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军区三位副司令员,资历都是非常资深,为何授衔时差别很大?

深更读过去 2025-03-17 14:14:47

1948年,解放战争的态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根据形势的需要,中央合并了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这样形成了华北军区。华北军区的司令员是聂荣臻,而当时军区有三位副司令员。

聂荣臻在抗战期间就战斗在华北大地,创立了晋察冀军区,担任司令员兼政委,毛泽东赞誉说:“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而在华北军区,领导班子也是非常之厉害,除了聂荣臻,还有三位副司令员,他们哪一个都是资历非常厉害的将领,级别都很高。只不过到了授衔的时候,他们的授衔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第一位是徐向前

徐向前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他和陈赓是校友,尽管那个时候陈赓的名气更大一些。毕业后,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国民革命军军阀贪污,军纪败坏的情况,让他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徐向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9年,徐向前被派到鄂东北任红一军31师副师长,也正是在这里,他的名字和红四方面军联系在一起。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率领部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一支仅有几十人的游击队发展为8万人的正规红军。

抗战开始后,徐向前担任了129师的副师长,这个师班底也是曾经的红四方面军。后来,他又率第129师和第115师各一部进入河北省南部,创建了冀南抗日根据地。在冀南一年多,他又奉命奔赴山东,统一指挥山东和苏北、皖北八路军各部队,坚持抗日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开始后,徐向前调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不久又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还在之后担任第1兵团司令员。

建国后,徐向前被授予元帅军衔。尽管徐向前当时仅担任副司令员,但客观说,徐向前在红军时期的贡献,尤其是鄂豫皖苏区时期可以说是功勋卓著。

第二位是滕代远

先说一下,滕代远在建国后是没有参加授衔的。究其原因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因为他离开了军队,担任了铁道部部长。遗憾错失了军衔,否则的话,凭借着他的资历和战功,大将无疑。

滕代远早年间在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开始参与领导进步学生运动。早期,他主要是在地方参加革命工作,组织农民武装。

1928年,很多开国上将还都没有走上革命之路的时候,滕代远就与彭德怀、黄公略等发动和领导了平江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

他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担任过红三军团的政委,是彭老总的老搭档了。后来,在会师后,他还担任了红一方面军副总政治委员兼三军团政治委员。

抗战开始后,他担任了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不久又奉命去了晋西北地区指挥反顽斗争。同时,他还担任过太行山抗大总校副校长兼副政委,为党培养了大批干部。在左权牺牲后,他又任八路军参谋长,同时继续参与北方局的领导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他先是担任晋冀鲁豫军区的副司令员,后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后期,他逐渐离开了一线部队,转而当起了铁道部的部长。

第三位是萧克

萧克相比两位其实资历并不输多少。他是黄埔军校四期的毕业生,1927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参加过北伐战争以及南昌起义。随后,他又跟随陈毅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上了井冈山。期间,他担任过红4军第3纵队司令员,级别也不低。后来,在湘赣苏区不仅担任了军长,更成为了军团长以及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

在抗战时期,他曾担任过八路军第120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只不过在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时间,并不是太成功。

在解放战争中,萧克先后担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后期开始做一些军事教育方面的工作,担任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解放前,他才又回国主力部队,被调去四野担任了第一参谋长。

从萧克的贡献和资历来看,授予大将并不过分,毕竟同样级别的王树声也是大将。然而,他却仅被授予上将军衔。究其原因,很多人认为这与他在红军时期的站队有关,否则也的确不太好解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 阅读:1264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7

用户10xxx47

3
2025-04-10 13:20

起码可以设20大将

深更读过去

深更读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