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万亿,把黄土高原推平,再建个塞上江南!
这个看似脑洞大开的设想,近年来在网络上掀起了一波讨论,与其说是一个可行性方案,不如说是一次公众对黄土高原生态命运的集体焦虑投射。
一万亿,这笔巨款足以启动一个世纪工程,但它真的能买回曾经的“良田沃野”,实现“塞上江南”的愿景吗?
01
黄土高原的过去
黄土高原往昔并非如今这般荒凉,远古之时,此地植被葱茏,气候和煦,蕴含着丰富的植物资源,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夏商周时期,这里树木茂盛,环境很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可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这片土地的命运开始发生转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让砍伐森林的速度加快了。
随着人类定居者的增多,土地变得愈发珍贵,森林资源被逐渐侵占,在黄土高原,人们砍伐树木,用来建筑家园、打造器具,导致森林覆盖率明显下降。
不断膨胀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使得原本的森林地带被改造为耕地,林地因此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至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人口数量陡升,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对水的需求量剧增,水资源的稀缺情况变得严重。
面对灌溉用水的紧张,秦始皇下令修建了郑国渠,为渭北地带的农田送去了急需的水源。
到了隋唐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已所剩不多,但长安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其周边地区建立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水利灌溉系统。
但盛世之下也潜藏着危机,唐朝以后,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逐渐变差,恶化速度加快了,部分地区退化为草原,只能用于放牧,而过度放牧又导致草原面积萎缩,最终趋近于无。
大部分地区由于森林砍伐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逐渐走向荒漠化,小冰河期的到来,使得全球气候变冷,降水带南移,更加剧了黄土高原的干旱化进程。
往昔,黄土高原曾是温暖且湿润之地,然而如今却沦为干旱而贫瘠之所,风沙肆虐。
02
“推平”方案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
面对黄土高原的生态困境,“推平”方案的提出,看似大胆,实则充满挑战。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历经沧桑岁月的风霜洗礼,由无数次的地质演变而形塑,其地表复杂多变,沟谷相间,山坡峻峭,要将其夷为平地,所面临的工程挑战远超常人想象。
这片高原横跨辽阔地域,足有六十万平方千米之广,折合田亩无垠,亿计其数,如此规模宏大的工程,须得众多机械设备与人力通力合作。
仅以土方工程量而言,其数字足以令人畏缩。再加上地质构造之复杂,土壤疏松不堪,极易遭受侵蚀之苦。
在平整土地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触发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寻常的推土设备难以施展身手,必须动用专用的重型机械,这将使得成本急剧上升。
纵然高山能够变平地,随之而来的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水利建设等步骤,亦需投入庞大的资金。
尽管投资额高达万亿,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这一数字仍显得不足,即便将土地推平得以实现,后续的生态恢复、水资源维持、农业发展等方面所需的投入,无疑是一笔庞大至极的开支。
更重要的是,推平黄土高原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03
因地制宜,多管齐下
与其执着于“推平”这样激进且充满风险的方案,不如回归理性,探索更科学、更可持续的改造策略。
黄土高原的治理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因地制宜,多管齐下,逐步推进,要根据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现状,制定差异化的治理方案。
对于地势相对平缓、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种植业;对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则应以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为重点。
汲取先进实践,散播成效显著的管治方案,瞧瞧陕西吴起县“退耕还林”政策的显著成果。
借由植树造林、护卫山川的方法,渐渐扩展植物覆盖范围,提升土壤侵蚀控制能力,榆林神木市的“三圈三期”项目,也为黄土高原的生态恢复贡献了宝贵的实例。
通过建设梯田、林地整治、水源调度等多种策略,稳步改进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利益。
南水北调西线计划的策略,或许能助解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的困境,无疑,这项工程的落实还需面对许多难题,要求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价。
再来,还可以借助构建蓄水设施、水坝、引水道等方式,提升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并提倡节约型农业,力求在农业领域减少用水需求。
黄土高原的改造是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推平”方案虽然看似简单直接,但实际上充满了技术挑战、经济风险和生态隐患。
与其追求短期效益,不如着眼长远,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策略,逐步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的未来,不在于是否能够被“推平”,而在于能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太阳]
参考来源:
文汇客户端 黄土高原上曾经有茂密森林?它们是怎么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