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的这些年:单位离了谁都转,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在体制内的这些年:单位离了谁都转,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 这是“冬冬冬”的第81篇原创文章 🎉

👋大家好,我是冬冬冬!一个在体制内摸爬滚打的事业编小职员,主要负责乡镇的经济工作。今天,咱们就聊聊体制内的那些事儿,希望能和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一起交流交流。

💼 体制内的错觉:单位离不开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在体制内待久了,有时候会莫名地产生一种错觉——“单位里离了我不行”。其实,这真的是一种错觉。想想看,地球离了谁都照转,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单位呢?

💼 我的经历:从忙碌到“飘”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以前在县里的一个科局上班,我们科室一共就主任和我两个人。有一年,工作任务特别多,“一问责八清理”“建章立制”“微腐败”等等,一个接一个,忙得不可开交。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整理文件,方案、汇报、简报、台账、领导小组等等,多得档案柜都放不下了。而且,每次上级主管领导段主任来检查,总能挑出一堆毛病:字体不对、格式不对、间距不对,甚至说你这是在网上抄的,字数太少,文件盒摆放太乱等等。

就是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下,我的写材料能力得到了锻炼。虽然这能力在体制内可能不那么被看重,但单位里确实需要这么一个人。

我和主任两个人,加班加点,日夜奋战,最终逐项完成了那些任务。我们也因此受到了表扬,局长更是把当年的优秀名额给了我。

那时候的我,年轻气盛,就开始“飘”了。我觉得整个局里的文字工作,离了我不行。我开始跟主任意见不合,工作安排也总是按我的想法来,甚至直接去找主管副局长和局长告状,说主任的工作方法不对。

😓 现实:单位离了谁都转

刚开始,副局长和局长还会好言相劝:“毕竟主任年纪大、资历久,还是得尊重他的工作安排”。但有一次,我跟主任又吵了一架,就找到局长,要求调去别的科室。

当时局长也没说什么,第二天人事股就通知我去新科室报到。我当时心里还犯嘀咕:“科室这么多的材料,把我调走谁干呀?”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局里不但很快找到了新的人选接替我的工作,而且那个人更年轻、更有能力,关键的是比我还听话。

这件事之后,我就彻底明白了:单位离了谁都转,别把自己看得太重。我当时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 反思:别拿自己太当回事

其实,在体制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你可能在某个领域很擅长,但并不意味着整个单位都离不开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相互协作才能推动工作更好地开展。

而且,体制内的人事变动是很常见的。今天你可能在某个岗位上大放异彩,明天就可能被调到另一个岗位上去。所以,与其担心自己离开后单位怎么办,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在现在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

🌈 心态调整:保持谦逊和低调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学会了保持谦逊和低调。我不再把自己看得太重,也不再对他人指手画脚。我深知,在体制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和不易,相互理解和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我也学会了与同事和领导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我深知,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 结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回首这段经历,我深感自己成长了不少。我学会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与同事和领导相处,如何在体制内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我希望我的这段经历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在体制内,我们既要努力工作,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位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职场上走得更远、更稳。

👋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你也有体制内的经历和心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我们下次再见!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