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警老韩“很放心”

燕赵时讯 2025-02-21 16:25:46

阳泉市五渡湿地公园南侧,一街之隔的路基上,拉着煤炭的火车趟趟驶过,黑色的车厢一节接着一节,连绵不断,远看像一条黑色的纽带,车轮撞击铁轨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卷起的阵阵烟尘里,一前一后两个身影沿着铁轨从拐弯处走来。这是石家庄铁路公安处阳泉站派出所的政委韩照华带着民警在巡视。

2024年10月28日,石家庄北站开始进行扩建改造,石太铁路线的客运业务随之暂停,位于石太铁路线上的阳泉站也因此没有了客运,阳泉站派出所2025年春运的工作重点,更加集中于维护辖区铁路线路安全畅通及沿线治安秩序稳定。

“我们派出所管辖石太线正线24公里,白荫线、平上线支线17公里。”韩照华说,“还有周围一些小站、警务区等都是我们的管辖范围,尤其东边白羊墅编组场,是个货运一等站,有39股道。”

阳泉站派出所管辖线路最大的特点是均为开放式线路,穿过城市、村庄、厂矿企业、山地,情况相对复杂。韩照华指着右手边的山坡说,“这个小山头,本地人叫‘东山’,山上都是公墓,每到清明节、寒衣节、春节前后,附近群众都来祭祀,这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时段,要防止有人横穿铁路影响行车。”

为解决这个问题,韩照华思路清晰,几种解决路径并行,一方面,在这些时节之前,组织全所干部民警到村里、学校里、重点单位等地方进行安全宣传,签订责任状;另一方面,督导铁路部门落实巡防主体责任,与相关机务段联系,要求火车司机加强瞭望,通行此区间时减速慢行;时节当天,还与地方公安、护路办、各村志愿者联动,用警戒带隔离出行人通道,把通行村民汇聚到预留的安全进口;而对不听劝阻、影响列车运行的违法人员,严格严肃处理。“连环招”一出,难题在韩照华这里迎刃而解,这套工作方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因为这项工作,我们跟太原电力机务段、石家庄电力机务段也建立了常年的协作关系,现在跟他们的联络都交给小齐、小雷他们这些年轻人了,工作做得都不错。”自从2014年,韩照华来到阳泉站派出所任政委,就开始注意从工作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年轻民警挑大梁。

中午12点刚过,“小齐呢?南货场怎么样?”“白羊墅谁在呢?”“我调的馅儿怎么样?饺子快出锅了吧?”

从阳泉站派出所大门,穿过走廊,到走廊尽头的会议室,一路上,韩照华向着不同的办公室抛出一个个问题,年近60岁的他,目光如炬,声如洪钟,底气十足。

“半个月前政委就定下了今天吃饺子,一早过来亲自调的馅儿。”阳泉站派出所所长闫宏钢笑着说,“操心!看着是个糙汉子,实际上是操心的人,派出所所有民警家里的婚丧嫁娶都是他帮忙操持着。政委大我十几岁,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

韩照华的想法很简单,自己是领导、也是长辈,帮助民警解决实际困难,才能让民警没有后顾之忧,更好地投入工作。

“咱们一起碰个杯,今天一起过小年啊!”韩照华端起饮料。民警们团坐一桌,两盆热气腾腾的饺子,几个小凉菜,简单而温馨。

午饭过后,“走了,小齐!”韩照华穿戴好装备,带上年轻民警开车前往白羊墅运转车间编组场巡查。一路上,就着一个案例,韩照华教给小齐具体的工作方法,“现在办案,科技手段确实提高了效率,但是传统的审讯能力也要多练,不能被嫌疑人牵着鼻子走,得用熟审讯技巧……”临近目的地,经过几栋外墙漆成黄色的老楼房,韩照华伸手虚空画一个圈,说:“圪台村,护路队搬到这里来了,这都是咱们的可用力量。”道路右侧隔几十米就有一个涵洞,韩照华一一介绍,最后感慨地说:“这都是我们战斗过的地方。”

▲石家庄铁路公安处阳泉站派出所政委韩照华与所长闫宏钢沟通工作。

无论带上谁一起出来巡视执勤,韩照华都会一边工作一边传授自己从警43年来积攒下的工作经验,不厌其烦,年轻民警们也都愿意跟他聊天,能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工作技巧。生活上关心、精神上引导,工作上,韩照华更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3年前,已近花甲的韩照华,身手依然矫健,在开展清站查车期间,将公安部督办案件杀死三人的重大犯罪嫌疑人武某抓获。

“2022年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当天。”韩照华历历在目。那天上午,韩照华在阳泉站运转一车间开展清站查车工作,检查至站内5道一辆货物列车时,发现了一名扒车人员,韩照华立即上前将其控制,与此同时,通知了在车间另一地点开展清查工作的副所长王俊杰赶到现场。

三人随即对该人进行人身检查和询问。“问他是哪儿的人,他说是石家庄赵县的,那哪儿是赵县口音啊,我就觉得不对了。”在后来的询问中,韩照华更加认定该人形迹可疑、疑点众多,当场决定将其带回派出所进一步深挖细查。在全所上下的通力协作下,武某的杀人事实浮出水面,阳泉站派出所因此荣立“集体三等功”。“快退休了,带着大家拿到荣誉,高兴!”韩照华的脸上露出笑容。

三四十年前的春运,韩照华爬沟过坎、翻山越岭,在这里打击偷盗;10年前的春运,韩照华双脚丈量每寸线路,与沿线群众打成一片;而今年的春运,是韩照华从警生涯的最后一个春运,他依然要行走在铁路线旁,坚守到最后一刻。

夜幕降临,编组场停靠的列车像一条条粗壮绳索,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传统的采煤产业与新时代的能源需求。韩照华打着手电,行走在道道铁轨间,行走在43年不变的守护里,他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本领教下去、精神传下去、人才培养起来、成绩稳扎稳打,未来是他们年轻人的,我很放心。”

报道:通讯员王莉/文、程龙/摄影

来源:燕赵时讯

0 阅读:9
燕赵时讯

燕赵时讯

网眼观天下,聚焦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