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谱(二十七)泽漆

淇泉老翁农业 2025-04-11 17:10:54

泽漆,学名Euphorbia helioscopia L.,属大戟科大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常见于路旁、荒地和农田中。深入了解泽漆的生长特点、特征、分布、危害及价值,并探讨有效的消除措施,对于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等有着重要意义。

一、生长特点与特征

(一)形态特征

泽漆植株一般较为矮小,高度多在10 - 30厘米之间。它全株含有丰富的白色乳汁,这是大戟属植物的典型特征之一。茎直立,基部多分枝,分枝斜展向上生长,表面光滑无毛,呈绿色或略带紫红色。其叶片互生,倒卵形或匙形,长1 - 3厘米,宽5 - 15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边缘在中部以上有细锯齿;无柄或因基部狭窄而具有极短的柄。

泽漆的花序独特,为杯状聚伞花序,通常顶生,有5伞梗,每伞梗再分生2 - 3小梗,每个小梗又有2叉状分枝。总苞钟状,绿色,边缘5裂,裂片半圆形,内面有柔毛;腺体4,盘状,黄绿色,边缘具白色或淡黄绿色的花瓣状附属物。雄花多数,生于总苞内;雌花1朵,生于总苞中央,子房3室,花柱3,顶端2裂。蒴果三棱状阔圆形,光滑,无毛,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种子卵形,表面有凸起的网纹,熟时褐色。

(二)生长特点

泽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多生长于温和湿润的气候环境中。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肥沃或贫瘠的土壤上均可生长,不过在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更为旺盛。泽漆种子萌发对温度要求较为宽泛,在10 - 25℃范围内均可萌发,春季温度回升后,种子开始大量萌发。其生长速度较快,在适宜条件下,从出苗到开花仅需2 - 3个月。花期在4 - 5月,果期5 - 6月,花后迅速结果,果实成熟后会自动开裂,散出种子,种子借助风力、水流或动物活动等进行传播扩散。

二、分布范围

泽漆在全球分布广泛,在亚洲、欧洲、非洲北部以及北美洲等地区均有踪迹。在我国,除了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在不同地区,泽漆因其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的细微差异,在民间有着多种别称,如五朵云、猫眼草、五凤草等。它常见于平原、丘陵、低山山坡草地、沟边、路旁等开阔地带,在农田周边、田埂上更是常见,常与农作物争夺生存空间。

三、对农业和生态的危害

(一)农业危害

在农田中,泽漆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杂草。它的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和养分,与农作物如小麦、玉米、大豆等争夺土壤中的氮、磷、钾等重要营养元素,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例如,在小麦田中,如果泽漆大量滋生,会使小麦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10% - 30%,严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

泽漆生长迅速,且植株较为繁茂,会遮挡阳光,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尤其是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苗期和花期,泽漆的遮光作用会阻碍农作物对光能的充分利用,使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减少,从而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导致果实不饱满、空壳率增加等问题。

此外,泽漆还是多种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它可以为蚜虫、红蜘蛛等害虫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同时也容易感染一些病菌,如白粉病、炭疽病等,这些病虫害会通过泽漆传播到周围的农作物上,加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增加防治难度和成本。

(二)生态危害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泽漆的大量繁殖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它会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排挤本地的野生植物,导致一些珍稀或濒危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例如,在一些湿地生态系统中,泽漆的入侵会改变湿地原有的植被结构,影响湿地鸟类、昆虫等生物的栖息和觅食环境,进而对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产生负面影响。

四、价值

(一)药用价值

泽漆以全草入药,在传统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其性微寒,味辛、苦,有毒,归大肠、小肠、肺经。具有行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杀虫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水肿胀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结核性瘘管、骨髓炎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泽漆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黄酮类、萜类、甾体类等,这些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等生物活性。例如,泽漆中的泽漆萜内酯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潜在的资源。

(二)经济价值

虽然泽漆作为杂草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危害,但它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开发潜力。泽漆中含有的一些特殊化学成分,可用于化工原料的提取。例如,其乳汁中的萜类化合物可用于制造涂料、油墨、胶粘剂等化工产品,为化工产业提供了新的原料来源。此外,泽漆还可以作为生物农药的原料。利用泽漆中的活性成分开发的生物农药,对一些常见的农作物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残留和抗药性,符合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需求。

(三)生态价值

在生态修复方面,泽漆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由于其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在一些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中,泽漆可作为修复植物之一。通过种植泽漆,利用其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将其富集在植株体内,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后,将泽漆植株移除,从而达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修复土壤生态环境的目的。

五、消除措施

(一)物理防治

人工拔除是最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之一。在泽漆幼苗期,组织人力进行人工拔除,此时泽漆根系较浅,容易拔除干净。人工拔除时应注意尽量避免损伤周围的农作物和其他有益植物,同时要将拔除的泽漆带出农田,集中处理,防止其再次生长繁殖。在拔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佩戴手套,避免接触泽漆的白色乳汁,以免引起皮肤过敏等不适症状。

此外,还可以采用中耕除草的方式。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适时进行中耕,通过翻动土壤,将泽漆的幼苗或种子深埋于土壤中,使其无法正常生长和萌发。中耕深度一般控制在10 - 15厘米为宜,既能有效除草,又不会对农作物根系造成过大伤害。中耕次数根据泽漆的生长情况和农田杂草发生程度而定,一般在农作物生长期间进行2 - 3次。

(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控制泽漆危害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和泽漆生长阶段,可选择合适的除草剂进行防治。例如,在小麦田,可选用含有苯磺隆、唑草酮等成分的除草剂,在小麦3 - 5叶期,泽漆2 - 4叶期进行喷雾防治,能够有效杀死泽漆。在使用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控制用药剂量和浓度,避免因用药过量对农作物造成药害,同时要注意选择无风晴天进行施药,防止除草剂漂移对周围其他作物产生影响。

此外,还可以采用土壤封闭处理的方法。在农作物播种后出苗前,使用乙草胺、二甲戊灵等土壤封闭型除草剂进行喷雾处理,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药膜,抑制泽漆种子的萌发,从而达到防除的目的。土壤封闭处理要求土壤墒情较好,施药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除草效果。

(三)生物防治

利用泽漆的天敌来控制其生长繁殖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方法。目前已发现一些昆虫和病原菌能够取食或寄生泽漆,如泽漆瘿蚊,它的幼虫会在泽漆的茎、叶内取食,形成虫瘿,导致泽漆生长受阻,甚至死亡。此外,一些真菌如链格孢菌、炭疽菌等对泽漆也具有致病性,可通过人工培养和释放这些天敌生物,达到控制泽漆种群数量的目的。

生物防治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条件支持,并且防治效果相对较慢,但它对环境友好,不会产生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在未来的杂草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综合防治

单一的防治措施往往难以完全控制泽漆的危害,因此,采用综合防治策略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泽漆的发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综合防治方案。例如,在泽漆发生初期,以人工拔除为主,配合中耕除草,减少泽漆的基数;在泽漆生长旺盛期,根据农作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选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防治;同时,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引入和保护泽漆的天敌生物,建立长期的生态防控机制。通过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手段,可达到长期、稳定控制泽漆危害的目的,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泽漆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既有着对农业和生态的危害,又具备一定的药用、经济和生态价值。我们应正确认识泽漆,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管理和利用,充分发挥其价值,降低其危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0 阅读:2
淇泉老翁农业

淇泉老翁农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