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陈赓病逝,粟裕痛哭李克农怒摔酒杯,周总理写下三张纸条

元气少女喵 2024-11-26 14:37:41

引言:

1961年陈赓病逝,粟裕痛哭李克农怒摔酒杯,周总理写下三张纸条

1961年,一代英豪陈赓离世,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中央。粟裕得知噩耗后,泪水夺眶而出,痛哭失声;李克农怒摔酒杯,悲痛万分。而周恩来则在第一时间乘机赶赴北京,为陈赓亲笔写下三张纸条。这三张纸条究竟写了什么?为何陈赓的离世会让三人如此悲伤?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这些疑团将在下文一一揭开......

一.红军学校剧社缘起,师生情深

1924年春,年仅18岁的陈赓怀揣着救亡图存的赤子之心,携手革命前辈之一的周恩来老师走入黄埔军校求学。初入军校,陈赓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个活跃开朗的好学生。周恩来对陈赓十分赞赏,常夸赞他"真有喜剧天赋"。

有一次,陈赓在宿舍为同窗好手表演小品,讽刺袁世凯窃国梦想。当时他扮作袁氏五姨太,绘声绘色、惟妙惟肖,逗得在场师生们捧腹大笑。就在此时,正在视察宿舍的周恩来老师恰好路过,被陈赓的精湛演技所折服,连连称赞。周恩来欣赏陈赓的才华,遂鼓励他在校内成立一个剧社以发扬校园文化。

就这样,在周恩来老师的热心支持下,陈赓组建了"血花剧社"。剧社的节目虽充满革命批判精神,但表现手法却极具喜剧天分,别出心裁。陈赓亲自导演并饰演女主角,使得每一出话剧都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周恩来对此更是反复品评,视如掌上明珠。

1927年,大革命失利,陈赓和剧社其他战友被迫离开学校,奔赴根据地同周恩来会师。从此,师生之情由相见恨晚转为生死与共。那一年,周恩来为掩护中央机关撤离,决定在南昌组建一支特种情报部队。他毫不犹豫地将陈赓作为首批成员之一招入麾下,共同同甘苦、携手并肩奋斗在艰难岁月。

就这样,由一段师生情缘而结下的深厚革命友谊,开启了陈赓光辉人生的新篇章。从学生时代的戏剧才子,到后来担任中央特科重要职务,周恩来潜心培养、赏识有加,而陈赓亦以身许国、忠诚报效,两人由此结拜为莫逆之交。

二.特科密探功勋卓著,生死与共

1927年大革命失利后,周恩来奉命组建中央特科,负责收集敌情、开展地下斗争。作为嫡系门生,陈赓受周恩来亲自提拔,出任特科最高领导。李克农作为陈赓的单线联系员,则深入国民党最高特务机关中统局执掌机要。

1930年上海临时中心工作遭叛徒告密,危在旦夕。就在国民党亡命之徒趁虚而入,准备一网打尽时,陈赓及时获知潜伏敌营的李克农秘密电报,立即布防。在陈赓的妥善指挥下,中央领导人等在国民党咫尺之遥成功转移脱身。

此役,陈赓临危不乱、果断沉着,李克农则冒死奉献、忠诚可嘉,两人间生死交往,守望相助,令周恩来赞许有加。次年抗日战爆发,陈赓回师从军,担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师长,李克农继续驻扎中统,为党效命耗费心力。

1938年,在武汉会战阻击日伪期间,陈赓部依旧秘密接应李克农传递中统军情,配合作战。当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已成定局,李克农遂引颇具权势的中统局长陈公博出逃,并将其送至国民党军中徐向前麾下。临别前,陈公博诚恳地对李克农说:"我当年万万没想到,原来你就是地下党的接线员。看来这一仗是打不成了,你们说句公道话,该怎么办?"李克农面无表情地说:"您还是跟着徐向前部吧,将来党是不会亏待您的。"

从潜伏中统到"说服"叛变,从接应陈赓到为徐向前效命,李克农操控源源不绝的军情,为抗日立下汗马功劳。解放战争时期,李克农不仅继续为中央收集国民党内部消息,更将战地情报无偿传递给陈赓,为陈赓部队提供宝贵参考。彼时,李克农在中统已是钳狮大将,而陈赓亦步步高升,跻身军委要员。然而,面对叛徒时,两人却依旧珍视战友般的友谊;面对将领时,更是恪尽职守、恪守操守,为共同事业孜孜以求。

光复之后,陈赓离开军旅出任中央党校首任校长,而李克农亦被调往总参开创专业谍报事业。虽然从此两人阔步不同际,但自那血与火的生死交往以来,革命情谊早已深深地铸印在内心,宛若手足般难分彼此。

三.淮海大戓英勇无畏,交情更上层楼

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陈赓任华东军区司令员,粟裕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决战中,陈赓挥师御敌,率领军队英勇杀敌,赢得全军爱戴;粟裕协助指挥,统帅大军,为决战胜利立下赫赫功勋。

淮海战役胜利后,粟裕邀请陈赓出任华东野战军第二任校长。陈赓谦虚地说:"老粟啊,你年富力强,我已是当老不尊,怎么配得上这重任?"粟裕直截了当说:"陈老,你经历过无数艰险战役,战功赫赫,当然是当之无愧。你不用推辞,就当是为了国家培养更多军事人才吧。"陈赓无奈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任校长期间,陈赓严格要求将士,注重军事素养培养。在一次阅兵检阅时,陈赓发现阵容不整,立即取消了阅兵,并命令把全校师生集合起来做思想工作。陈赓坚持认为,军人首先要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崇高的思想修养,军事技能其次。在他的严格要求下,野战军校生的思想修养和军事技能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1949年华东军区获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陈赓特意为粟裕亲手书写了一块木匾"功勋战将",以表达对他的敬佩。粟裕满怀激动之情,誓言要英勇卫国,永不叛离。

与此同时,李克农此时驻扎军统,获知了不少内部消息。他写下一首七律,吟咏陈赓在淮海战役中驰骋疆场的英姿,低调而又自豪地寄给了陈赓。诗云:"淮上大戓金戈落,天公垂青赤地开。只见虎将猛提锋,平原尘鼓震九垓..."陈赓读后大为感动,自是兴高采烈,与粟裕把盏言欢,三人的交情由此愈加深厚。

此役陈粟二人双骄并肩作战,粟裕足智多谋,陈赓英勇善战,二人携手同心,万夫莫敌,为中原解放贡献卓越。李克农深藏重臣,为党效力则一腔赤忱。三人携手共进、固守信念,乃中国革命史上永垂不朽的铁汉子。

四.援朝一线唇枪舌战,同窗切磋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战场,粟裕任前线副司令员,陈赓任军委代表,李克农则被派往中央军委作战室,掌管情报传递。这一次,三人将在血火硝烟中,再续师生同窗的不解缘份。

1950年10月,志愿军刚渡过鸭绿江,就遭到美军的疯狂空袭扫射,阵地被严重破坏。当时形势十分危急,粟裕顿生退却之念。陈赓得知情况后,立即找到粟裕批评道:"这是什么话?我们打过无数次游击,靠的不正是那股拼命精神吗?现在怎能就这样放弃立场?"粟裕无言以对,战线重新巩固。

次年春,粟裕出任中前民运军总指挥,陈赓专程飞赴前线视察。当时正值中国军队节节告捷之际,林彪、彭德怀等人对作战方针存在分歧,均寄予陈赓很大期望。然而陈赓听取双方意见后,并未贸然表态,而是提出自己的判断:朝鲜形势错综复杂,作战须审时度势、机动灵活。林彭二人就此展开激烈争论,陈赓袖手旁观、沉默不语,最终林彭意见不合。

塔富那战役期间,正当人民军队施行绞杀战术对敌军形成重围之时,美军紧急投放大量增员部队。粟裕判断形势危急,欲果断发起总攻,然而中央军委有了新的指示:暂时避免决战,佯撤等候时机。粟裕闻此命令勃然大怒,叫嚣着要直捣黄州。陈赓赶紧约见粟裕,耐心解释道:"听从中央命令才是最高纪律,否则只会贻误战机。"粟裕冷静下来,执行了调整战略的新部署。

此役结束后,李克农受命连夜将作战评估报告送往前线阵地。在与陈赓促膝长谈中,李克农点评了战役成效,并对中央军委的指示予以肯定。陈赓称赞李克农确实学有所长,为后勤通讯贡献卓著。随后,李克农以同窗友人的身份,向陈赓诉说了粟裕一再冲动鲁莽之举,陈赓不禁感叹:"这孙子的性子,还是那么急燥啊!"

正是由于陈赓这位前辈的谆谆教诲,以及李克农这个"吹鼓手"的劝解,粟裕才从骄纵的作风中渐有改观。三人的友谊亦因此而愈加深厚,成为坚韧执着、同心协力的同窗好友,在战火硝烟中互勉共勘。

五.三人终别伤悼万分,情谊永垂不朽

1961年6月4日,陈赓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此噩耗惊动中央,粟裕得知时泪流满面悲痛万分,李克农怒摔酒杯愤恨交集。当天下午,周恩来总理亲笔写下三张纸条:"陈老总去世了,太伤心了!"

次日清晨,在八宝山陈赓府上,粟裕率领军委代表团恸然而临,痛哭失声。他悲恸地对陈赓遗像说:"陈老啊,您一生戎马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如今竟是这样离开我们,我们何其不幸!"随后,他拂拭着眼泪,缓缓走到陈赓夫人身旁,嗓音嘶哑:"陈志仁同志,请节哀!全军同袍,永远怀念陈老!"

陈赓追悼会在京召开,周恩来发表讲话,高度评价了陈赓的卓著军功。李克农当时已在总参军委工作,他隐祸伶仃抵达追悼会现场,泪水夺眶而出,痛不欲生。尔后,他亲自操办陈赓的后事,并对死者居室进行全面彻查,最终找到陈赓生前遗物。这些都被李克农当作至宝,永远珍藏。

陈赓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粟裕亲自主持下葬仪式,与李克农并肩而立、恸哭哀悼。当陈赓冰冷的遗体缓缓降落时,粟裕迸发出一声惊天怒吼:"陈赓同志万岁!"声嘶力竭、声泪俱下。李克农则捂脸痛哭流涕,豪气全无。

丧事后不久,粟裕即遭遇严重的人身攻击,被扣上"阶级异己分子"的严重政治帽子。就在他最绝望的时候,周恩来寄了一封怀念陈赓的长信与他。信中说:"当年在延安根据地,有陈赓、你们这些有为青年加入革命队伍,我是何等的欣慰!如今陈老离世,我们都非常痛心,但他的事迹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里。"粟裕读罢这封信,重燃了斗志,从此奋勇前行。

多年后,李克农回忆起陈赓,依然潸然泪下:"从延安到北京,从学生到将军,陈老就是那么谦逊有修养、宽厚待人。他永远是我心中的楷模!"粟裕则诚挚地说:"陈老是我最好的战友和朋友,他的一切我永远铭记在心!"

革命战友的生死与共,同窗好友的情谊不渝,就这样永垂不朽。陈赓这个视死如归的铁汉子,永远活在他们的心中,照亮着中国革命的崇高理想。

0 阅读:16

元气少女喵

简介:元气少女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