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通宝是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1736-1795年)铸造的货币,属于流通货币。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里,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国策略,创造了封建社会里最后一个辉煌盛世。民间盛传佩戴“乾隆通宝”铜钱可驱灾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谐音“钱隆”,备受后世收藏家的喜爱。
钱币规格:乾隆通宝的钱径约为2.2-2.5厘米,重量在2.4-4.8克之间。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从左而右、从上而下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
铸造工艺和版别:乾隆通宝连宝泉、宝源在内先后有22局开铸,多用黄铜与青铜,也引进国外洋铜浇制法。新疆地区新用方孔圆钱,开设伊犁、阿克苏、叶尔羌、喀什葛尔等局,因用自产红铜鼓铸,称为新疆红钱或普尔钱。乾隆通宝的版别繁多,包括合面钱、吉语钱以及私铸劣质钱等,品类不下百种。
历史背景和收藏价值:乾隆通宝的铸造始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当时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位,改元乾隆。乾隆通宝的书法和铸工都比前代有所提升。然而,随着私铸情况日益严重和铜材短缺,铸钱标准逐渐放宽,导致后期制钱质量参差不齐。尽管如此,乾隆通宝因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仍然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文化意义:乾隆通宝不仅具有货币功能,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其背后的故事和传说,如驱灾辟邪的民间信仰,增加了其收藏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
其收藏价值极高,想了解更多关于乾隆通宝的,可以关注或者是私信小编共同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