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龙文鞭影》故事之10.卷之一:恺崇斗富,浑浚争功
恺崇斗富,浑浚争功
【译文】
西晋时期后军将军王恺和散骑常侍石崇比斗财富,西晋时期安东将军王浑和龙骧将军王浚争夺战功。
【注释】
(1)恺:西晋后军将军王恺,晋武帝司马炎的舅父。
(2)崇:西晋散骑常侍(sàn qí cháng shì,官名)石崇,字季伦,曾任荆州刺史,抢劫远地来此的使臣或商人,成为巨富,在洛阳城郊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私人花园——金谷园。
(3)斗:两人相争。
(4)浑:西晋安东将军王浑,统领扬州军事。驻地离吴国近,伐吴时很快攻入吴地,击败吴军主力。
(5)浚:西晋龙骧将军王浚,少年时广学经典,任益州刺史时,奉晋武帝之命,大造战船,积极训练水军,准备攻吴。
【人物故事】
1.恺崇斗富
石崇的父亲作过西晋的大将军,但石崇的巨额财富和他的家室没有太大关系,完全是靠他在当荆州刺史的时候抢劫使臣与客商得来的。据历史记载,石崇为纵情放逸,在洛阳依着邙山、临近谷水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私人花园——金谷园。金谷园中亭台楼阁高低错落,修竹亭亭,百花竞艳,池沼碧波,交辉掩映,整座花园犹如天宫一般。今天洛阳八大景之一的“金谷春晴”指的就是这里的春天美景。
据《世说新语》等书记载,石崇在金谷园中挥霍无度,过着极其糜烂的生活。金谷园的厕所里放着甲煎粉、沉香汁之类的名贵香料,还有十多个穿着华丽的新衣、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仆恭立侍候。当时晋朝的一位官员刘寔(shí)有事去拜访石崇,上厕所时见到厕所里有绛色的纹帐、垫子等很讲究的陈设,并有婢女捧着香袋侍候,以为错进了石崇的内室,吓得急忙跑出。
石崇还经常在金谷园中设宴豪饮,他在劝来客喝酒时,如果客人喝酒不能干杯见底,石崇就让侍卫将劝酒的美女杀掉。有一次丞相王导与大将军王敦到石崇的金谷园赴宴,王导滴酒不沾,但害怕石崇因此而大杀奴婢,所以在奴婢劝酒时只好勉强喝下,以致烂醉如泥。王敦却不买账,他原本倒是能喝酒,却硬拗着偏不喝。结果石崇斩了三个美人,他仍是不喝。王导责备王敦,王敦说:“他自己杀他家里的人,跟你有什么关系!”
石崇不但生活奢侈,而且还非常好色。金谷园别墅中虽然美女如云,但石崇最为钟情宠爱的却是一名叫绿珠的歌女。此女是石崇在南方为官时得到的,回到洛阳后,石崇命人专门在金谷园为她修了一座华丽的妆楼,并取名为“绿珠楼”,整日和绿珠在楼内过着淫荡的生活。绿珠因石崇的宠爱也心甘情愿地跟随他,寸步不离。石崇和当时的名士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曾结成诗社,号称“金谷二十四友”。每次宴客,石崇都会让绿珠出来歌舞劝酒。谁知好景不长,随着石崇的政治靠山贾皇后被废除,石崇也被免除了职务,朝廷中石崇的政敌赵王伦掌握了实权。赵王伦手下一员大将孙秀早就垂涎绿珠美色,只是害怕石崇的权势不敢轻易造次,在得知石崇政治上倒台后便多次派人到石崇的别墅索要绿珠。石崇将别墅中的美女打扮一新全部推出,任孙秀手下任意挑选,就是不愿将绿珠交出。孙秀就去找赵王伦商议,俩人密谋后打着皇上的招牌包围金谷园,强行索要绿球。绿珠流着泪对石崇说:“妾当效死君前,不令贼人得逞!”说完坠楼而死。孙秀因未能如愿气得咬牙切齿,向皇上诬告石崇谋反,皇帝竟听信了孙秀的话,将石崇及家人抓起来斩了,石崇的家产也被朝廷没收。从此以后,繁华的金谷园才一天天败落荒废了。唐代诗人杜牧在经过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遗址时,见园内满目凄凉,不免联想起那繁华的往事,触景生情,写下了著名的《金谷园》诗:“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抒发了自己凭吊的感慨,也表达了对绿珠遭遇的深切同情。
绿珠坠楼
金谷园辉煌壮丽的背后是富可敌国的经济实力。石崇的财产山海之大不可比拟,宫室豪华自不必说,就连后房的几百个姬妾也都穿着刺绣的锦缎,装饰着璀璨夺目的珍珠、美玉、宝石。天下美妙的丝竹音乐没有不被他欣赏过的,水陆上的珍禽异兽没有不被他品尝过的。据《耕桑偶记》记载,外国进贡火浣布,晋武帝制成衣衫,穿着去了石崇那里。石崇故意穿着平常的衣服,却让奴婢五十人都穿火浣衫迎接武帝。
石崇的姬妾美艳者千余人,他挑选了几十个,为她们制作了玉龙佩、金凤凰钗,昼夜沉溺于声色之中。他的侍女口中各含异香,说笑时口中的香气就会随着轻风飘扬而去。石崇还把沉香碎末洒在象牙床上,让宠爱的姬妾踏在上面,没有留下脚印的就赏赐真珠一百粒;如果留下了脚印,就让她们节制饮食,使体质轻弱。于是闺中姬妾们常常相互开玩笑说:“你不是细骨轻躯,哪里能得到百粒珍珠呢?”
恺崇斗富
石崇如此的富有,就连贵戚晋武帝的舅父王恺也难以相比。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布屏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屏障;王恺用红石脂涂墙壁,石崇便用香料花椒涂墙壁。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赐了他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树。王恺用这株珊瑚树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挥起铁如意将珊瑚树打得粉碎。王恺心疼不已,以为石崇嫉妒自己的宝物,哪知石崇只是笑了笑说:“别心疼了,我还就是。”说着便命左右取来六七株珊瑚树,这些珊瑚树的高度都在三四尺左右,条干绝俗,光耀如日,比王恺那株强似百倍,王恺非常沮丧,灰溜溜地走了。
恺崇斗富
豆粥是较难煮熟的,可石崇想让客人喝豆粥时,只要吩咐一声,须臾间就可以热腾腾地端来;即使到了寒冷的冬季,石家也能吃到绿莹莹的韭菜碎末儿,这在没有暖房栽种的当时可是件怪事。石家的牛从形体、力气上看,似乎不如王恺家的,可说来也怪,石崇与王恺一块出游,抢着进洛阳城,石崇的牛总是跑得飞快,超过王恺的牛车。这三件事,让王恺恨恨不已,于是他以金钱贿赂石崇的下人,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石崇的下人回答说:“豆是非常难煮的,先预备下加工成的熟豆粉末,客人一到,先煮好白粥,再将豆末投放进去就成豆粥了。冬天能吃到韭菜碎末是将韭菜根捣碎后掺在了麦苗里。牛车总是跑得快,是因为驾牛者的技术好,对牛不加控制,让它撒开欢儿跑。”于是,王恺仿效着做,终于与石崇势均力敌。石崇后来知道了这件事,便杀了告密者。
2.浑浚争功
晋朝咸宁五年,即公历279年,王浑和王浚同时率军攻打吴国,第二年王浑打败了吴军,却迟疑不敢渡江。王浚率领水师烧断吴军设在江面的铁锁链,攻入吴国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接受了吴主孙皓的降表,抢了头功,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晋武帝曾经下诏让王浚听王浑的节制,王浚说军行神速,没接到诏令。第二天才渡江的王浑又气又恨,上奏王浚不服从指挥。但晋武帝赞赏王浚灭吴有功,仍封王浚为襄阳县侯,封王浑为征东大将军,晋爵京陵公。王浚认为皇上对自己赏赐太轻,常口出怨言。益州护军范通告诫王浚不可夸耀自己的功劳,要把功劳归于皇帝和同僚,以免惹祸上身。王浚接受了范通的劝告,不再争功。博士秦秀也上奏称颂王浚的功绩,晋武帝于是加封王浚为镇军大将军。
王浚楼船破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