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研究表明:一旦打了胰岛素,2件事就别做了?不要自己害自己

普外李李 2024-10-26 05:24:46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孙大爷今年64岁,患有糖尿病已经十多年了,一直按照医生的建议打胰岛素控制血糖。

一天早晨,孙大爷照常打了胰岛素后就出门锻炼,没想到刚走了一会儿就觉得头晕眼花,身体发软,额头还直冒冷汗。他赶紧扶着一棵树坐了下来,心里琢磨着:“怎么回事?平时锻炼都没问题啊,今天这是咋了?”

孙大爷心里有点害怕,想着是不是最近饮食不对,还是打胰岛素的时候哪里出了错?

他回忆起医生曾经说过打胰岛素有些事情一定要注意,但到底是哪些?会不会就是因为自己忽略了某些细节,才让身体出状况呢?

一、2件事就别做了

1.空腹运动

空腹运动听起来挺有道理的,不少人觉得早上不吃东西去锻炼,能更快“消耗脂肪”。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特别是打了胰岛素的人,这种做法可能是“自找麻烦”。

你可能没想到,运动这件事也有禁忌,尤其是血糖已经被胰岛素“调低”了的时候,空着肚子去运动就像是在玩“血糖蹦极”。

如果打了胰岛素后空腹运动,体内血糖水平可能已经偏低,加上运动消耗进一步拉低血糖,搞不好会让人突然感到心慌、出冷汗,甚至头晕站不稳,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昏迷,危及生命。

那空腹运动到底有多大风险呢?其实,胰岛素注射后,身体的血糖水平会降低,因为胰岛素的作用就是让血糖进入细胞,为身体提供能量。可问题是,如果没有及时补充能量来源,尤其是在没有吃早饭的情况下,这些进入细胞的血糖会消耗得很快,血液中的糖分几乎没啥补充来源了。

有人可能会想,不就运动嘛,注意点应该没事吧?可惜身体可没那么“听话”,特别是在早上,经过一整晚的睡眠后,体内的糖原储备本来就不多,这时候再加上胰岛素的作用,血糖下降得会更快。如果再进行较高强度的运动,比如跑步或骑车,那简直就是“火上浇油”。有些人可能在运动前还感觉良好,结果没走几步就开始头晕眼花,这就是典型的低血糖反应了。

为了安全起见,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最好先吃点东西,比如一小片面包或一根香蕉,这样能稍微增加一些糖分储备,让身体有个“缓冲”。另外,也可以在运动前测一下血糖,如果数值本来就偏低,那就别硬撑着去锻炼了。这不是偷懒,而是为了避免更大的健康风险。

当然,运动是对糖尿病管理有帮助的,不运动也不是办法,但胰岛素注射后的运动方式确实得讲究点方法。

2.不能喝酒

喝酒这件事,很多人都觉得小酌怡情,助兴聚会,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酒精绝对是个不容小觑的“陷阱”。酒精和胰岛素的组合,远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两者相遇,就像点燃了一根不定时炸弹,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爆低血糖危机。

打过胰岛素的人,身体已经在加速降低血糖了,而酒精会进一步干扰这个过程。对于糖尿病患者,这种“双重打击”下的低血糖,可不是随便喝点糖水就能解决的事儿。

许多人喝酒时觉得有些头晕、身体发热,以为是酒劲上来了。可在注射胰岛素的情况下,这种感觉很可能是低血糖在“搞鬼”吗,有些症状,如心慌、出汗、乏力,和醉酒状态非常相似,这让人容易忽视低血糖的危险信号。

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注意控制饮酒量,甚至还空腹饮酒,那就是在给自己挖坑。空腹时本来血糖就容易偏低,再加上酒精的干扰,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会大大提高。

为了避免酒精带来的麻烦,糖尿病患者在喝酒时必须得有个度。哪怕是小酌几口,也别忘了事先测一下血糖,确保数值正常。同时,家人或朋友也可以帮忙留意,一旦发现低血糖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毕竟,喝得开心是一回事,保住健康更重要。

喝酒可以是生活的调剂,但对于打了胰岛素的人来说,这杯中的“学问”还真不小。不仅要量力而行,还得多留个心眼,别让酒精成为生活中的隐患。

二、不可忽视的用药陷阱

胰岛素打久了,有些人就觉得自己是“半个医生”,对剂量的调整慢慢开始放松警惕。

可能是觉得最近血糖控制得不错,就想着少打点胰岛素;或者觉得今天吃得多了,干脆多打几单位。胰岛素可不是随便能“凑合”的东西,它对剂量的要求就像精密仪器,对准一点都不能差。

胰岛素的作用是帮助血糖进入细胞,提供能量,如果剂量不够,血糖在体内会堆积起来,导致高血糖。

长期高血糖不控制,带来的麻烦可不是小事儿,比如眼睛看不清、肾功能出问题,甚至还有心脏和神经的并发症。更糟糕的是,高血糖会让人感觉不到太多明显的不适,这就像是“温水煮青蛙”,慢慢地损害健康而自己却毫无察觉。

擅自加大剂量同样危险,胰岛素多打了,血糖可能会降得太快太低,出现低血糖反应。

低血糖带来的症状有时非常急,比如突然感觉饿得慌、手抖、头晕、出冷汗,严重时甚至会晕倒、昏迷。低血糖的危险程度一点都不比高血糖小,尤其是在没有人帮忙的情况下,这种急性反应可能会让人措手不及。

胰岛素剂量的调整需要根据多个因素来综合考虑,医生会结合这些情况给出一个合适的剂量,这不是随便拍脑袋就能决定的。擅自调整剂量就好比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开车上路,不知道前方的路况如何,容易出岔子。

所以说,擅自调整胰岛素剂量,不是小聪明,而是给自己挖坑。

用药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及时监测血糖,有需要的时候多和医生沟通,让他们帮忙调整,这样才能确保用药安全,不给身体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三、不要忽视血糖监测的风险

有些人打了胰岛素,总觉得“我身体自己知道情况”,监测血糖这事儿能省就省。要是忽略了这个“指标”,问题可就不是“小打小闹”了,毕竟血糖不是凭感觉能掌握得了的。

血糖水平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定期监测,身体的这些小变化根本看不出来。偶尔一次的高血糖也许不会立刻有大碍,但要是长时间不监测,不知道血糖飙得多高,身体早晚会“亮红灯”。

有人觉得每天扎手指测血糖麻烦,疼还不说,还得一直记录,真是不方便。可现代医学的进步不小,现在有不少动态血糖监测设备,可以免去频繁扎手指的痛苦。

这些设备可以实时跟踪血糖变化,显示出一天里血糖的波动情况,就像车载导航一样,清楚地显示出哪段路况不好,该减速慢行。监测血糖不只是给医生看的数据,它是患者管理病情的重要依据,能帮助判断用药是否合适,饮食搭配是否合理。

忽视血糖监测的另一个风险在于,没法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情况,比如低血糖。低血糖的症状可能和普通的不适感觉差不多,等到意识到不对劲时,可能已经比较严重了。

要是出门在外,万一晕倒在路边,风险就大了。而高血糖虽然没有低血糖那么突发性强,却是个“慢性杀手”,会逐渐损害血管、神经、眼睛等重要器官,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有规律的血糖监测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医生的“检查”,它还能让自己更了解身体的“运作规律”。一段时间内的血糖变化能反映出生活习惯是否合理,比如某种食物吃了是不是血糖总是升高,或者哪种运动方式更适合控制血糖。

所以,不要把血糖监测当成麻烦事儿,而是把它当成一项健康投资,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毕竟,健康是自己最大的财富,监测血糖是为了让自己少走弯路,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隐形风险”变成“真麻烦”。

结语

胰岛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控制血糖的“生命线”,但这条生命线也需要正确使用才能确保安全。无论是空腹运动、饮酒,还是擅自调整剂量或忽视血糖监测,这些看似日常的小事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多项研究表明:一旦打了胰岛素,2件事就别做了”,这句话提醒人们,糖尿病患者必须谨记用药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无论是避免空腹剧烈运动还是控制饮酒量,都需要建立在对血糖的动态监测和医生的指导基础上。每一次轻视,都可能是在为未来的健康埋下隐患。

胰岛素不是万能的保护伞,只有在合理用药、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血糖管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遵医嘱、重视血糖监测,学会听取身体的“警报声”,才能更好地与糖尿病和平共处,把风险降到最低,让健康生活变得更加有保障。

参考信息:

多项研究表明:一旦打了胰岛素,3件事就别做了?不要自己害自己

2024-09-29贾医生健康馆

打的胰岛素如果有“30”这个数字,千万别做这两件傻事,可能致命

2024-08-13 老耿来聊事

0 阅读:0

普外李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