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里面特殊的两位,跟随过三位元帅,资历比大将还要老

深更读过去 2025-03-24 20:40:38

新中国在授衔的时候,有57位开国上将,他们的资历以及贡献都是毋庸置疑的。在革命时期都是有着赫赫的战功。其中有两位还是非常特殊的。

他俩的资历相比较其他将军,显然更资深。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被授予更高的军衔。而且,他们在革命时期都曾先后跟随过三位元帅,那么他们都是谁?

第一位萧克

萧克是红二方面军出身,参加过南昌起义以及湘南起义,并上了井冈山。他在红军时期级别可不低,担任过军团长以及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是贺老总的副手。他也跟随贺龙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并参与领导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作战。

八路军初期,他同样在贺老总麾下担任副师长。后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坚持冀东游击战争,之后,他开始在聂荣臻领导下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

到了解放战争期间,他主要精力放在了军事教育上,参与创办了华北军政大学。1949年5月,四野急需干部,于是他被调往四野担任第一参谋长,并参与指挥部队南下。

可惜的是因为曾经站错队,解放战争期间主要负责军事教育,导致他的军衔并不高。

革命生涯里,先后辅佐三位开国元帅的将军。这样的经历,放眼开国上将里面,除了他也仅有一位,这一位就是资历并不输萧克的周士第。

第二位周士第

说起周士第,他的资历并不浅。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毕业生,参与组建了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在1924年,他就入了党,这个时间在上将里面算是非常早的了。而在黄埔一期中,同一批的可有徐向前元帅以及陈赓大将。他也曾在后来担任过铁甲车队的队长,更是在部队扩编后跟随叶挺参加了北伐战争。

参加南昌起义的时候,他是师长,级别是非常高的。如果按照这个经历发展的话,他在后来的成就或许会更高。只不过南昌起义后,在部队转移中,他选择了独自一人前往南洋。这也导致他并没有跟随朱德去井冈山,更是长时间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一直到1933年,他才回到了中央苏区工作。之后,他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后,还任红15军团参谋长以及红二方面军的参谋长。

抗战开始后,他同样是在贺老总麾下担任参谋长,随部开展游击战争。而贺老总,可以说是他辅佐的第一位元帅。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过华北野战军第1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协助徐向前指挥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可以说,徐帅是周士第辅佐的第二位元帅了。在太原战役后,兵团转隶一野建制,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作战。因此,彭老总可是他的第三位元帅上级了。

周士第早期的经历毋庸置疑,在抗战以及解放战争期间级别也并不低。但他毕竟之前有过脱党的经历,这对他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2 阅读:129
深更读过去

深更读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