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骄 贫 贱 ,赵 别 雌 雄。
【译文】
战国时代魏文侯的老师田子方虽然贫贱却敢于傲视太子,东汉时期的赵温立志雄飞而弃官离去。
【注释】
(1)田:田子方,战国时代魏国人,子贡的学生,和子夏、段干(duàn gān)木同时为魏文侯的老师,备受礼遇。
(2)骄:高傲自满。
(3)贫贱:贫困且身分低微。
(4)赵:东汉赵温,曾当过长安京兆郡丞,后官至三公。
(5)别:离开。
(6)雌:指雌伏,如母鸡趴在窝里,屈居人下,无所作为。
(7)雄:指雄飞,如雄鹰远飞翱翔,意志昂扬,发奋自强。
【人物故事】
1.田骄贫贱
《史记·魏世家》记载,春秋时期的田子方,是孔子弟子子贡的学生,他道德学问很高,魏文侯慕名聘他为师,对待他礼节非常恭敬,可田子方却总是一副名士派头。有一次,太子子击入宫朝见魏文侯,陪坐在一旁的众大臣见太子上殿,纷纷起立致礼,唯独田子方傲然而坐。魏文侯见状有些不高兴,左右大臣见了,纷纷责备田子方无礼。田子方说:“当初楚恭王敬重天下名士,曾立下规矩‘门客敬重主公,可以不同时敬重少主人’,如果硬要门客也以对待主公的礼节敬奉少主人,必然会使有才华之士为之却步,这样岂不是对魏国不利?”一席话说得众人无不信服,魏文侯也转怒为喜。
还有一次,魏文侯同田子方一同饮酒赏乐,文侯对田子方说:“今天感觉钟声不大协调,高音部分过高,先生以为如何?”田子方笑了笑,却不回答,魏文侯迷惑不解,问:“先生为什么发笑?是我说得不对吗?”田子方跪拜道:“我听说,做君主的要把精力投放在辨别官员的忠奸上,而不是把精力放在辨别音色的好坏上。今天您着意辨别音高音低,我担心会削弱对满朝文武的识别。”魏文侯听了肃然起敬,也施礼相谢说:“先生说的是!”
田子方傲对太子
过了些日子,镇守中山的太子子击回都城述职,在朝歌遇到了田子方。由于父亲魏文侯非常敬重田子方,子击也避让于路旁,并下车向田子方敬礼。田子方乘坐在车上,傲然而过,不给太子回礼。子击毕竟贵为太子,对此十分气愤,心想:你田子方再尊贵,不过是个门客,怎么可以对我如此无礼。想到这里,便大声说:“是富贵者有资格傲慢看不起人,还是贫贱者有资格傲慢看不起人?”言下之意:你田子方不过是个贫贱者而已。
田子方望了一眼满脸通红的太子,缓缓地回答说:“真正有资格可以傲慢看不起人的,只能是贫贱者,富贵者怎么敢傲然待人呢?”这个回答让太子大感意外,不由得瞪大了双眼。田子方继续说:“一国之君如果傲然待人,就会失去人心,国家必定不保;大夫如果傲然待人,就会失去支持,引起家臣作乱,导致祖业毁弃。这方面的例子已比比皆是。而贫贱者,无家无业,四海飘泊,言语不被采用,处境不合心思,就可以一走了之,就像脱鞋一样。贫贱者难道还怕失去贫贱不成?”
太子听完这番话,猛然醒悟过来,以前父亲对他讲的许多政治道理一下子豁然开朗了,他恭恭敬敬地对田子方行了三个礼,然后回都城述职去了。
其实,田子方数次怠慢太子是有良苦用心的:魏文侯礼贤下士,言听计从,使他早已立誓要为魏国的强盛竭尽全力。然而他看得很清楚,眼下魏国虽然国势稳健,却危机四伏:东边是强盛的齐国,北边是勇武的赵国,南边是不甘寂寞的韩国、楚国,西边则是虎视眈眈的秦国。只要国内稍有风吹草动,周边敌国就会马上向魏国下手。魏国如要生存、发展,只有上下一心,励精图治,现在魏文侯贤明信达,官民归心,各国恐惧,一旦文侯撒手,这局面是否能保得住呢?出于这种考虑,田子方才不断考察太子的品行,锻炼他的德性。
2.赵别雌雄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末年的赵温是一位志士仁人,他有三弃:一是为道义而弃官,二是为救人而弃钱财,三是为天下苍生而弃生。他曾经在首都当过一个郡丞的小官,见朝纲大乱,便感叹道:“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于是弃官而去。回到家乡,正好赶上灾荒,他就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救济灾民,据说救活了一万多人。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汉献帝迁都长安后,赵温任司空(御史大夫),不久又改任司徒(丞相)。当时,朝中的李傕(jué)和郭汜(sì)为抢夺汉献帝,杀戮大臣,各拥重兵在京城长安开战,百姓苦不堪言。赵温责备李傕,劝戒他早日放下屠刀。李傕大怒,要派人杀赵温,幸亏李傕的弟弟苦苦求情几日,赵温才免于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