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日腊八,牢记“3不去,3不吃,3不做”,看你做了哪个?
腊八节是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自古这天就是人们祭拜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平安的日子。
在这一天,有喝腊八粥,吃腊八蒜、腊八豆腐、腊八面、麦仁饭、糯米饭以及吃冰等习俗。
腊八节也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佛教徒在这天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
腊八节这天除了喝腊八粥,吃腊八蒜以外,还要牢记“3地不去,3物不吃,3事不做”,才能家富人旺迎春节!都是指什么呢?下面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腊八“3地不去”
1、不去水边和爬山
腊月是一年当中最为寒冷的一段时间,天气寒冷,北方地区则是冰天雪地,而南方也是湿冷天气偏多,尤其是到了腊八这天,距离“三九天”非常近,不适合外出爬山。
另外,按传统,腊八这天也不要去水边,有说法是,腊八节时靠近水边可能招来霉运,并且,腊八节这天还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不宜在腊八节这天前往。
当然,这种说法是根据旧时民间习俗和信仰来说的,并没有科学依据。
腊八前后不去水边和爬山,主要是由于这个时候天气寒冷,水边会更冷,容易受凉感冒。并且,冬天大雪封山,冰天雪地,爬山会有危险,快过年了,还是不去这种有潜在危险的地方为好。
2、不去医院等阴气重的地方
在传统观念里,腊八节是阴气最重的时候,最好不要去像医院等这些阴气较重地方。并且,冬天流感流行,医院里可能会有很多甲流等病人,这时候去容易让人沾染病气,因此,尽量避免前往。
3、出嫁的女儿不回娘家
这种说法是老传统了,是旧时民间的观点,现在虽然已经不太认同了,但不妨碍我们了解古代文化。
在古代,人们认为出嫁的女儿在腊八节这天也不宜回娘家吃饭,以免对娘家不利,有“腊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的讲法。
所以,为了图个安心,腊八节这天还是不回娘家了,并且,现在很多人都在外地工作和生活,距离春节又很近了,很少会在腊八节这天回娘家,等到春节时再回去。
二、腊八节“3物不吃”
1、不吃咸菜
腊八节这天喝“腊八粥”,很多人认为吃点咸菜会更搭。
其实,按旧时说法,“吃糠咽菜”是平时生活艰难的表现。所以,到了节日这天的时候就不在吃了,而是尽量会吃一些鱼、肉等一些食物,取个“年年有余和生活富足”的美好寓意。
所以,腊八节这天,我们不要吃的太素,并且,这天还是祭拜祖先和神灵的日子,要吃的丰盛一些。
2、不吃辛辣的食物
腊八节时已经是深冬了,天气寒冷干燥,冬燥要达到顶点了,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心情烦躁等等一些情况。所以,这时候我们要少吃吃像辣椒和姜等辛辣食物,会火上浇油。
并且,在民间还有“一日之内晚不食姜,一年之内冬不食姜。”的说法。意思是说,夜晚人体应该阳气收敛、阴气外盛,而生姜性温味辛,主发散,晚上食用生姜,可能会出现一些比如口燥咽干、心烦不寐的情况,影响睡眠;冬季空气比较干燥,容易阴虚肺燥,再吃姜的话会加重燥热,损伤津液。
所以,到了腊八之后,冬燥会更加明显,还是要少吃辛辣的食物。
3、不吃寓意不好的食物
腊八节是祭拜祖先和神灵以及祈求丰收和平安健康的日子,并且,还是民间说的“发”日,自然要吃一些寓意比较好的食物,避免让一些寓意不好的菜上餐桌。
比如,苦瓜带有“苦”字,南瓜的“南”谐音是“难”就不能上桌。还有像炒鱿鱼这道菜也不能上桌,因为炒鱿鱼代表着失业。
三、腊八“3事不做”
1、腊八粥不能下午喝
喝腊八粥是北方的习俗,尤其是哈尔滨腊八节这天会喝腊八粥和吃腊八蒜,有些人为了吃腊八蒜甚至会特意包点饺子吃。
不过,提醒大家,喝腊八粥讲究不能“过午”,也就是不能下午喝。在民间有“早食粥,来年粮食早收”的说法,吃粥的时间早,来年粮食就会获得大丰收。同时,腊八粥不要全喝完,要剩下一些,取“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
2、不生气、不吵架
在传统观念里,腊八这天不能生气和吵架,因为腊八节这天是个祈求吉祥顺遂的节日,人们认为保持和谐的氛围能顺应节日习俗,让福气顺利降临,避免因负面情绪和冲突赶走好运。
所以,腊八这天,不要把坏情绪带回家,把家人当成坏情绪的垃圾桶,也不要与他人产生如矛盾,遇事要静下心来,以平和的心态去解决矛盾。
3、不做欠钱的事
老话说“送信儿的腊八,要命儿的糖瓜。”腊八这天讨债的人会去欠债的人家提醒该还钱了,如果到了腊月二十三之前还没还,到了祭灶这天一直到大年三十会天天来讨债,这个年就没法安心过了。
所以,腊八之后我们要主动把欠债还上,即便还不上,也要主动和人家说一下,以免人家上门讨要,那就失去信任和难免尴尬了!
总结:腊八节到了,人们会吃腊八粥来纪念这个日子,也要牢记“3地不去,3物不吃,3事不做”,这样才能家富人旺迎春节!
#今日腊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