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年前,有这么一支探险队伍,在这儿莫名其妙地就消失了,一个都没活下来。
奇怪的是,探险队留在现场的工作记录本里,写满了好多离奇古怪的东西。
这里面有独眼小人和独眼羊这样的角色。
阿勒泰那儿,难道真有过啥神秘文明不成?
【新疆阿勒泰】
聊到新疆,很多人脑海中首先蹦出来的就是它的广袤无垠。
这片大约1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住着好多不同的少数民族。其中有些民族,因为人数实在太少了,都没能被历史书籍记录下来。
但这可没减少新疆这块地方的神奇,特别是阿勒泰那一块儿。
17世纪那会儿,准噶尔部落已经掌握了天山南北,他们硬是在那边推广起了藏传佛教。
结果就是这样,当地的穆斯林只能带上所有家当,跑到阿勒泰的大山里头躲起来,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人知道他们的消息了。
1949年,有那么一伙探险的人来到这儿探索,他们钻进深山的一个山洞里,结果竟然找到了一副吓人的骸骨。
根据过去的经历,探险队的成员们觉得,这骨头架子很可能是被像秃鹰这样的大型飞鸟给啄啃干净的。
问题就出在这儿,咱们可是身处深山老林,树木普遍都长得老高,得有几十米吧,大型鸟类咋会飞到这里来呢?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那尸骨边上竟然还放着一张奇怪的羊皮纸。纸上的字写得歪歪扭扭,费了好大劲才看清,那图案竟然是个羊头,而且还是个独眼的羊头。
瞧仔细了它的长相后,大家这才瞧出这图案的怪诞来:要说它画得马虎吧,可那羊头又带着几分活灵活现的感觉,多瞅几眼,还能瞅出它仿佛在咧嘴笑呢。
这图案吧,真是越瞅越让人觉得心里不踏实。
探险队还没缓过神,就有队员在山洞里瞧见了大堆的壁画。
这些墙上的画真是挺奇怪,里面的各种器官看着就是不完整。而且啊,比起那只有一只眼睛的青羊,更让人惊讶的是那些独眼的小人。
探险队来这儿前,就听说了“独眼族”的小故事,但亲眼撞见这些独眼小家伙,感觉还是挺新奇的。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记录里,独目族被描述为一个偏远的部落,有时候还被当成是有点神奇传说的族群。
不过,有些老百姓口头传下来的故事里,独目族被说成是一个曾经厉害得不行的部落,文明程度相当高。
所以,要是这个小家伙真的属于独眼族,那他可能对咱们了解独眼族整个发展历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探险队看到这一发现,真是又惊又喜。
谁能料到,挖到这神秘财宝后,探险队就完全散了:有的队员莫名其妙就不见了,有的在暗河里被找到了尸体。
最后留下来的东西,就是探险队那会儿写的工作记录,后来这些记录被整理成了一本书,书名叫《新疆探秘录》。
过了好些年,新疆大学有个叫杨健的教授,他是研究古代石刻的,意外拿到了一本笔记,然后就一头扎进去开始琢磨这本笔记了。
为了这事儿,杨健跑遍了整个新疆地区,就为了在笔记里提到的那种独眼青羊。
没想到的是,在个挖玉的地方,杨健竟然真的找到了那只独眼青羊的些蛛丝马迹。
接着,他就让手下的研究生袁森他们一组人出发,去南疆探秘阿勒泰深山里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儿。
【“阿斯鬼泉”】
袁森他们一帮人为了探寻阿勒泰地区的独目族,路上碰到了一个叫库尔班的劳工。在这次阿勒泰探险之旅中,他们的目标是找到神秘的独目族。行进间,袁森一行人意外地遇上了一位工人,他的名字叫库尔班。
有了工人的指引,去阿勒泰矿田的路就好走多了。
谁也没想到,咱们还没找到那只独眼的青羊,就先撞见了一具因为缺水而倒下的尸体。
库尔班凭他的经验觉得,这尸体还没完全风干,估计是在沙漠里死了大概两天左右。
问题是,袁森他们一行人,虽然有向导带着,但走到这儿也用了三四天时间。
这家伙怎么可能只用了短短两天就走了这么远呢?
这个人早早就到了这儿,看他带的那些装备,好像也不够在沙漠里熬过一个星期的。
袁森琢磨着,这人八成是在沙漠里撞上了块宝地——绿洲,这才多喘了几口气,多活了几日。
那么,这个被绿意环绕的地方,会不会就是独目族部落传说里栖息的所在呢?
一想到这事儿,袁森心里头就热乎乎的,啥也没多想,直接踏进了塔克拉玛干沙漠。
谁承想,一踏入沙漠,他们就撞上了龙卷风,眨眼间,袁森他们就跟库尔班走散了。
等大伙儿回过神来,库尔班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所以,大家只能在沙漠里头瞎闯荡,硬是把两天的口粮撑了四天。
到了第五天,袁森他们还在沙漠里转悠,但粮食这些必需品已经全部用完了。
就在食物和弹药都快用尽的关头,竟然发现了一只黄羊。
袁森他们一群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跟着黄羊往前走。就这么走着走着,他们穿过了一片枯黄的白杨树林子,然后就到了一个村子。
当袁森以为看到了生存的希望时,村里的情况却让他大吃一惊:一具具干枯的尸体直接暴露在眼前。
讲真,看到这番场景,就算是心理素质再好的人,估计也得吓得腿软。
袁森他们醒来时,一睁眼就看到眼前有清澈的河水,不过这水被沙堆挡着,藏在里面呢。
看到这河水透亮干净,那帮人啥也没多想,跟发了疯似的直接冲过去就开喝,根本不晓得,这其实就是那有名的“阿斯鬼泉”。
“阿斯鬼泉”这个名字在胡人的传统里经常出现。
大家伙儿觉得,那些在沙漠里走老远路的人,要是快撑不住了,眼里头可能会出现一种错觉,就好像脚下的沙子突然变成了清水,能让他们解渴似的。
等大伙儿喝饱水后,那个奇怪的“阿斯鬼泉”就会莫名其妙地不见踪影。
但只要人把“阿斯鬼泉”的水喝足了,就能一股劲儿直接走出沙漠。
靠着“阿斯鬼泉”的力量,袁森他们一伙人总算是走出了沙漠,来到了一个山谷里。
离山谷里的山洞还差个百多米远,袁森眼疾手快,一眼就瞅见山洞里头模模糊糊有个狮身人面像的轮廓。
【神秘山谷】
《新疆奇遇记》里头写着,袁森他们碰上的那狮身人面像,长长的身子从东到西,挡在了他们路上。一眼望去,就好像这山谷的守门大将似的。
很明显,这个守护神的形象不太对中国人的胃口。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看它那人脸的长度,足足有十米长呢,跟它那敦实的身子比起来,确实感觉有点儿过长了。
看到这么大个的狮身人面像,袁森他们心里头还真有点发怵。
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过去,连呼吸都变得轻轻的,生怕弄出大动静。
一靠近才发现,狮身人面像早就因为长年累月被风吹雨打,变得特别破旧,脖子和脸上都有很明显的损坏。
尽管如此,石像本身的庄重气势还是显露无遗。
袁森特地伸脚比划了下石像的宽度,心里大概盘算了下,这石像肯定比埃及那座要大不少。
三人想弄清楚石像的秘密,就跑到石像后头那座小山包上。
在山头上,他们瞧见了拿沙子捏出来的小人儿、车子和马儿的样子。
稍微不留心,这石像可能立马就轰然倒下。
袁森这人,特别信科学。碰到这事儿,他第一反应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来琢磨这石像到底是怎么来的。
后来袁森发现,这座山丘正好位于一个大风的必经之路,这就意味着这些石像很可能就是被大风雕琢成这个样子的。
就算风能把石头吹变形,但它咋可能吹出这么细致的样子呢?
可奇怪的是,这地方连个人影都没有,怎么可能是人干的呢?
没办法,大家只能继续往里面走,希望能找到点别的什么线索。
一看过去,就看到了一片片干巴巴的树木排列着。
探险队成员经过一番琢磨发现,这地儿过去是靠水源养着的,所以才长了这么多大树。但不知道为啥,那水源突然改了个道儿,结果整个区域都没水了。
大家想尽办法去找,但那个消失的水源就像躲起来了一样,哪儿也找不到它的影子。
袁森突然有了个主意,他赶紧告诉队员们,让他们试着往地下挖挖看,说不定能找到什么线索。
其实道理挺简单,要是咱找不着水流到哪去了,那就只能琢磨着地下可能埋着个大古墓。
谁承想,大伙儿刚打算对地底动手脚呢,突然间,整个山谷就像疯了一样,刮起了猛烈的大风,带着铺天盖地的黄沙,直冲冲地朝他们这一帮人袭来。
突然之间,原本晴空万里的天一下子暗了下来,跟黑夜似的。就在这漆黑一片里,有双发着黄光的眼睛正瞅着袁森他们一行人。
袁森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最初给他们带路的那只黄羊。
同时,那山谷里头不停地有干瘪的尸体冒出来。
面对这大场面,袁森彻底懵了。
结果,他一瞅见那些黄羊,心里头就燃起了希望,觉得这下可算是找到出路了,打算跟着黄羊群,看能不能走出这山谷。
可就在那一刻,他们一伙人猛地被一股超强的劲道甩了出去。
醒来一看,我们这帮人已经跑到沙漠边上了,想再回那山谷里头,心里头直犯嘀咕,不知道该咋办了。
虽然袁森他们后来没能再进山谷深究,但仅从那一次的经历就能看出,那山谷里肯定藏着些没人知道的秘密。
所以,他把这段神奇的经历记录在了《新疆探秘录》这本书里。
这段事儿是真是假,袁森自己可能都搞不清楚,所以咱们就权当是个故事,听听就算了。
说不定哪天,人类的科技会更上一层楼,到时候我们就能轻轻松松地踏进沙漠,去探索阿勒泰地区那些神秘的事儿。
看到这里,你心里有啥感想?赶紧在评论区写下来,跟大家交流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