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轰炸”造就他的航空梦,瞒着妻子三上蓝天,患癌后仍在工作

了鱼驴纪实 2025-01-19 14:11:16

前言:

在中国航空工业的璀璨星空里,有一位始终坚守初心的无名英雄,他历经战火洗礼,少年 立志航空报国,初入职场时他一穷二白,从零开始摸索,推动中国航空工业走向自主研发。

他是中国高空高速歼击机的开拓者,却三次冒险上天,瞒着家人亲自解剖问题,年过八旬身患癌症,他仍坚持工作,他到底是谁?是什么力量让他毅然将一生交付给祖国的天空?

三上云霄

1969年中国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试飞成功,这款飞机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的一个重大突破,而在随后的飞行测试中,歼-8却出现了严重的抖振问题。

这种问题发生在飞机跨音速飞行阶段,直接威胁到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和飞机的实战性能,顾诵芬作为歼-8的副总设计师,深知抖振问题不解决,这款战斗机的未来将变得岌岌可危。

可当时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技术难题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解决方案只能靠大胆尝试和反复验证。

一次次实验失败后顾诵芬想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试验飞机尾部贴上毛线条,通过观察毛线在飞行中的振动情况,找出气流分离的具体位置。

但这个方法的前提是需要有人近距离观察试验飞机的飞行状况,这种做法无疑是极具危险性的,但当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可顾诵芬没有犹豫,他主动提出自己乘坐教练机,跟随试验飞机近距离观察问题,当时的风险显而易见,两架飞机在高空中必须保持极近的距离,速度还要精准匹配。

这对飞行员来说是一项极高难度的操作,而稍有不慎,两架飞机可能直接相撞,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顾诵芬从未接受过任何飞行训练,却需要在万米高空中一边操作照相机,一边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这对他的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

而且他只能瞒着家人,数年前歼 - 8项目总设计师黄志千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顾诵芬的妻子明确表示不愿他再登机飞行了。

尽管如此,顾诵芬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从1977年开始他先后进行了三次高空飞行,每一次都靠近试验飞机,仔细记录毛线条的流动情况,并用相机拍摄下关键画面。

经过这些努力,他终于找到了抖振的核心原因,气流在机身后侧出现了严重的分离,导致飞机在跨音速阶段产生剧烈的振动。

回到地面后,他与团队成员一起针对问题设计了解决方案,对飞机后机身进行了重新整形和优化,最终彻底排除了这一隐患,他的研发之路又会有什么磨难呢?

一穷二白

1950年代,新中国航空工业刚刚起步,几乎是一张白纸。设计飞机甚至连一本系统的参考资料都找不到。

在这样的环境下顾诵芬和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人,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任务:设计中国人自己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

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次尝试完全自主设计的飞机,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既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机会,也是一项难以想象的挑战。

顾诵芬承担气动布局设计任务,可在大学时他仅学过螺旋桨飞机设计基础,喷气式飞机对他来说全然是陌生领域。

为了弥补知识空白,他骑着一辆借来的自行车,每晚赶到北航图书馆翻阅国外的技术资料,因为白天图书馆被学生占用,他只能在深夜用硫酸纸描绘图纸。

没有复印机就靠手工抄录重要的文献和数据,他的笔记为他自己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成了整个团队的重要技术资源。

设计的过程更是艰难重重,当时实验设备极其匮乏,为了解决进气道的技术难题,顾诵芬和团队成员突发奇想,去医院捡来废弃的针头,将其焊接到铜管上,做成简易的测试仪器。

没有风洞设备,他们找到哈尔滨军事工程院的小型风洞,靠简陋的装置逐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就这样用“土办法”和极大的毅力,团队在两年内完成了歼教-1的设计与制造。

1958年7月26日,歼教-1成功完成首飞,站在指挥台上的顾诵芬,看到信号弹升起的那一刻,心中涌起的并不是荣耀,而是久违的自信。

这种自信属于他和团队,也属于刚刚迈入现代航空领域的新中国,虽然首飞的消息因为国际局势被封锁,但团队没有抱怨。

顾诵芬深知成功只是起点,中国航空工业还有更远的路要走,而这份责任让他始终无法停下脚步。

从歼教-1的突破到歼-8的梦想,这条路上充满未知与挑战,而他早已决定,一切从零开始的辛苦,都值得为之付出更多努力,他是如何走上研究飞机的道路呢?

少年初心

大人们惊慌失措,孩子们的哭喊声与炸弹声交织在一起,这个场景深深刻进了他的记忆,也在他心中种下了一个信念:中国必须强大,不能再受别人的欺负。

而这份信念,也成为了他此后一生选择的底色,从那天开始“飞行”便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10岁生日时他收到堂叔送来的一架木结构航模。

航模飞上天时他兴奋不已,但摔坏后他没舍得丢,反而自己修理,后来父亲看他喜欢,又带他到上海的航模店买了一架更高级的舱身型飞机模型。

即使这架模型也坏过许多次,他总能用自己的办法修好,让它重新飞上蓝天,这种动手能力和对飞行的兴趣,从孩童时代便开始积累。

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坚定,上中学时他开始了解到更多关于飞机的知识,也明白了航空工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他认定如果中国想要不再遭受像1937年那样的屈辱,就必须制造出自己的飞机,1948年顾诵芬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顾诵芬同时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以及上海交大的航空专业录取,但母亲不舍他远行,于是他便选择留在上海。

他的母亲或许没有想到,这个决定成就了顾诵芬的航空梦,也拉开了中国航空工业崛起的序幕。

从上海交大学成后,21岁的顾诵芬满怀激情,加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起步团队,当时的资源条件极为匮乏,航空工业几乎从零开始,但他无怨无悔地踏上了这条道路。

他始终记得少年时的那一份愤怒与渴望:“一定要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飞机!”而正是这份初心,支撑着他跨越无数艰难险阻,始终坚持在中国航空事业的第一线。

随着时间推移,初心未改,但顾诵芬面临的责任越来越重大,尤其在他年近九旬,身患重病后仍每天步履蹒跚走进办公室,他的目标仍是为年轻一代铺平前行的道路,守护祖国的蓝天。

89岁患癌仍步履不停

2012年顾诵芬的身体开始亮起“红灯”,被诊断出患有直肠癌,他接受了手术治疗,身体也因此变得更加虚弱,可病痛并没有阻止他对航空事业的执着。

康复期间他仍然叮嘱资料室的工作人员为他送来外文书刊,他说:“我的身体虽然不行了,但脑子还好使,这些文章有用的地方,可以推荐给一线设计师们。”

现今顾诵芬的生活节奏趋于舒缓,从家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办公室不过500米的距离,他却要走上十多分钟。

但每一天他都会坚持去办公,手里拿着翻译的资料和整理好的建议,为年轻一代航空人提供帮助,他常常与年轻设计师探讨飞机设计的关键技术,为他们答疑解惑。

他坚信人才是推动中国航空工业继续向前的关键,即便不能像过去那样冲在科研第一线,他也希望自己的经验能为年轻人铺就更远的路。

在他担任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副主任的这些年里,他组织并完成了数十份关于航空技术发展的研究报告,还主编了《大飞机出版工程》,共出版了6个系列、100多种图书。

他曾感叹自己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却从未意识到这些“力所能及”早已成为行业中不可替代的宝藏。

即使癌症让他的身体变得更加脆弱,他依然乐观、坚定,他的目标很简单,既不为名,也不为利。

这样的坚持是对一生所热爱的事业最深情的告白,而他始终思考的是中国航空工业如何在未来更加自主,更加强大。

结语:

顾诵芬以初心为燃料,以创新为引擎,推动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主,从弱小到强大。

今天他的名字铭刻在歼-8的历史上,更铭刻在每一个为航空梦想奋斗的中国人心中,正是他这样的前辈,用一生点燃了科技报国的火炬,照亮了中国科技自主之路。

0 阅读:0
了鱼驴纪实

了鱼驴纪实

记录美好生活,每天聊聊你感兴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