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为了报靖康之耻有多狠?将百万金人弄到只剩10万,几近灭族!

百态人间录啊 2025-02-04 13:55:45

《——【·前言·】——》

1127年,“靖康之耻”,金国铁骑踏入汴京,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走,数千年国运瞬间崩塌,南宋国人的心里便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百年后,国家狠绝反击,将金国从700万的人口削减到仅剩10万,南宋的这场报复,究竟是怎样完成的?

从靖康之耻到南宋的复兴

1127年,是宋朝一个永远无法抹去的耻辱记忆。

金国的铁骑,如潮水般涌入汴京,史称“靖康之耻”。

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被拖进金国的都城,北宋就此灭亡。

这个事件是宋朝的灭顶之灾,也让中华大地上,再也找不到曾经的繁华与荣耀。

金国的暴行、屠戮,使得北宋的人民,在数日之间经历了从天上到地狱的跌宕。

汴京城内的老百姓几乎是毫无防备。

金军突袭,所到之处如同撕裂般的暴风,洗劫一切。

宋徽宗在一次动乱中被俘,史书记载他被金人用缰绳绑住,半裸着从城中拖出。

宋钦宗也未能幸免,宫女、贵族女子、百姓,都遭受了金人暴力的侵害。

几乎整个宫廷与大臣的家族被扫荡一空,让南宋人民愤怒的,是金兵对女子的凌辱,很多贵族女子被抢走,甚至沦为奴隶。

这种屈辱是对皇室的侮辱,更是对整个宋朝社会的彻底践踏。

这场屈辱之后,南宋才刚刚开始,宋钦宗和徽宗被带走后,南宋高宗赵构继位,建立了南宋政权。

看到北方的金国,已经占领了广阔的土地,但并不是没有裂痕。

金国不久后面临蒙古的崛起,民众的不满,内政的腐败,经济的衰退,许多征兆表明,金国并非不朽。

金国的衰弱与南宋的筹谋

金国的衰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的衰败可以从多个方面看出来,尤其是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

内乱逐渐加剧,金朝的政权逐步失去了控制,尤其是在金哀宗完颜宗望时期。

军队和政治腐化现象愈加明显。

外部的威胁,特别是蒙古的崛起,则为南宋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蒙古的崛起,是金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成吉思汗的迅速崛起,使得金朝在北方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成吉思汗自1206年称帝以来,带领蒙古军队快速横扫中亚,迅速占领了金国的大片领土。

蒙古人对金国的侵略势如破竹,让金朝的疆域和军力都大大削弱。

特别是1209年,蒙古大军在金国的边界大举进攻,使得金朝不得不集中大量兵力应对。

成吉思汗的战略手段非常高明,通过联合其他民族与金国作战,将金朝拖入了一场持久战。

在金国的北部防线不稳时,南宋在高宗赵构的领导下,也逐步恢复了国力。

金国的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南宋要想恢复国土,报回靖康之耻,便必须趁机联合蒙古,将金国一举打垮。

赵构的心情并不简单,心中有着无尽的仇恨和复仇的欲望,可单凭南宋的力量,是不足以与金国抗衡的。

通过联合蒙古,合力分裂金国,这一策略也成为,南宋复仇计划中的关键一步。

1227年,金国与蒙古的战争已持续多年,金朝在经历了一系列挫败后,逐渐失去了对南宋的威胁。

南宋则在这一年采取了与蒙古结盟的战略。

赵构与蒙古汗国的君主成吉思汗达成协议,共同对金国发动战争。

这场联手反金的战斗,直接改变了金国的命运。

南宋与蒙古的合作,让金国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局面。

原本强大的金国,面临南宋与蒙古的双重打击,逐渐丧失了战斗力。

尤其是蒙古人的骑兵。对金国的军事优势,形成了巨大冲击。

金国的防线被一点点击破,许多原本不可撼动的重镇相继沦陷。

金国的最后挣扎与南宋的反击

1233年,金国的首都蔡州遭遇了重大打击,南宋和蒙古的联军,发起了对金国的总攻,蔡州之战成为金国灭亡的前奏。

这一战役,使金国的军事指挥体系彻底崩塌。

金哀宗完颜宗望,在绝望中选择自尽,金国的剩余军力和人民,则成为了南宋与蒙古联军的猎物。

蔡州的围攻战中,金国的王公贵族,以及普通百姓遭遇了惨绝人寰的屠杀。

历史记载,这场战役后,金国的国力从原本的700万人口,骤减到仅剩下不到10万的残兵败将。

金国的灭亡,实际上是南宋复仇之路上的胜利。

这个过程的残酷,让许多人至今无法忘怀,南宋不仅是通过战斗复仇,甚至展开了几乎灭族式的报复。

金国的领土和人民几乎被清除。

南宋人民用一场空前的血战,报了靖康之耻,彻底削弱了曾经的侵略者。

复仇的情绪在南宋社会中蔓延,几代人都深知这一历史仇恨。

宋高宗赵构亲自指挥了这场战争,安排了大量的资源,领导朝廷、军事指挥官将战术和策略完美结合。

南宋政府内部的坚定决心和与蒙古的合作,使得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金国的灭亡还影响了后世的政治格局。

南宋恢复了部分失地,报回了国家的荣誉,也为以后数百年的历史铺设了基础。

金国灭亡后的局势与南宋的重建

金国的灭亡后,南宋的处境并未完全平静,南宋仍然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挑战。

蒙古的崛起,意味着南宋必须继续应对新的威胁,加上南宋的经济,和社会仍然处于严重的战后恢复状态。

恢复南宋的国力,必须从重建经济、强化军队开始,赵构通过改革税制、加强高层权利、恢复农业和商业,逐渐恢复了国家的基本运转。

军事上,进一步加强了陆军和水军的力量,尤其是对南方沿海的防守更加严密。

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努力,成功地将金国从南宋的腹地赶走,北方的局势相对稳定。

新的威胁很快到来了——蒙古的崛起。

成吉思汗去世,蒙古帝国的势力继续扩展,成吉思汗的后代迅速接管了帝国的领导,并开始将目光转向南方。

1241年,蒙古开始对南宋施加压力,南宋不得不加强对北方的防御。

在这一时期,南宋与蒙古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立,南宋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避免与蒙古发生直接冲突。

赵构在处理与蒙古的关系时,一方面试图通过送贡、交好来维持与蒙古的和平关系,另一方面又加强了自身的防御力量,准备应对可能的战争。

蒙古的扩张野心依然未曾停止。

1242年,蒙古的军队再次南下,开始对南宋的边境进行骚扰。

南宋被迫采取更加激烈的军事手段来保卫自己,取得了一些局部的胜利,但与蒙古的战争,依旧是长期且艰难的。

南宋的复兴并没有让中国大地恢复长期的和平。蒙古的崛起,成为了下一个威胁,南宋的历史并未因此画上句号。

0 阅读:37
百态人间录啊

百态人间录啊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