时,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地消化书中的内容,除了要用心去读之外,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借助笔墨、电脑等工具,把书中的精华记录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当然,对小学生来说,我们不能一下子就给他们提过高的要求,可以先让他们从简单的的摘抄好词好句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抄录能引发自己感悟的话。
在孩子学有余力的话,我们也可以鼓励孩子尝试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悟。
让孩子看书动笔墨的最大好处,除了能把书中的精华记得更牢之外,还能不断触发孩子的灵感,把书本上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02 对特别感兴趣的文字,不妨读出声音来我女儿在三年级的时候,就能把《红楼梦》中的所有判词和诗词都一字不漏地记下来。
我当时感到很奇怪,孩子到底采用了什么方法做到了这一点,难道也是像别人一样死记硬背的吗?
死记硬背的做法绝对不适用于阅读,这会让孩子天然对阅读产生抗拒心理。
我后来发现,孩子并没有真的去死记硬背,而是在阅读中,只要发现是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精彩文字,她都把它读出声音来,并且带着情感去读,且反复地去读。
这种读书方法最大的好处是,除了能增强孩子的语感之外,还能让孩子更深层次地理解作者的用意,无形之中就能更好地牢记这些文字。
强烈建议孩子在读到精彩内容的时候,读出声音来,去体验和感悟优秀文字的美感。当然前提是在不影响到他人的情况下。
03 经常分享阅读这里的阅读分享一般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让孩子当小老师,用自己的话把读书的内容复述出来。父母则在孩子面前扮演什么都不懂的小白。
如果孩子能把读过的内容清晰完整地表述出来,这往往说明孩子真的读书读进去了。
●第二种,是全家坐在一起,围绕一个读书主题,自由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思维碰撞,引发情感共鸣。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分享。
这种阅读分享方法能够进一步提升家庭阅读氛围,孩子如果长期处在这种良好的阅读氛围中,有助于培养浓厚的阅读习惯,而且能始终对阅读保持着一种新鲜感。
04 不仅要明白书中的道理,还要学会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如果读书只是单纯性地为了知识积累,而不懂得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那就成了死读书。
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印证和领悟读过的书,这是每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的乐趣。
满足孩子的乐趣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引导孩子在读过书之后,要学会在生活和学习中去运用书上所学的知识。
读书做到学以致用,这样,我们读过的书,才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05 阅读不贪多,每天记住书中一两句最有价值的话很多家长在孩子的阅读上过度焦虑,总想着要让孩子看完一本书后,最好就能把书中的内容都百分百地记下。
但事实上,这是很难办到的,如果孩子因此产生挫败感,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一口吃不成胖子。即使再好的滋补品,也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吸收。
实际上,我们只要让孩子做到每天记住一两句最有价值的话,就已非常了不起了。
看起来每天记住一两句话不值一提,但如果孩子能做到持之以恒,每天几乎都不间断,这样在日积月累中,发展到最后的数量就非常可观了,将远超我们的想象。
结语同样都是读书,不同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读书方法的不同。
当然,阅读方法并不仅限于以上五点,但这五点是我们在引导孩子阅读中,首先需要关注的方面。
总的来说,培养孩子读书,切忌死读书、读死书,也不能太过佛性,而是要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入手,有意识地运用科学读书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