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出快乐、温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父母一定要记住自己养育孩子的初心,不要给孩子过多压力,让孩子被“焦虑”裹挟。
作者 | 可乐妈
最近,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了一篇文章:
里面采访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儿科专家们,他们提到了这样一件事:
开学季,往往是儿童精神科医生最忙碌的时候。
开学一两周后,门诊就会变得非常忙碌;到了开学一个月左右,儿童病房甚至会出现人满为患、供不应求的景象......
不得不承认,抑郁、焦虑,这些词离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近了。
尽管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有不少孩子都是因过早被成人世界里的分数、成绩、面子所累,逐渐丢失了笑容和快乐。
然而,冰冷的数字从来都不该是评判一个孩子好坏唯一的标准。
作为父母,我们最大的成功,不过是养出一个健康、快乐、向上的孩子。
所以,在这里,我特意找来了央视力荐的5部关于心理健康与情绪的纪录片。
相信陪孩子看完这些影片后,我们都会或多或少找回养育的初心。
我们的孩子也会更加明确该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理解自己与身边人的关系,从而重建自己内心和外在的秩序。
《他乡的童年》
这部共计6集,每集50分钟的《他乡的童年》,被称为是“一剂能治愈教育焦虑的解药”。
它记录了导演周轶君及团队为期十个月的六国教育之旅:
从崇尚平等的芬兰出发,到集体主义的日本,贫富差距极大的印度和追求创新的以色列,再到以贵族精英式教育而闻名的英国。
最终,视角又回到了中国。
纪录片一开始,就将镜头对准了被称为“教育最强国”的芬兰。
在这里,没有考试,也没有排名,连毕业测试也可以由孩子自由选择是否参加。
课堂上,孩子们坐姿随意,甚至可以吃零食,每天的家庭作业也很少,还时不时会得到“作业豁免权”......
然而,如此“放任自流”的教育模式却让芬兰拥有着众多全球知名的创意设计。
不仅如此,这里的孩子在三年一度的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中也始终名列前茅。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的教育从业者都秉承着这样的理念:
“即使一个小孩既不擅长数学、科学,或艺术,但他依然能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能是为人公正,有创造力,有雄心,擅长团队合作或者很善良......”
所以,每个孩子都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可以清晰地意识到:
每个孩子生来都有自己的使命,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按照内在的节奏和秩序,发芽生长。
同时,我们的孩子也会从中悟到:
自己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别人的标准答案,未必是自己的最优解。
在生命的道路中,不只有一条车道,也不止有一种活法。以开放的心态迎接一切,在未来的人生里,自己才能逐浪而行。
《施图茨的疗愈之道》
作家安德鲁·所罗门曾在TED演讲里说:“抑郁的反面,并非快乐,而是活力。”
很多陷入抑郁情绪的孩子恰恰就是失去了这份活力,他们无法上学,无法写作业,甚至连最简单的吃饭都拿不起筷子。
而这部《施图茨的疗愈之道》则介绍了许多能唤醒孩子内在动力的办法。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叫乔纳·希尔,是好莱坞知名导演,也是一名来访者。
他将心理咨询室搬上了荧幕,让观众身临其境,仿佛是自己在跟心理医生菲利普·施图茨面谈。
整部纪录片看下来,不仅能更新认知,还能收获不少可操作性极强的方法。
例如,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有负面情绪,就会想方设法将其彻底消除,但事实上,脆弱、恐惧、焦虑等情绪我们永远无法消除。
施图茨画了一座生命力金字塔,他指出:
最下面的一层代表自己和身体的关系,中间一层代表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最上面一层则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首先,想处理和身体的关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强运动、建立好的饮食习惯,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其次,主动去社交,是一个人变得开朗的关键。
最后,施图茨建议要多写作。
随便写什么都行,因为文字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尚未察觉的潜意识。
施图茨还提到了另一个概念,“沾着屎珍珠串”。
我们的每次行动都像是一颗珍珠,按时起床是一颗,看了两页书是一颗,写完一篇日记也是一颗......
不需要做到十全十美,只要做了,就是有价值的。
看完这部干货满满的纪录片后,相信孩子一定会对负面情绪有新的理解。
他们会明白,所谓青春,就是别想太多,行动起来再说。
纵然华丽地跌倒,也胜过无谓的徘徊。
《人生七年》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人生七年》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它挑选了14个孩子,以七年为一个节点,每七年更新一次,从第一季一直拍到了第九季,横跨了半个多世纪。
如今,再难见到有哪部纪录片,能如此直接、详尽地展示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命运。
这14个孩子,有的功成名就,有的跨越阶级,也有的穷困潦倒。
但要说过得最幸福的人,那一定是托尼。
这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出生于伦敦东区,正是导演组找到的关于普通人的代表。
7岁时,导演问他有什么梦想,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想成为一名骑师!”
14岁那年,他果然去了赛马场,做助理。
虽然最终,托尼因身高和技术不合格,没能成为一名职业骑师,但他并没有气馁。
当被问到“未来如果做不了骑师该怎么办”时,托尼说:
“那就当出租车司机。”
而他,也真的如愿以偿了。
有一回,托尼发现自己接到的乘客是宇航员巴玆·奥尔德林——登上月球的第二个人。
随后,他看见有个人远远朝自己走来,似乎是要签名的,便转头问道:
“奥尔德林先生,能给他签个名吗?”
可没想到,那人却对托尼说:“我不要他的签名,我要你的。”
多年后,说起这件事时,托尼依旧笑得合不拢嘴,就像7岁时那样。
记得知乎上有个问题,如何快速摆脱当下的困境?
下面一则高赞回答这样写道:“所有的烦恼都有解药,而真正能够为你解忧的,其实正是你自己。”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相信我们的孩子看完后也能探索出那条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用乐观的心态去生活,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更好的机会就去尝试,有未实现的梦想就去追寻。
正如纪录片中,托尼所说的那样:“凡事做了总比没做过强。”
《积极心理学》
教育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
在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看来,很多人考上了清华北大又怎么样,拿到百万年薪又怎么样。
如果不幸福,天天活在焦虑、痛苦之中,那还不如简单幸福地活着。
而这部《积极心理学》所传达出的理念,正和朱永新所说的不谋而合。
不仅如此,这部纪录片还教给孩子大量可实践的方法,帮助他们在生活中找到自己、认识自己,进而成为更完整、更幸福的人。
如果你的孩子此刻正处于情绪低谷,不妨试试片中给出的建议:
创建仪式感,写感恩日记每天晚上,在笔记本上列出值得自己感激的五件事。
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
生活处处有温暖。
用善于发现美好的眼睛看待周遭的一切,世界就会回馈给你无限的正能量。
想象自己已经110岁了,会给现在年轻的自己怎样的建议呢?巴尔扎克曾说:“人生不忘记许多,生活便无法继续。”
要知道,生活中那些令我们痛苦的事终将过去,那些曾给过我们难堪的人,也终究不过是一段旅程中的路人。
培养一项长期的兴趣爱好当一个人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便很容易进入忘我的状态。
专注于快乐本身,忘记当下的烦恼和压力。
就像有句话说的,爱好是灵魂的养料,拥有一项爱好,就像是在人生的底色上涂抹出斑斓的色彩。
这部纪录片,不教孩子如何获得成功,而是以大量科学研究为佐证,帮孩子从内心开始改变。
让孩子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进而认真过好每一天。
英国作家欧文说:“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都在于获得幸福。”
如果你也想让孩子被满满的幸福感滋养,就一定不能错过这部神级纪录片。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近年来,患抑郁症的人数逐年增加。
据《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到总人数的30%;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有50%是在校学生。
对此,央视特别出品了一部抑郁症题材的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影片一开始,就通过大量镜头,向观众展示了一个从初中起就患上抑郁症的女孩子烨。
患病后,子烨经常感觉很烦躁,直到有一回,她用刀划开了手,看到鲜血涌出来的那一瞬间,她突然感觉到了久违的平静。
此后,自残自伤就成了她平复情绪唯一的方式。
一开始,子烨的父母并不能理解女儿,觉得女儿是作,是矫情,是没事找事。
所以,当他们真的看到确诊通知书的那一刻,一个表现得天好像要塌下来了,另一个又强装着镇定。
恐慌和羞耻,就是大多数父母得知孩子生病后的第一反应。
与子烨家不同,念高中的钟华意识到自己产生了抑郁倾向后,找到父母求助,妈妈的第一反应则是:
“那我们就休学吧。”
后来,钟华感叹道:“是这句话救了我一命。”
但实际上,那一刻妈妈的内心也很震惊,只是她意识到:
比起质疑和批评,现在女儿更需要的,或许只是有人跟她站在一起。
从子烨和钟华的父母截然不同的态度中,你就会明白:
为什么有的孩子宁愿以自伤或被伤的方式承受那些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也不愿开口向生养自己的父母求助;
而有的孩子却能逐渐走出阴霾,学会与负面情绪共存。
这部纪录片,不仅让父母看到自己就是隔在孩子与抑郁之间的一堵墙,是当孩子掉入黑洞时搭救的梯。
更重要的是,它也让孩子意识到,患上抑郁症并不是自己的错。
那只是身体和心灵在提醒我们:
你太累了,需要暂时休息一下,好好呵护自己的身体,温柔对待自己的内心,一切,终会慢慢好起来的。
一位儿童精神医生曹庆久曾坦言,现在患病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小:
“社会压力大,一层层传导下去,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这些孩子。
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很小的孩子就要卷进赛道,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刚开始就给孩子太多压力,会把孩子压伤。”
是啊,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一不留神就忘记了初心。
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太多的期待,让他们被焦虑裹挟着前进,丢失了最宝贵的童年和对生命的热忱。
但其实,教育和成长都应当是个优雅而缓慢的过程。
希望看完这5部神级纪录片后,我们都能看透本质,放平心态,做清醒而松弛的父母。
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从中获益,怀揣幸福,奔赴山海。
点个赞吧,先把本文收藏起来,找点时间,陪孩子一起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