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火药桶又快炸了。这次主角是土耳其、库尔德武装、以色列,还有几个随时可能插手的大国。
土耳其正在加紧集结军队,目标直指叙利亚北部的库尔德武装,这场仗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以色列一边默默支持库尔德,一边盯着土耳其的动作,生怕后者势力做大威胁自己。
而美国呢,嘴上喊着“支持库尔德”,其实根本不想真正下场,毕竟乌克兰那边已经忙得焦头烂额。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一旦以色列和土耳其真的打起来,土耳其会不会动用“北约成员国”身份,要求盟友出手?
土耳其与库尔德的死斗土耳其和库尔德的矛盾,根子埋得很深。库尔德人是中东最大没有建国的民族,大约有3000万人,分布在土耳其、叙利亚、伊朗和伊拉克四个国家。
几百年来,他们一直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可惜命不好,总被历史和地缘政治碾压。土耳其对库尔德的态度特别强硬,尤其是针对库尔德工人党,土耳其视其为恐怖组织,认为它是对国家安全的巨大威胁。
最近土耳其动真格了。10月以来,土耳其军队在叙利亚边境地区调集了大量部队,直接拆围墙、清雷区,全面推进对库尔德武装的打击行动。
目标明确,就是要在叙利亚北部彻底摧毁库尔德武装势力,尤其是库尔德工人党及其延伸组织。军事行动中,土耳其的无人机和战斗机不间断侦察和打击库尔德控制区,一边进行高强度轰炸,一边围剿地面力量。
最近土耳其军队已经对叙利亚的艾因阿拉伯地区完成三面包围,仅剩不到30公里就能合围。口袋阵已经快成型,库尔德的处境越来越危险。
库尔德武装的情况并不乐观。虽然他们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但从目前的局势看,这种支持力度可能只是象征性的。美军在叙利亚部署的人数有限,能提供的空中支援也不足以对抗土耳其的猛烈攻势。
库尔德武装手里虽然也有武器,但和土耳其军队相比,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都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面对土耳其的无人机和炮兵火力压制,库尔德很难正面抗衡。
土耳其之所以这么拼,一方面是想通过军事胜利巩固国内的民族主义支持,另一方面则是想彻底解决库尔德问题。土耳其担心,库尔德人在叙利亚建立的自治区会成为库尔德独立的“样板工程”,进一步激发土耳其境内库尔德人的分裂情绪。这种可能性让土耳其寝食难安,出手越来越果断。
这场死斗正在把整个叙利亚北部变成一个巨大的战争舞台,各方力量随时可能直接碰撞。土耳其的攻势很猛,但也面临巨大的风险。一旦以色列和叙利亚新政府参战,局势就可能完全失控。如果美国在某个时刻选择强硬表态,局势会进一步升级,甚至波及更广范围。
以色列与土耳其以色列和土耳其的关系,怎么看都像一对互相防备的“假朋友”。
表面上,两国曾经是中东少数关系比较正常的国家,甚至还有一些经济和军事合作,但实际上,双方一直在心里提防对方,特别是近年来,中东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两国的矛盾逐渐公开化。
对以色列来说,土耳其是个危险的对手。土耳其近年来不断强化自己的地区影响力,特别是在叙利亚、利比亚等地频频出手。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态度更是让以色列头疼。他公开支持巴勒斯坦,还多次批评以色列的政策。
埃尔多安试图把自己塑造成“穆斯林世界的领袖”,这直接让以色列感到不安。以色列认为,一个太强大的土耳其会成为地区不稳定的因素,甚至可能威胁自己的生存安全。
对土耳其来说,以色列同样是个难以信任的“邻居”。以色列与美国关系密切,军事科技先进,能轻松干涉中东局势。
而土耳其一直对库尔德问题格外敏感,以色列却在暗中支持库尔德武装,提供情报、武器,甚至外交支持。这在土耳其眼中几乎是不可容忍的挑衅,认为以色列是在背后捅刀。
最近叙利亚北部的局势让两国关系变得更紧张。土耳其对库尔德武装展开全面打击,以色列对库尔德的支持更加明显。如果土耳其的攻势扩大,导致与以色列军队发生冲突,局势就可能失控。
两国目前虽然没有直接开战,但已经在叙利亚、库尔德问题和巴以冲突上展开了无声的对抗。以色列想尽可能削弱土耳其的影响力,土耳其则希望通过强硬手段把库尔德问题彻底解决,打破以色列的干预能力。
北约第五条,一纸约定能否阻止战争?北约第五条,这个条款可以说是北约的“定海神针”,也是大家经常听到的“集体防御原则”。
意思很简单,就是如果北约的任何一个成员国遭到武装攻击,其他成员国都会被当作是“被打了”,然后一起出手反击。这听起来很霸气,像是一帮兄弟互相撑腰的协议,但问题是,真到关键时刻,它到底能不能用得上?
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这次大规模对库尔德武装动手,引发了很多不确定性。如果以色列为了支持库尔德和土耳其正面交火,土耳其会不会以“遭到攻击”为由,要求启动第五条?
理论上来说,土耳其可以申请北约的帮助,但实际操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北约并不是一个完全听从单一成员国指挥的组织,启动第五条需要所有成员国的一致同意。
如果事情只是土耳其和以色列的冲突,很多北约成员国可能并不会积极支持,特别是以色列在西方世界也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美国、法国、德国这些大国未必愿意直接参与中东的战事,更不用说为了土耳其冒险对抗以色列。
更大的问题是,第五条的生效从来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成员国需要首先评估“武装攻击”的性质和背景。
如果是土耳其主动挑起冲突,比如先对以色列采取攻击性行动,再遭到反击,其他成员国很可能拒绝支持它。毕竟北约的存在是为了防御,而不是替某个成员国擦屁股。
这份协议也暴露了北约内部的矛盾。土耳其虽然是成员国,但近年来和其他北约国家的关系并不融洽,比如和美国在库尔德问题上的分歧,和希腊在地中海的冲突。这些问题都让其他北约国家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持怀疑态度。即使真的启动了第五条,各国的反应力度也可能参差不齐。
北约第五条在纸面上看是很强大的约定,但它并不是战争的终结者。对中东的复杂局势来说,它更像是一种政治博弈的筹码,而不是一把随时可用的武器。
土耳其想要用第五条来为自己的行动争取支持,不仅需要面对北约内部的种种障碍,还要考虑到国际舆论的压力。冲突的复杂性和各国的利益纠葛,让第五条看似强大,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美国的“远离中东”战略虽然中东这个舞台上各路玩家打得热火朝天,但美国的态度很明显:能不下场就不下场。从奥巴马时期开始,美国就试图减少对中东的依赖,把注意力转向亚太和欧洲,尤其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拜登政府的重心基本都放在对抗俄罗斯上。然而,中东的复杂局势并不会因为美国“想走”就变得简单。无论是库尔德问题还是土耳其的军事行动,都让美国难以真正抽身。
对库尔德武装,美国的立场一直很尴尬。库尔德人在反恐战争中是美国的重要盟友,特别是在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中,库尔德武装扮演了关键角色。美国也为此付出了不少支持,包括武器、训练和资金。
然而,库尔德武装和土耳其的矛盾让美国陷入两难。一边是对抗恐怖主义的重要伙伴,一边是北约盟友。站哪边都不是好选择,哪边都可能得罪人。
最近土耳其在叙利亚北部的军事行动让美国的处境更加复杂。土耳其大规模集结军队,对库尔德武装展开攻势,而美军在叙利亚的存在又不足以阻止这种行动。美国不太可能为了库尔德直接对土耳其开战,但如果完全袖手旁观,不仅可能让土耳其进一步坐大,还会让库尔德对美国失去信任。中东的其他国家也会看到美国的态度,从而重新评估与美国的关系。
美国的“远离中东”策略,并不意味着完全放手。美国依然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保留了军事存在,目的是保持最低限度的威慑力,但这种威慑力显然不足以应对土耳其这样的北约盟友。
另一方面,美国也在尽量避免和伊朗、俄罗斯这些地区大玩家直接冲突,这就使得美国在中东的存在显得疲软和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