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瓜田李的猹
编辑|沐语纪史
魏晋南北朝大动乱,书圣王羲之真迹损毁大半。
之后,五代十国混乱,王羲之真迹更是十不存一。
到了宋朝,宋高宗曾说:“余自渡江,无复锺、王真迹”。
也就是说,在南宋时期,王羲之真迹就踪迹全无,成了整个书法界的遗憾。
而在如今的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就是一幅王羲之的书法珍品,赫赫有名的草书《上虞帖》。
它不仅是王羲之的草书,还是极为罕见的王羲之“请假条”,市场估值3亿。
然而,就是这一件堪称国宝的书法珍品,竟然差点被当成废纸丢掉。
垃圾篓里发现的国宝1969年,上海博物馆为了扩大知名度,联合成立了一个文物小组,准备从几百万件文物中挑选出一批精品用于展示。
其他品级不太够的文物,会交给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用来换取外汇。
而这些被鉴定为一般文物的东西中,就有这件后来成为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的王羲之《上虞帖》。
甚至这个书法帖还没有资格换取外汇,居然被丢在了一个处理废纸的垃圾篓里。
如果不是最后被发现,可能就会随着废纸被处理,这件举世罕见的宝物就会彻底消失在世间。
而发现《上虞帖》的人名为万育仁,是当时上海博物馆鉴定和传拓大师。
他15岁那年开始接触书法帖,在著名收藏家孙伯渊的介绍下成了苏州集宝斋碑帖店的一名学徒。
在那里,万育仁每天看到的碑帖、字画数不胜数,极大的增大了鉴定经验。
之后他又辗转来到了上海博物馆,专门从事书画鉴定工作。
1972年,他负责将文物小组筛选过的文物进行复审,避免因疏忽将珍宝遗漏。
也正是他的仔细认真,这才避免了《上虞帖》成为沧海遗珠。
那天,万育仁在仓库埋头清理书画,偶然发现了丢废纸的竹筐中有一抹不一样的黄色。
他很好奇,便将这个硬黄色的纸张拿了出来看,发现居然是一本破旧的书法帖。
而在看到书法帖卷端的一行小字后,万育仁更是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这行小字有7个,写着:晋王羲之上虞帖。
书法牵扯到王羲之,那绝非一般的物品,万育仁找到博物馆重新进行鉴定。
而博物馆专家初步鉴定后,觉得这个书法帖绝对不是王羲之的真迹,是一件赝品,价值不高。
此后,就再没人注意《上虞帖》了,但万育仁却凭借多年的经验判断,这幅书法帖英气逼人,一般的赝品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
于是他留了个心,一直精心保护着这幅《上虞帖》,不曾想真的保护了一件惊世国宝。
近乎真迹的唐摹本到了1975年,万育仁把收藏了几年的《上虞帖》拿给新馆长沈之瑜鉴定。
沈之瑜作为我国的文博先驱,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权威性,但他看了之后也没有轻易下论断。
两人又找来了鉴赏大家谢稚柳前来把关,谢稚柳不仅是鉴藏家,还是一个书画家。
由他把关,更能确认《上虞帖》究竟是不是赝品,而看到帖子的第一眼,谢稚柳就觉得非同一般。
从帖上的皇家典藏章来看,都很有章法,看上去不像仿造的,又仔细查看了字卷的书体和装潢形式之后,终于下了结论。
《上虞帖》是王羲之写的,但这个帖子并不是王羲之真迹,而是一个唐代临摹本。
虽然不是真迹,但谢稚柳还是拍案叫好,直言道:这个帖子虽是唐摹本,但足以被当成真迹来看待!
因为王羲之真迹几乎失传,所以现如今后世流传的很多王羲之作品都是临摹的。
这些临摹作品中,也有稀世精品,显然这本《上虞帖》就是,它是唐摹本,时间上离晋代不远。
而王羲之作品的唐摹本,在圈子中被公认为“下真迹一等”,况且从帖上的印章来看,《上虞帖》即便在历朝历代,也是皇家名人争相收藏的珍品。
当这个唐摹本被公布之后,果不其然引起了国内文博界的巨大震动,发现书帖的万育仁,受到了隆重的感谢。
如果不是他慧眼识珠,世上又要少一部王羲之的翰墨风流。
王羲之的请假条《上虞帖》就此成为了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过当大家看到它的内容后,都不禁哑然失笑。
原来,这是一个王羲之随手写下的“请假条”。
帖子纵23.5厘米,横26厘米,上面写有:
“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艰!”等58个字。
大致意思是:我本来想去见你,但突然夜里肚子痛,没办法去了,太可惜了!
王羲之这是在向朋友“请假”,告知朋友,今天有急事不能按照约定欢聚了。
由此可见,王羲之还是一个很重视友情的人,我们现在有事是打电话,当时有事是写信。
《上虞帖》一个请假条,反映了王羲之的日常生活,很有意义。
而关于王羲之,还有不少有趣的故事流传下来。
据说王羲之为一方父母官时,所治理的辖地出现了连年灾荒,百姓饿殍遍地。
王羲之立马上表请求皇帝放粮赈灾,可皇帝声色犬马,哪知道百姓疾苦,多次视王羲之的上表于无物。
看皇帝如此不顾及黎民百姓,王羲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了。
可当他看到桌上的毛笔后,突然灵光一现,想起皇帝也是自己的“粉丝”,于是心中有了妙计。
在又一次上表时,王羲之故意把字写的洋洋洒洒,尤其是表中“放粮”两个字,写的潇洒俊逸,华彩出众。
果不其然,当皇帝看王羲之的奏章时,看到了“放粮”两个字,不仅大声叫好,情不自禁喊道:放粮,好!
王羲之抓住了机会,立马顺坡下驴开仓放粮,拯救了不少百姓。
而对于王羲之的作品,现在真正是字字千金,因为王羲之的墨宝实在太罕见了,他的墨宝,代表的可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节点,意义非凡。
信息来源:央广网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信息来源:
1.央广网: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意外回归的王羲之《上虞帖》,2020-07-11
2.上观新闻:除了《上虞帖》,上海博物馆还有哪些“镇馆之宝”,2016-04-21
3.浙江日报:《上虞帖卷》亮相上虞博物馆 姜军:书圣王羲之的广告词,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