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之子夏大明:父母离婚最大受害者,却为父平反为母养老

方又正说事 2024-10-25 22:00:48

都知道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这不光会使得孩子无人看管,更会被周围人耻笑,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心性大变!

可谁能想到,在我国历史上,曾有这么一个人物,他就曾被母亲抛弃,父亲因错判处死!

而他长大成人之后,非但丝毫不怨恨自己的父母,甚至还替他的父亲恢复了声誉,更是在其母亲晚年的时候,给她养老!

他就是夏大明,一个命运悲惨却尽显人性光辉的传奇人物!

夏大名

1929年,上海的豪门大宅里一位名叫董竹君的奇女子,带着四个女儿毅然决然地离开,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而她唯一的儿子,年仅三岁的夏大明,却被留在了那个封建的牢笼里,成为了母亲心中永远的痛。

夏大明全家

董竹君的离开,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多年来压抑和委屈的爆发!

在那个年代出生的董竹君,出身贫寒,却天生丽质,才华出众,这无疑是不幸的!

为了改变命运,她被迫进入青楼,却在那里遇到了改变她一生命运的男人——夏之时。

夏之时概念照

夏之时出身名门,是当时声名鹊起的军人,他被董竹君的美貌和才情所吸引,承诺给她一个美好的未来,并最终帮助她逃离了火坑。

婚后的董竹君满怀憧憬,跟随丈夫前往日本,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梦想着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和民族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丈夫的思想却越来越保守,封建军阀的做派日益显露。

他希望董竹君成为一个温顺贤淑的家庭主妇,相夫教子,而对于她的理想和抱负,却嗤之以鼻。

更让董竹君心寒的是,夏之时骨子里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董竹君接连生下四个女儿,这在夏家引起了巨大的不满。

董竹君

夏之时对她冷嘲热讽,甚至在外人面前也毫不避讳地称女儿们是“赔钱货”。

董竹君为女儿们争取读书的权利,却遭到了丈夫的强烈反对和斥责:他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读书只会让她们变得不安分守己。

在这样的环境下,董竹君感到无比压抑和痛苦:她深爱着自己的女儿们,不愿看到她们沦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董竹君与女儿们

也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26岁身体虚弱的董竹君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还是双胞胎!

当时的夏之时一直因没有儿子苦闷已久,自然是不考虑董竹君的死活,坚持让两个孩子一起出生,可想而知,以当时的医疗条件,这无疑是痴人说梦。

董竹君在经历九死一生后,最终只有一个孩子存活下来,那就是夏大明。

夏之时得知自己终于有了儿子,欣喜若狂,大摆宴席庆祝。

但是对于为他生儿育女的妻子,他却连一句关心和问候都没有。

这种冷漠和无情,让董竹君彻底绝望。

也就是在此时,她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家里永远只是一个生育工具,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她不愿再忍受这种屈辱和痛苦,决心带着女儿们离开这个让她窒息的家。

董竹君与其中一个女儿

可是夏大明的去留却成为了一个难题:按照夏家的规矩,夏大明已经被过继给了无子的三房,董竹君若要带走他,势必会遭到夏家的强烈反对。

思虑再三,董竹君最终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留下夏大明,她相信,总有一天,儿子会理解她的选择,会明白她的苦衷。

带着对儿子的愧疚和对未来的憧憬,董竹君和女儿们踏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

离开夏家的董竹君,如同摆脱了囚笼的鸟儿,终于可以自由地呼吸。

她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事业中,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创办了锦江饭店,成为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女强人。

早期的锦江饭店

虽然她成为了声名显赫的女强人,但心中始终有一块无法弥补的伤痛,那就是对儿子夏大明的思念和愧疚。

而远在四川的夏大明,并不知道母亲的苦衷。

他只知道,母亲抛弃了他和父亲,和姐姐们一起去了遥远的上海。

年幼的他无法理解大人的世界,他只知道自己被抛弃了,被最亲近的人抛弃了。

这种被抛弃的痛苦和怨恨,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幼小心灵中,成为他童年挥之不去的阴影,他们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地理上的遥远,更是心灵上的隔阂。

董竹君与儿子儿女的合影

母子重逢,弥补遗憾

董竹君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后,心中对儿子夏大明的思念与日俱增,她决定派人去四川探望儿子。

诗人王云帆受董竹君委托,前往四川探望夏大明,但是王云帆带回来的消息,却让董竹君的心瞬间跌入谷底。

原来,在夏家人的刻意引导下,夏大明对母亲的离开产生了深深的误解。

他认为是母亲抛弃了自己,选择了和姐姐们一起过上好日子,而把他留在了这个冷冰冰的家里。

当王云帆问他是否想念上海的妈妈和姐姐时,他只是冷漠地回答:“她们早把我忘记了。”

听到这番话,董竹君心如刀绞:她不远千里,托人打探儿子的消息,却得知儿子竟然如此怨恨自己。

那一夜,她彻夜未眠,回想起自己这些年的艰辛和不易,回想起当初冒着生命危险生下夏大明的场景,泪水模糊了双眼。

她何尝不想念儿子?何尝不想将他接到身边?可是,现实的残酷和无奈,让她不得不做出选择。

她知道,以夏家的势力,自己不可能带走夏大明。

夏之时

与其让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不如暂时让他留在夏家,等待时机成熟再做打算。

可惜的是,不久后抗日战争爆发,战火很快蔓延到上海,董竹君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女儿们四处逃难,生活颠沛流离。

1944年,年仅18岁的夏大明,为了报效祖国,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加入了中国远征军。

在枪林弹雨中,他英勇作战,与战友们一起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好不容易抗战胜利后,他却被告知要随部队前往东北,继续作战。

夏大明内心十分抗拒,他知道,所谓的“继续作战”,实际上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他不愿看到国家再次陷入内战的深渊,更不愿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为了避免参与内战,他写信给母亲,希望母亲能帮助他脱离部队。

收到儿子的来信,董竹君心急如焚:她动用所有的关系和人脉,终于找到了国民党元老杨虎,请他帮忙写信给夏大明的上司孙立人将军,准许夏大明回上海探亲。

杨虎

杨虎念及旧情,答应了董竹君的请求。

为了尽快将儿子接回身边,董竹君亲自带着女儿夏国瑛前往香港九龙,找到了夏大明的部队。

母子重逢的那一刻,两人紧紧相拥,泪流满面。

分别十多年,夏大明已经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而董竹君,也在这十多年的风雨中,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

在上海的家中,董竹君将这些年来自己和女儿们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夏大明。

她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苦衷,也没有试图为自己辩解。

她只是平静地讲述,将所有的委屈和辛酸,都化作了淡淡的话语。

而夏大明,也终于明白了母亲当初的选择:母亲并非抛弃了他,而是为了保护他,为了给他一个更好的未来。

董竹君

他为自己的年少无知感到羞愧,也为母亲的付出和牺牲感到心疼。

那一夜,母子俩促膝长谈,聊了整整一夜:他们谈论过去,谈论未来,谈论人生的理想和追求。

十多年的隔阂和误解,都在这番谈话中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温暖。

母子重逢后,夏大明并没有回到部队,在母亲的安排下,他进入学校继续学习。

时间来到1945年,新中国成立后,夏之时因为历史问题被错判,不幸离世。

夏之时

而夏大明也因为政治运动,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

而此时的董竹君,自然肯定也遭受了波及,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儿子的关心和支持。

她相信,儿子是无辜的,总有一天会沉冤昭雪。

风波过后,为母养老,“为父平反”

1962年,在经历了三年的劳动改造后,夏大明终于被摘掉了“右派”的帽子,回到了北京。

此时的中国,正处在“大跃进”运动后的调整期,社会上弥漫着一股压抑和不安的气氛。

年近四十的夏大明,因为这段政治上的“污点”,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被分配到北京农机学院任教,虽然工作稳定,但曾经的抱负和理想,却在现实面前,逐渐被消磨殆尽。

而董竹君,这位曾经叱咤上海滩的女强人,也在这场政治运动中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她辛苦经营多年的锦江饭店被收归国有,自己也被扣上了“资本家”的帽子,生活陷入困境。

董竹君概念图

董竹君搬到了儿子位于北京和平里的家中,与儿子一家过着低调而平静的生活。

1966年,那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席卷中国,董竹君和夏大明,也无法置身事外。

董竹君因为曾经的“资本家”身份,被抄家批斗,关进了牛棚。

而夏大明,也因为保护干部子女,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被开除公职,下放到农场劳动。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母子之间的亲情,成为了彼此最大的慰藉。

董竹君在狱中,始终牵挂着儿子的安危。

董竹君一家

她一遍遍地回忆着和儿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用这份温暖的回忆,支撑着自己度过那段黑暗的岁月。

而夏大明,也在劳动改造的间隙,偷偷地给母亲写信,告诉她自己的近况,鼓励她勇敢地活下去。

他知道,母亲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精神支柱,他不能倒下,他要坚强地活着,等待着和母亲团聚的那一天。

1976年,随着那场浩劫的结束,董竹君和夏大明终于迎来了迟来的“春天”。

董竹君恢复了名誉,重新过上了平静的生活,而夏大明也回到了北京,回到了家人身边。

随后几年,夏大明一直奔波在父亲夏之时的“平反”之路上,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夏之时1950年被错误杀害的名誉,最终夏大明的努力下,得以沉冤昭雪!

董竹君晚年,一直和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

她亲眼见证了孙子孙女的出生和成长,享受着天伦之乐。

而夏大明,也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母亲,弥补着多年来对母亲的亏欠。

1997年,董竹君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享年97岁。

在她弥留之际,夏大明一直守候在床前,握着母亲的手,轻声地呼唤着“妈妈”。

董竹君的离去,是夏大明心中永远的痛。

他将母亲的遗物整理好,珍藏起来,并开始着手整理母亲的回忆录《我的一个世纪》。

董竹君写的我的一个世纪

他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母亲的故事,知道这位传奇女性不平凡的一生。

夏大明继承了母亲坚强乐观的性格,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他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023年,夏大明已经98岁高龄了,他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他说:“我要像母亲一样,活出一个精彩的世纪。”

如今看来,他确实做到了!

信息来源:

0 阅读:4

方又正说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