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小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十几年后才知道,那里葬着亲生父亲

友梅评过去 2024-12-17 03:37:27

相信老一辈的人都看过现代京剧、八大样板戏之一的《红灯记》。里面李奶奶有一段耳熟能详的戏词:

"孩子,你听我说,你爹不是你亲爹,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我们祖孙三代本不是一家人"。

剧中主角李铁梅,从表面看是李玉和的女儿、李奶奶的孙女,事实上她是先烈陈志兴的女儿,她的父母亲被敌人杀害,而李玉和正是陈志兴的师弟兼战友。

也就是说,李铁梅原本姓陈而不姓李,他是被李玉和和李奶奶抚养长大的。

《红灯记》剧照

更让人敬佩的是,李奶奶也不是李玉和的亲妈。李奶奶是李玉和的师娘,而李玉和本人也不姓李,而是姓张。于是三个不同姓、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组成了一个家庭。

这段故事让人感动,虽然有艺术加工,但是却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今天我们要说的故事便是一段真实的可歌可泣的革命家庭的事迹,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董耀东。

让我们,将时间拉回到53年前。

烈士遗孤得知自己真实身份

1971年6月15日,辽宁大连,18岁的小战士董耀东,突然接到一个让他摸不着头脑的命令,就是让他前往黑石礁49号楼开会。

开会很正常,不过那个地点却让董耀东感到非常吃惊。因为能到49号楼开会的,都是首长级别的人,他一个小小的战士,平日里哪有资格去那里开会呢?同时他还听说自己的妈妈也来了,这让董耀东又感到一阵后背发凉。

"难道是我犯了什么错误,需要在那种场合对我进行批判,所以才请来的家属?不过印象中妈妈也不是什么首长,她也没有资格去那里啊!"。

董耀东实在弄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事情,心中忐忑不安,但是这件事是主任来通知他的,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因此不管是什么事情,他都必须得去。

来到会议厅后,董耀东见到了母亲张博,与会的还有大连警备区第一副司令赵国泰,以及部队其他首长。

这场会议由赵国泰主持,说着他就示意董耀东站起来。随后,他说的一句话让董耀东惊讶得合不拢嘴。

"董耀东,你已经年满18岁了,该让你知道一些事情了",赵国泰看着眼前的大小伙子,内心喜悦,接着语重心长地说道,"那就是有关你身世的秘密"。

"身世?我的双亲都在,父亲是董凤奎,母亲是张博,我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出生的,这不就是我的身世吗?",董耀东一头雾水,但他没有说话,而是看了一眼母亲后,便等待赵国泰继续说。

"董耀东,哦,不对,现在应当叫你蔡小东,你的亲生父亲并不是董凤奎,董凤奎是你的养父,你的亲生父亲真名叫蔡正国",赵国泰掷地有声,洪亮的嗓音在会场里嗡嗡作响。

此话刚说出口,董耀东便感到浑身都震颤了,没想到自己小时候经常去清扫祭奠的一座墓碑下竟然埋着自己的亲生父亲。

他不敢相信扭头看了一下母亲张博,只见母亲已经默默在哭泣,她抬头看了看董耀东点了点头。

董耀东瞬间就明白了,这一切都是真的,此时此刻的自己就像《红灯记》里的李铁梅。此时此刻,一段热血又心酸的往事也浮上了张博的心头。

热血年代的往事

1943年,年轻的战士蔡正国和女兵张博,在根据地自由恋爱,两个人都有共同的理想,那就是赶走侵略者,建设伟大的新中国。

事实上,张博只是蔡正国的第二任妻子,参加红军之前他在乡下曾有过一个爱人。

蔡正国1909年出生于江西永新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幼年辍学、少时学过木匠。

1929年,20岁的蔡正国参加红军并被编入红三军团。之后由于表现优异、作战英勇,先后担任了游击队政委、排长等职务。

1934年至1936年,蔡正国参加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他曾在长征中负过重伤。一个子弹打进了左肩,因为当时没有足够的医疗条件,蔡正国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学着三国时关公刮骨疗毒那样,用一把刀直接从肩膀上把子弹给剜了出来,剧痛让他生生将嘴里的木棍给咬断了。最后他只用草药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便又继续跟随部队出发了,直到到达陕北才得以治疗康复。

1936年,蔡正国身体全愈,原本身体复原后他可以再休养一段时间,但是他拒绝了这样的待遇,马上跟随115师开赴晋西抗日前线,先后在平型关等地的大小战役中奋勇杀敌,而他的职务也一变再变,先后担任过参谋处长和团长等要职。

在和张博认识后不久,两人的第一个孩子便出生了,是个女儿,让人心痛的是,他们没有看到女儿长大成人。因为战争,他们的女儿在刚满月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

1946年,蔡正国的第二个孩子蔡四东出生了,当时蔡正国正在指挥战斗,没有时间看一眼刚出生的孩子。

解放战争时期,蔡正国先后担任121师师长、40军副军长,在营口、海城、塔山、海南琼州海峡等地组织过多次战斗,打得敌军抱头鼠窜。

总之,蔡正国在解放战争中立下过赫赫战功,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和嘉奖,他的功绩也必将永载史册。

英雄壮烈牺性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时正准备去河南修养的蔡正国接到命令后,二话不说带着部队就上了朝鲜战场。

临行时,张博嘱咐丈夫要平安归来,然而她没有想到的是,丈夫这一去便是永别。

1951年3月,由于50军军长曾泽生因伤病需要休养,军委任命蔡正国担任50军代理军长。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50军并不是中野、华野中出来的部队,他的前身是国军第60军。60军曾于1938年参加过台儿庄战役,与日军奋战十个昼夜,终于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1945年60军被派去东北打内战,但是他们却不愿意看见中国人自相残杀,于是选择投诚起义,并被改编成为了50军。

蔡正国接手50军后,将东北野战军的一整套战术在部队里推广,使得50军的战术水平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也为50军之后阻击联合国军、为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50军既是"铁军"也是"钢军",他们的勇猛,很快便体现在了白云山阻击战和汉江阻击战的战斗中。

1953年4月2日,汉江解冻,为防止美军从江上发起进攻、我军背水御敌的局面,上级要求蔡正国带领部队退回汉江北岸。然而这时美军却得到了消息,就在50军撤退的时候,他们从空中发起了突然袭击。

4月12日晚上9点,正在召开军事会议的蔡正国听见了敌机从远处飞来,危急时刻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战友和同事,就在他指挥所有人员撤离时,一个炸弹在指挥所附近爆炸。

蔡正国躲避不及被弹片击中头、胸部,倒地不起。

虽经全力救治,然而蔡正国实在是伤得太重了,最终壮烈牺牲,牺牲时还不到45岁。

战友们在他的上衣口袋里找到了一封信,在信中蔡正国告诉张博一切都好、勿用挂念,还说过些日子会请假回家看看大儿子蔡四东和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蔡小东。

书信还在,话语犹亲,但写信的人却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此情此景令所有人悲痛不已。

高尚的养父

会议结束后回到家中,母亲张博向已经成为蔡小东的儿子,说了亲生父亲蔡正国的生平和英雄事迹。听后,蔡小东在对父亲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不禁流下泪水,他的心中为能有这样一位英雄的父亲感到自豪。

随后蔡小东又问起了养父董凤奎的事情,张博也一五一十地说了经过。

原来张博当时也在部队上工作,蔡正国牺牲后,部队上考虑到蔡家的境况,批准了张博复员的申请,因为他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一个是哥哥蔡四东,另一个就是蔡小东了。

当时蔡小东还不到半岁,蔡四东也仅有六岁多,都是不懂事的孩子,他们不知道父亲的牺牲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干的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事业。

然而更让人痛心的是,不幸再次降临,蔡四东在一场意外中去世,这对张博来说又是一次天大的打击,她快承受不住了。好在这时出现了一个人,他就是蔡小东的养父董凤奎,当时董凤奎正担职某战地医院的政委。

听说蔡家的事情后,没过多久,董凤奎便走进了张博的生活,他自告奋勇担当起了照顾蔡家老小生活的重任。随着彼此的信任和感情的增进,张博和董凤奎最终走到了一起,而蔡小东因为年纪尚小,自然把董凤奎当成了亲生父亲。

继承父亲遗志,为国尽忠

蔡小东再一次来到刻有"烈士蔡正国同志之墓"的墓碑前,他跪下来向亲生父亲磕了三个响头,并敬献了花圈。

小的时候,他曾对这块墓地有一种异样的情怀,他说不清楚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想想,那是父亲的英魂与自己心灵相犀,那是父亲在看着自己啊。

在他的心中,父亲依然活着,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一个英雄。蔡小东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做好一个军人的本职工作,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生。

最后让我们向那些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致以崇高敬意,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也要像蔡小东一样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蔡正国:志愿军烈士中级别最高的指挥员》-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光荣的国际主义战士”蔡正国:戎马一生 英勇捐躯》-新华网;

0 阅读:0
友梅评过去

友梅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