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同时又是一位无比伟大的母亲。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但她一生中最疼最爱最迁就的却是长子。仿佛她有先知先觉,知道自己的长子绝非平常孩子。
她在娘家同族姐妹中排第七,所以大家都叫她文七妹,其实她的真名叫文素勤。遗憾的是,她最爱的、最爱她的儿子毛泽东,直到她老人家仙逝,也不知道她的真名,还以为娘的大名就叫文七妹呢。
文七妹有多疼爱长子毛泽东?可以说凡是儿子的要求,她从来就没拒绝过,总是想方设法说服丈夫,无条件地支持儿子。
毛顺生是一位勤劳精明的农民、小商人。他和中国大多数农民小商人一样务实,没有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他只想经营好自己的小家,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他也重视长子的教育,长子八岁时便送入私塾上学,这一送就送了6年。毛顺生见儿子已经识文断字,会算账会打算盘,可以继承自己的生意了,便非常满足,决定让儿子回家帮自己经营生意。
毛顺生的做法有错吗?当然没错!毫不夸张地说,他已经胜过了同时代百分之九十九的父亲,毛泽东生在这样的家庭拥有这样的父亲,那是他的福气。
但少年毛泽东却并不满足,知识已经打开了他心灵的窗户,他渴望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他要亲自去闯荡。
实话实说,这时期的毛泽东还没有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他的世界观还没有形成。他只是不想待在韶山冲的山沟沟里,他渴求更多的知识,渴求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父亲脾气暴躁,他只能和母亲诉说,他要到新式东山小学堂去读书。文七妹是旧式妇女,大字不识一个,换作别的女人,肯定认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肯定会劝说儿子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乖乖地在家务农。
但文七妹没有这么做,面对儿子的哀求,她不忍心拒绝,她充当起了儿子与丈夫之间沟通的桥梁,耐心说服丈夫支持儿子的求学梦想。
毛泽东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东山小学堂到省城后,省城长沙的繁华一时间让他陷入兴奋与激情之中,但随之而来的又是无尽的迷茫。
长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最具特色的大城市之一,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当时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各种新旧思想和观念在这里交汇,进步人士和封建遗老在这里抗衡,西方文化也在此萌芽。
青年毛泽东在这里有了更加广阔地视野,他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开始思考国家的命运与前途,他寻寻觅觅想找到一条正确的救国之路,他开始频繁地更换学校,可是每到新校不久之后又被自己否定。
二十世纪初的学费是昂贵的,加之省城的杂用开支巨大,更别说如此频繁地更换学校。毛泽东的人生探索在父亲毛顺生看来简直就是“荒唐无比”和“不务正业”,他在盛怒之下,几次都想断了儿子的经济来源。
但母亲文七妹太疼爱长子毛泽东了,虽然她根本不懂儿子为什么会这样,但她坚信自己的儿子绝非不务正业。她想尽各种办法安慰、劝说丈夫;她节衣缩食继续供儿子求学。她用弱小的身躯护佑着高大的儿子,给他撑起了一片朗朗的晴天。
她哪里知道,她所做的一切虽然只是出于母爱,却无形中造福了整个华夏,如果不是她坚持,如果不是她那如山重如海深的母爱,悠悠中华的前途和命运谁能预料?
文七妹对于长子毛泽东的影响,不仅仅是疼爱迁就成就其学业。她怜贫惜弱、待人宽厚、和善贤良、勤劳节俭的品格,全部言传身教给了儿子,对毛泽东博爱宽容人格的形成影响深远。
文七妹1867年出生于湘乡县唐家坨一个农民家庭,18岁时嫁给韶山冲的毛顺生,一生养育3子。长子毛泽东,共和国开国领袖;次子毛泽民,苏维埃红色大管家;三子毛泽覃,红军独立师师长。三个儿子都同样优秀,都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次子和三子不牺牲,相信同样会大有作为。
是怎样的母亲,才能孕育出如此众多的国之栋梁?是怎样的母亲,才能培养出中华上下五千年不世出的伟人?是怎样的母亲,才能把儿子一个个教的如此不同凡响?答案只有一个,这位母亲就是文七妹。
毛主席曾说,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是损人利己的,一种是利己而不损人的,一种是损己而利人的。他说道:“我的母亲就属于第三种人。”
遗憾的是,如此一位养育出伟大儿子的母亲,却没有亲眼看到儿子改造旧世界的高大身影,没有亲眼目睹儿子伟大的革命历程。
1919年10月5日,文七妹患淋巴腺炎不幸去世。毛泽东听闻噩耗,仿佛天崩地裂,悲痛欲绝。
在母亲的葬礼上,他写下了那篇感人肺腑的《祭母文》,将自己的痛苦、悲伤、思念、悔恨、感恩之心表达得淋漓尽致。
哀思无穷无尽,毛泽东又提笔为母亲写了两副挽联:
其一,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其二,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需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文七妹是一位普通农妇,也是一位贤妻良母,同时还是一位伟大女性,她以勤劳善良、高尚宽厚等品格养育出了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值得全中国人民永远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