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永贞内禅是唐朝中晚期政治斗争的转折点。通过永贞内禅,唐宪宗李纯被拥立称帝,开启了被称为唐朝最后余晖的元和中兴。在这次皇权更迭之中,宦官集团首领俱文珍毫无疑问是起到最大作用的,也是李纯能顺利继承皇位的最大功臣。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纯在坐稳了皇位后,却没有重用俱文珍,反而进行了明升暗降的操作。他用自己的心腹宦官吐突承璀替代俱文珍掌控神策军军权,逐渐将俱文珍排挤出宫。他的这个操作引起了很多历史爱好者朋友的兴趣,其背后的原因也非常耐人寻味。
俱文珍在中国的宦官史上是有着非常独特地位的,也是少有的关系到皇帝废立,和朝代兴衰成败的大太监。他作为晚唐宦官集团首领,一度掌控神策军军权,达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可最终反而被他扶持上台的唐宪宗李纯拿下,被迫离任出宫。他的起落关系到了唐朝政局的变化,也成为后世学者们讨论的焦点。在谈到俱文珍的起落之时,则不得不谈到他的人生境遇。俱文珍是唐朝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宦官,曾经在安史之乱后稳定藩镇集团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因此收到了唐德宗李适的重用。
安史之乱后天下初定,唐朝朝廷的财政非常拮据,位于黄河流域关键地区的汴河就成咯额为此财政的重要生命通道之一。当时的唐朝朝廷设在长安,但因为长期战乱导致长安和京畿疲惫,所以所有的补给都需要从江南调运。汴河所在位置非常关键,既可以掌控黄河船运,也可以调度大运河漕运,是财政的生命线。为了掌控黄河和运河两条大动脉,朝廷在汴河设立了河南节度使、汴州防御使、宣武军节度使等职,让他们率领重兵控制河运,监督各地藩镇。而俱文珍的崛起,就是在朝廷和藩镇反复争夺汴河控制权的斗争中浮出水面的。
唐德宗三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反叛,出兵攻陷汴州,汴宋节度使李勉强出逃,长安城的经济大动脉被切断。朝廷派汴滑都统副使刘玄佐联合李勉、淮南节度使陈少游、东都汝州节度使哥舒曜等藩镇围剿李希烈。最终李希烈被刘玄佐的军队逐出汴州,刘玄佐被任命为新的汴宋节度使。因为汴河地理位置关键,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所以朝廷以俱文珍为宣武军监军镇守汴宋节度使下的各路军队。刘玄佐去世后,他的儿子宣武军兵马使刘士宁为了争权起兵作乱,被俱文珍和宣武军都虞候邓惟恭联合平定,后又推荐李万荣为汴宋节度使。
李万荣死后,俱文珍和邓惟恭又驱逐了李万荣之子李乃,迎东都留守董晋为宣武军节度使。董晋去世后,宣武军留后陆长源整顿军队引发兵变,俱文珍又联合宋州刺史刘逸准平定叛乱,并推举刘逸准为宣武军节度使。后来刘逸准去世,俱文珍又推荐其部将韩弘为宣武军节度使。在唐德宗执政时期,汴宋宣武军节度使几次兵变,或者是权力更迭,都是由俱文珍操作的,所以他在藩镇和军队内部建立了极大的影响力,也受到了皇帝李适的重用。到了唐德宗末年,俱文珍因功被调回长安统率神策军,成为了长安宦官集团的首领。
在奉天之难后,唐德宗李适重用宦官,以宦官统率神策军,神策军中各部都有宦官出任监军。俱文珍掌管神策军后,这些宦官监军都依附于他,于是形成了强大的宦官集团。这个宦官集团掌控着宫廷内外的大权,对朝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也受到很多朝廷重臣的抨击。
唐顺宗李诵继承皇位,任用东宫集团王叔文等人,拉开了永贞革新的序幕。在永贞革新中,俱文珍站在改革派的对立面,阻碍王叔文的改革政策。尤其是在关于神策军的政策上,他暗中命令军队和宦官监军抵制朝廷任命的左右神策军京西诸城镇行营兵马节度使范希朝,死死的将神策军军权捏在手里。
因为手里有了军权,俱文珍便和旧官僚集团达成了联合,与卫次公、郑絪、李程、王涯等人上书逼迫唐顺宗李诵让位。李诵坚持不过,被迫任命皇太子李纯为监国,不久之后禅让了皇位,于是李纯登基称帝,是为唐宪宗。李纯当了皇帝后,在俱文珍等人的支持下,将王叔文等改革派的官员贬谪外放,收回了朝廷大权,坐稳了皇位。从整个永贞革新到永贞内禅的过程看,俱文珍在里面起到了极为重大的作用,是李纯登基不可缺少的支持者。按照一般逻辑而言,对于这样的大功臣应该大力奖赏,然后授予大权重用的。
可是李纯却没有如此对待俱文珍,反而玩了个明升暗降的花样。李纯登基不到半年,就发生了西川节度使刘辟起兵叛乱的事。李纯派遣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出兵征讨,而俱文珍却被安排以监军的名义随军。作为神策军的最高管理者,俱文珍却被安排到了西川打仗,于是出现了神策军军权悬空的事。平定刘辟后,俱文珍因功出任右卫大将军,兼知内侍省事,却失去了神策军的军权。与此同时,李纯任命自己的心腹太监吐突承璀出任左监门将军和左神策护军中尉,正事接管了神策军军权,俱文珍就此开始远离军队。
不久之后,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去世,其子王承宗出任留后,上书朝廷想要继承节度使之位。李纯不愿意河北三镇的节度使世袭现象继续下去,没有准许王承宗的请求,于是王承宗起兵反叛。李纯得到消息后,下旨讨伐成德军,让吐突承璀出任行营招讨处置使,将左右神策军以及河中、河南、浙西、宣歙诸镇的兵马悉数调予。如此一来,吐突承璀彻底掌控了宦官集团的大权,而俱文珍则被迫离开了皇宫,就此退出朝廷的政治斗争。几年后俱文珍去世,李纯才感念他的拥立之功,给了一个开府仪同三司的虚名。
从上述史料来看,俱文珍对李纯的登基称帝是居功至伟的。没有俱文珍的谋划和组织,就不会有永贞内禅,更不会有李纯当皇帝的机会。但是李纯似乎恩将仇报,一上台就借用刘辟叛乱而调虎离山,然后让自己的心腹吐突承璀掌控了神策军。不久之后他又利用成德军叛乱彻底断绝了俱文珍干预藩镇军队的权力,让吐突承璀成为当时的宦官领军第一人。李纯的如此操作,完全不符合厚待拥立之臣的惯例,引起了后世历史爱好者的广泛讨论。李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恩将仇报的操作呢,从各方面分析,还是因为俱文珍那躲不过去的黑历史。
俱文珍一生都活跃在藩镇斗争和宦官斗争之中,每次都能在斗争中渔利,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最终坐上了神策军统帅的高位。他的这些操作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联合盟友以平定兵变叛乱的名义消灭新的掌权者,然后将自己的人推上台。在宣武军的时候,他推上了好几个节度使。回到朝廷更是变本加厉,掌控了神策军的大权,而且还逼着唐顺宗李诵禅让了皇位。虽然这么操作最大的受益者是李纯,但李纯不可能不对俱文珍有戒心。对李纯而言,能够废除其父,又掌握神策军军权的太监首领,他不得不有所防备。
永贞内禅名义上是禅让,实际上也是一场政变,只是不那么暴力而已。李纯作为政变上台的皇帝,自然要防止自己被别人赶下台。所以皇宫中的军权是他必须掌握的,也必须掌握在他的心腹手中。俱文珍虽然有大功,但不是李纯的心腹,受到猜忌是必然的。实际上俱文珍在当时也存在了严重的功高不赏和功高震主的现象,官位已经没有办法再进一步了。如果继续授予他掌控宫廷和禁军的大权,不但李纯自己不安心,而且他背后的郭家势力也是不答应的。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宦官集团必须要出来一位新的首领。
这个首领一方面要能得到李纯的信任,另一方面与藩镇集团的联系不能那么密切,是切切实实的忠于李纯个人的。在这种情况下,李纯选择了自己的心腹太监吐突承璀。吐突承璀的履历比不上俱文珍,也没有俱文珍长期在藩镇担任监军,控制地方藩镇政务的经历。他是东宫出身的宦官,从黄门官当到掖廷局博士。他是李纯的心腹,关系比俱文珍近得多。他与旧官僚集团和藩镇集团都没有来往,不具备像俱文珍那样搞政变的能力,所以李纯对他非常信任。用吐突承璀替代俱文珍掌控神策军,是李纯为自己安全作出的第一个调整。
俱文珍除了对神策军的掌控外,与旧官僚集团、藩镇集团的联系也是很麻烦的。所以李纯来了个明升暗降,看似给他升了更高的右卫大将军,其实削弱了他掌控朝政的机会。不论是旧官僚集团,还是藩镇集团,各方面的利益链都汇集到朝廷。一旦脱离朝廷,成为单纯的领军,甚至虚衔监军,俱文珍就无法威胁到皇权了。所以经过李纯这么一个调整,俱文珍再也无法像永贞内禅那样操作政治,搞逼迫皇帝下台那种把戏。再加上除了神策军外,相当一部分藩镇军都在李纯依赖的郭家手里,于是李纯的皇位就座稳了。
总结俱文珍在晚年的遭遇,可以发现他犯了一个最大的政治错误。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参与废立皇帝的顶级官僚,如果不能成为皇帝,权势都不能长久,甚至有杀身之祸。在永贞内禅之前,俱文珍已经是宦官第一人了,他就算拥立了李纯,也不可能得到更多。
况且他是宦官,连后代都没有,萌荫后人的待遇也得不到。他逼唐顺宗李诵退位,看似对李纯有功,其实是为自己招祸。如果李纯坐不稳皇位,肯定第一个杀他为自己背锅。即便李纯坐稳皇位,也不敢用有这种黑历史的太监,除非李纯是个傻子。从这角度看,俱文珍做了一件愚蠢无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