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论:《野孩子》命如野草,向阳而生

拖鞋哥MFA考研 2024-09-29 21:43:49

《野孩子》

命如野草,向阳而生

《野孩子》由王俊凯领衔主演,殷若昕执导,讲述了流浪生活的少年马亮与素昧平生的男孩轩轩在机缘巧合之下组成了一个小家庭,相同的遭遇让两个少年彼此相依取暖,也看到了生活的光,然而一群不速之客打破了平静的生活,马亮决心不惜一切守护弟弟和他们的家的故事。

PART 01

生活质感的氛围营造

《野孩子》是导演殷若昕对现实题材路线的又一次坚定选择,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共情力,在这部电影中有新的视角和表达。与商业电影采用的快节奏不同,《野孩子》带着一种强烈的生活气息,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生活画卷,描绘出孩子眼中的世界。

导演在创作时采用的叙事基调,是以平视和陪伴的方式展现两个人及其周围人的生活。尽量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喜怒哀乐。既不是站在高处俯视他们,也不是仰望或者刻意美化。避免远观或景观式的呈现,使观众更直接地感受这份温度。

(左右滑动图片)

除了现实感带来的温度,导演殷若昕还在其中穿插了不少充满了浪漫又诗意的童趣表达。如影片开头轩轩奔跑的片段,希望呈现他旺盛的生命力和愿望。此外,电影对故事进行了相当细致的还原,剧组特别邀请原型案件的经办警察周佼参与指导,以确保每个细节都真实可信。真实事件改编影片,往往自带热度。从立项起,便吸引四面八方各种关注目光。这些视线是期待,也是监督。创作者需得谨慎把握艺术创作的尺度,才能既扩大原型事件的影响,引发更多反省和深思,同时也不会被扣上“消费苦难”的帽子。

PART 02

人物群像的典型刻画

《野孩子》原型故事只涉及到兄弟,而《野孩子》则把对事实孤儿的关照扩展到更广的范围,让故事更有戏剧性,同时也展现出事实孤儿并不是个体问题,而是一个值得被看见的社会问题。

依据真实状况,电影里创作出马亮、轩轩、大毛、耗子等其他涉及未成年犯罪的事实孤儿群像。马亮是靠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在社会上流浪长大的孩子。他的出生和流浪的儿童时期,是很多复杂悲剧造成的结果。跟马亮不同,轩轩不算是真正的流浪儿童,因为他还有爷爷奶奶。但原生家庭的局限促使他离开原生家庭,和“哥哥马亮”一起生活着,一起“工作”,一起玩耍,互相照顾。一开始,马亮和文叔手下“大毛和耗子”这两个年龄相仿的流浪孩子关系是敌对、互相竞争的,彼此看对方不顺眼。

大毛和耗子甚至还在文叔的指使下,放火烧了马亮藏在废弃楼房里的“家”。但后面随着马亮为了轩轩加入文叔团伙,他们三人一起出去干活,三个大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敏感又聪明的马亮,看到了大毛和耗子两人藏冷硬伪装下那脆弱而炙热的心。除了对马亮、轩轩等大孩的群像塑造,《野孩子》还有成年人形象序列,比如不愿承担监管职责的爷爷,用孩子敛财的文叔,还有很重要的一个人物是逮捕了马亮、又在后来努力把轩轩送进学校并承担了照顾轩轩责任的警官周佼。电影在片尾彩蛋里,对周佼的人道主义关怀、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思考做了呈现和探讨:周佼带着自己的丈夫、女儿、轩轩一起在游乐场玩,她和丈夫聊起对于一些无人照顾的事实孤儿反复犯罪的担忧。这是电影留给观众的尾巴,也是现实中仍然需要解决的问题。

PART 03

社会价值的深刻内蕴

电影取材自《新闻调查》节目的一则真实案例,电影直面“社会困境儿童”议题。社会困境儿童指涉那些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健康状况或社会环境等因素而致使其在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遇到困难的儿童。

《野孩子》主要聚焦社会困境儿童中的“事实孤儿”,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这一群体,他们仍有父母中的至少一方,却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适当的抚养和照顾。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孤儿的生存斗争,实际上它更像是对现代社会疏忽边缘群体后果的一种深刻剖析。

电影中两个孩子的相遇看似偶然,实则是社会结构性问题的必然结果。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群体常常成为被边缘化的存在。这种现象在社会学中被认为是“社会排斥”,即个体因为资源获取的限制而被迫生活在社会边缘地带。孩子们虽然通过偷窃来维持生计,但这并非完全是道德败坏的表现,而是一种被迫选择。用“标签理论”来解释则是社会对个体的预设期望影响了个体的行为。当孩子们被社会标签为“野孩子”时他们的行为选择受到这种社会期待的影响。

《野孩子》并非是一部悲情影片它像是一剂温情的强心针,当马亮和轩轩的故事被呈现在大银幕上,代表着会有更多少年得到关注与帮助,让更多人关注到“社会困境儿童”这一群体,让阳光照亮“野孩子们”的生活,这远超出一部电影的意义。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