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军事历史,要是论起轮式装甲车,估计没有那一辆比捷克PA系列装甲车更加怪异的了。先不说它圆头圆脑极具外星特征的外形,单单是前后都有驾驶员的设计,就足以让人惊爆眼球的了。
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后,震惊于马克坦克在一战战场上的强势,捷克也于1920年制定了属于自己的新型装甲车的建造计划,于是斯柯达公司在意大利菲亚特卡车底盘的基础上,开发出了PA-I装甲车。
这种PA-I装甲车采用了双驱动系统,车辆两头都设计了驾驶室,方便越野和倒车。车辆的操控性比较令人满意,而比较特殊的是这种装甲车安装了极为少见的圆弧形装甲。
由于是实验型号,该装甲车很快被其后辈PA-II代替。该型号保留了双驱动底盘,在装甲防护上,PA-II采用捶打而成的5.5毫米圆弧形装甲,通过与车体框架铆接固定,对轻武器甚至轻型火炮具有较好的防弹效果,缺点就是制造不易成本也高。
PA-II装甲车的动力来源于一台可输出70马力的斯柯达4缸发动机,不过由于悬架系统不太成熟,公路上最大行驶速度不超过48千米。而且离地间隙过小,在野外机动时很容易因为地形的复杂发生抛锚现象。
AP-II装甲车的中部为战斗室,用切割方式预留出用于观察的窗口,在车辆的四角方向各自布置一挺7.92毫米水冷机枪,安装在球形座上,便于随时调整射界,车内一般携带6000多发子弹的基数。
PA-II装甲车车组人员为5人,有前后2名驾驶员,1名车长和2名机枪手,上下车通过车体侧面的铰链装甲门出入,在作战时需要车长指挥2名机枪手来回走位去操作那4挺机枪,由于该车内部过于紧凑,车长指挥机枪手作战时挤来挤去忙成一团,所以该车在设计上远不如不如旋转炮塔灵活方便。
PA-II在1924年末开始少量交付,并在次年进行评估。然而评估的结果并不理想,最后军方的一系列的测试结束之后,捷克陆军正式拒绝了这种装甲车,甚至有测试人员嘲笑该车为乌龟壳。
据说在1927年的时候,斯柯达公司在PA-II的基础上,专门在车体的中轴线靠左的位置安装了一门斯柯达75毫米L/28炮,可以当成突击炮使用,并在战斗室顶部安装了一挺轻机枪,不过这种型号最终也没有了后续记载。
这种不被人待见的装甲车,总共也就生产了12辆那么多,生产厂家想方设法将其中3辆卖给了奥地利警察,用于首都的治安巡逻使用,而另外9辆存放于1930年,由捷克警察部门接手了。这9辆车里有两辆是无装甲的版本,它们被用来训练车组成员。
在捷克警察部门服役的PA-II装甲车,一直被使用到1939年,德军占领捷克之后。装备精良的德军自然不会把这种装甲车投入一线来当炮灰,而是搭载德国产无线电设备,用来执行通信中继任务。
zhen
满满的尤里风格!![得瑟]
跳动的心
当年别人都有装甲车的时候我们都还扛大刀冲锋陷阵呢,还凭什么去说人家呢
胖鑫鑫
二战装甲车的经典还是汉斯的美洲狮
UC网友18xxxx4800
不要小看捷克
来宾9055
5.5mm装甲,只可以防御大部分手枪
UC网友10xxxx8364
就我觉得很酷么?
獨自狂歡
只有我觉得像圆润版日本豆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