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春季流感高发季,“药驾”风险要警惕!药品服用后切勿驾车

劲益谈驾考 2025-03-21 04:30:37

春季早晚温差大,流感频发。然而,许多药品在服用后可能会引发疲惫、困倦、嗜睡等不良反应。此时,驾车出行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务必当心!牢记!这样的行为可能引发“药驾”风险。

“药驾”指的是驾驶人服用了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现象。这些药物可能引发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头晕、耳鸣、视物不清、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对驾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对于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和扑热息痛,服用后可能出现头晕、焦虑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精神行为障碍或抽搐,严重影响驾驶安全。

镇静安眠药物,如安定、艾司唑仑等,通过抑制神经兴奋达到催眠作用,服用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困倦、嗜睡等不良反应,同样不适合驾车。

抗组胺药物,虽然三代药物的嗜睡等副作用逐次减弱,但服用后仍需等待副作用完全消失再驾驶车辆。

此外,降压降糖药物也可能导致驾驶安全问题。高血压和高血糖患者在初期用药时,可能出现血压、血糖过低,导致四肢乏力、心悸、多汗等症状,影响驾驶安全。

为了避免“药驾”风险,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就医开药时,主动向医生询问药物对驾驶的影响,并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部分。服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时,至少等待6-8个小时后再驾车。一旦出现嗜睡、困倦、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驾驶,靠边停车并呼叫救援。对于已知对自身有影响又不得不吃的药物,请在开车前不要服用;如果已经服用,请等待药效消除后再驾车。
0 阅读:0
劲益谈驾考

劲益谈驾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