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成名前的那些江湖往事

煮茶看人间 2022-05-13 21:05:54

声明:根据若干网站知情人描述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联系处理。转载需著名作者。                                                                               郭德纲成名前的几件江湖往事

张城川

编者按:严于利己 宽和待人才是为人之道,如果对自己放纵不加修持,对别人苛刻 吹毛求疵,看到别人一点点短处马上道貌岸然颐指气使,实非君子之道,也平生很多烦恼。人无完人,接人待物如能客观 包容,这样生活就平静很多,自己也少了很多怨气。个人对郭德纲先生没有成见,也常听他的相声和段子,但不是他的铁粉,无聊时打发时间而已。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了解内情的答者所讲的有关郭德纲先生的往事,今天聊聊,各位权当作茶余饭后的江湖往事,看看一笑而过即可。

关于出走津门

为什么用了出走,而不是用离开 告别这样中性的词汇呢?原因在于,郭德纲离开天津并非自愿,实属无奈。当年郭和当时师傅杨同在天津一区文化馆,杨是领导,郭是拎包,整日端茶递水鞍前马后,日子倒也相安无事。后来因为一个说对方冒充签字冒领银子若干,一个说对方挪用公款给小三装修等一档子事闹翻(当事人一方现已成名,各方拥趸无数,加上时间有点距离,是是非非,真相模糊。故事太长,也很狗血,不多罗嗦,总之俩人闹掰了。感兴趣的话可以搜搜,有当时双方的主张和法院的判决。要注意避开那些故意混淆视听 为己方涂金抹粉的说法。)。当事人一方的杨是有相声传承的,在相声窝子天津相声圈内有些影响力,而且杨当时任着区文化馆领导,又有一层半个官人的特殊身份,这样情况下,郭就不好再待了。随即放弃了体制内身份离开了文化馆,同时也离开了天津相声这个圈子。这可能不是郭离开天津的全部原因,却是原因之一,甚至是主要原因。

混迹京城

为什么又用了混迹一词而没有用诸如到北京发展,另起炉灶自己经营之类的中性词汇呢?主要是因为,郭德纲初到北京那几年过的的确有点惨。北京虽然也流行相声,但一个地方一个小圈子,郭一个天津圈子里的人,没有师承没有根底,想要在别人圈子里分一杯羹讨一碗饭吃谈何容易。稍加留意郭年轻时的照片就会发现,他当时那副尊荣确实很难让人把他跟相声这门活计联系到一起,个子不高 小圆脸,留起头发来正派不足,油腻有余活像个小混混。当时的郭也想到了同行惯走的捷径,拜一个当地圈里的师傅,这样也有了 一个名分。当时有这样传统,即使没有传艺,向资历老 名望高的同行交了一定拜师礼金后经对方认可出去也能说是其徒弟,可以打着xx徒弟的名义接活 演出混口饭。据说当时托人牵线要拜李金斗,拜师礼金都由中间人转交了,李也收下并口头同意接受这个徒弟,只是还没有跟当事人坐一起当面应这个事情,所以还在桌面下。看起来郭结束草台班子打零工的日子,跨步迈进京城相声圈子书写大家和谐融洽一起玩耍的新篇章就差一层窗户纸了,但不成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天津那位杨姓相声人听说此事后一路从天津杀到北京,找到李。。。。。。都是吃这碗饭的,捋捋扒扒还都有点联系,这样李收郭这件事就戛然而止。但有一点,当时郭奉上的几千块钱礼金却没有退还,具体原因不清楚,反正没退(后来应该是张文顺老先生把这是揽自己身上了)。

当时的郭缺钱程度可想而知,那几千块钱不知道是掰断了自己几根肋骨才凑出来的,可是没办法,生不逢时,自己只好继续搬砖找饭辙日子。再到了后来,郭结识了张文顺,就是郭以前常提及的德云社元老的那位。事业才渐渐有了起色。

张其实是相声圈子里的老人,他的故事要提一段,要不然连接不起来。那场众所周知的运动后期,上边看到文艺行业秩序和人才破坏得很厉害,相声行业里不少德高望重的老人处境身体都不乐观(单口相声王者刘宝瑞先生甚至在运动中被斗死),几乎要出现断代,于是开了相声学员班,借以传承让这门后继有人。相声班的教师 物资在当时都是高配,学员不收学费每个月还有零用钱,而且数额比当时工人  社员还高。老师教员都是当时相声行业内大名鼎鼎的人物,而且教学及其严格,那几批学员还是学到了真本事的。当时张也在那一拨,而且因为成绩突出,在班上担任着教员职务,后来与一年轻学员互生情愫,谈起了恋爱。这在现在看起来无伤大雅,只要双方都是自愿的,并没有什么让人的地方,可是在当时情况下却不行。张随后被叫到领导办公室。。。。。最后责成张道歉还是断绝关系,张年轻气盛,再加上在家里养成的公子脾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爷不伺候了,遂离开了相声班(这段往事可以参考李金斗的 可凡倾听中的两期,内有提及)。日月流转,当后来同期学员功成名就,在台上享受山呼海啸掌声雷动时候,你可以想见作为同期结业出身,无名无份的张心里会怎么想。

时来运转

上天为你关闭一扇门的时候,不要沮丧,天无绝人之路,他其实早已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只是看你能不能找到而已。张的相声事业哏屁,死翘翘,但进入社会后他的经商才能却展露无遗,在商场一路披荆斩棘混得风生水起,不多年就攒下了不菲身家。这时候,郭出现了。放下郭的人品不多讨论,郭对于相声的喜爱那是深入骨髓的,而且肚子里装的真有东西,加上他在人生低谷时期在社会底层的摸爬滚打,深入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底层疾苦,让他的段子不同于办公室里苦思冥想琢磨出来的作品,相对而言更加深刻而且贴近生活。郭的出现,又勾起了张对那段往事的回忆,还有发自内心的愤懑和不服气。不相信自己离开了那个圈子就说不好相声,赌气也要在相声舞台上露一把大脸。一个人的才气和业务,一个人的资金和内心的不平,这样两个人很快擦出了火花。这段往事,有人解读为郭在京城相声圈找靠山失败,后看中张的雄厚资金实力抓住了这棵救命稻草,用张的钱为自己的事业铺路,所以后来不管怎样都把张留在德云社当菩萨一般供着云云。。。实事求是的说,也说得过去,只是我们讲的比较温和婉转而已。

就这样,郭张联合把自己的相声小舞台苦心经营,把相声大会改作德云社,收徒开馆,逐渐在京城相声圈子里慢慢生根发芽。直到后来偶然机会大鹏在电台播放郭的相声,郭一炮而红。。。与北京电视台开展了蜜月期,再后来台里领导易人随后闹掰。。。徒弟出走,事业陷入低谷,再后来峰回路转,岳张孟等一帮小徒弟走向前台。。。。。。还有侯氏一门分家 起诉等等一出狗血剧情。。。。那已经是后事了,太复杂,不了解真相和内情不适合多讲,而且部分是家事。大部分大家都看得到,就不多赘言。

2 阅读:221

评论列表

杨柳风

杨柳风

2022-05-13 22:21

锅,总说受了委屈,耿耿于怀的。一个小混混想咋着,像佛祖似的供起来?

用户14xxx64 回复 05-19 00:10
给儿女积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