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向好帮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守望自然 2024-05-20 11:49:55

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策勒沙漠研究站附近,黄沙止步于此,大片的草地和灌木出现在眼前。从“人退沙进”到“绿进沙退”,科研人员正努力让沙漠变成绿洲。自2019年起便在新疆生地所工作的巴基斯坦籍副研究员阿卡什·塔里克亲历了这一生态变化的发生。

塔里克一直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和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希望通过科研丰富沙漠植物种类,促进植被恢复。“具体来说,我所在的团队主要围绕风沙危害过程及防沙治沙技术集成与示范、荒漠植物逆境适应策略与可持续管理模式、绿洲农田高产稳产技术与绿洲稳定性机制、荒漠生态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规模化应用这4个领域开展研究。”塔里克介绍,团队还研究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优势植被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养分、盐分和温度的适应和响应机制,“我们从经济学和生态学角度提出了极端干旱区多年生植被可持续管理的技术方法和实践途径,在科研支持下,当地环境发生了令人欣喜的转变。”

一起寻找适合的实验地点、准备地块、播种、定期浇水……在策勒沙漠研究站工作期间,塔里克的团队很重视与当地村民合作开展研究,“他们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参与者,了解与生态相关的基本常识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生态保护中。为此,我们安排了各种科普活动增进他们的理解,并教会他们如何让这些植物继续生长下去,让生态治理更可持续。”

在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中,塔里克感受到生态改善给新疆民生福祉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推广流动沙丘治理、肉苁蓉接种、棉花双层双株高产栽培等技术,越来越多村民开始种植林果、肉苁蓉等特色经济植物,在防风固沙的同时,还能发展产业。”随着生态不断变好,当地沙漠旅游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经济植物种起来了,绿色多起来了,当地的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生态向好帮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塔里克说。

今年,新疆生态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全力完成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防沙治沙任务,有效改善南疆生态环境。这一目标与塔里克的职业规划高度契合,“我想进一步探索自身研究领域内的不同课题,中国有能够让我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我希望继续在这里从事科研工作。”谈到未来的研究重点,塔里克干劲十足,他准备与团队研究沙漠—绿洲过渡带的稳定性机制及其可持续管理技术,为干旱区脆弱生态系统的保育和修复提供科技支撑。

摘编自“外国友人眼中的新时代中国西部大开发——开放创新 生态向好”,原载《人民日报》,作者李亚楠。

0 阅读:5
守望自然

守望自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