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远瞩也好、盲目跟风也罢,继OpenAI携ChatGPT掀起AIGC热潮之后,如何用AI“赋能”自家业务就成为这两年各行各业的一个共同命题,其中自然也包括一众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此前在今年4月,饿了么零售商家SAAS平台“翱象”面向商家推出“AI经营助手”功能。此外在今年早些时候有消息称,抖音生活服务已组建一支AI团队,专注探索AI与生活服务的场景结合。
美团作为这个赛道的执牛耳者,自然也会不甘于落后。继今年4月开始测试与主营业务外卖结合的AI助手“问小袋”后,日前有消息显示,美团方面又将AI带到了到店、酒旅等场景。
据了解,大众点评近期开始内测一款名为“点仔”的AI智能工具。具体而言,“点仔”具有“找店帮手”、“菜品搭配”、“景点伴游”等功能,在在用户输入特定需求后,便会基于大众点评内的用户评价自动生成回答,从而帮助筛选餐厅、精选美味菜品,以及提供景点游玩建议和陪伴服务等。
以“找店帮手”为例,“点仔”能够根据地点、菜系、评价等信息,为用户筛选并推荐合适的餐厅。此外其还提供了AI帮写功能,可在笔记发布场景帮用户“想得更多,写得更好”。
其实回过头看,推出“点仔”其实早有端倪。此前在6月大众点评2024年“必吃榜”发布期间,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就曾表示,大众点评的最终理想,是解决用户找餐厅点菜的困难。彼时他还一步解释到,“AI能够实现,我们也正在做。现在很明显的变化,是把历史上所有评价提炼出很短的总结,这个总结非常清晰、有效,对用户的帮助还是很大的,现在在广州和海外实验,等调好会在全国推广。”
那么问题就来了,明明主站也提供了到店、酒旅服务,美团为什么会选择大众点评来作为“点仔”的测试平台呢?
从过往来看,美团方面其实一直很注重多渠道的布局,这一战略既体现在美团的数个APP上,也体现在美团的外部流量来源上。
而且就此事而言,大众点评确实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众所周知,由于到店、酒旅所代表的多为体验型消费,所以用户决策时往往会参考其他人的评价。而且“点仔”来说,海量的用户评价自然就是其能够提供更智能体验的前提,大众点评作为全球第一个第三方消费点评平台,凭借着完善的账号等级体系、长效的激励机制,二十余年来也积累了大量用户的评价。所以与其他平台、包括美团的主站在内,优势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大众点评活跃用户的消费意愿、消费能力,似乎也都更强。曾有本地生活代运营服务商向媒体透露,大众点评的用户群体特征是购买频率低、消费金额高、决策成本高,“刨除外卖业务,用户在大众点评的人均消费额要明显高于美团”。
有媒体在相关报道中援引的数据也表明,大众点评来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用户占比接近60%,而且每个日活用户每年能带来667元左右的收入,处于行业的高位。根据相关推算,抖音每位用户在2022年贡献的收入比大众点评低14%。
但即便有种种优势,大众点评的"AI化"也并非没有挑战。在Questmobile的相关报告中显示,2023年4月大众点评全渠道去重活跃用户规模为1.2亿、较2016年第二季度跌去了超过50%。国金证券公布的数据则表面,2023年大众点评日活用户数仅为约1890万,而且这还是在同比增长81%的情况下。
所以虽然家底仍很“丰厚”,但大众点评近年来已不再那么“大众”。换而言之,在别的平台已经开始拼用户粘性、用户时长的情况下,大众点评还受困于用户规模。至于大众点评用户规模不断下降的原因,除了美团自己的原因之外,自然也有抖音、小红书等后起之秀的因素。
而用户规模的不断下降,必然会影响到交易转化率,以及评价内容的产出量。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或许也是美团选择先在大众点评对“点仔”进行测试的原因之一。毕竟正如前文所言,大众点评的商业化能力不容小觑,美团方面不仅不会放弃,必然还会想办法进一步放大这个价值。
此外与餐饮外卖相比,到店、酒旅的消费场景明显更加多样性,也就要求AI产品需要具备更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应对不同场景的需求变化。这也就意味着,美团需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用于大模型的训练与优化,而对于作为重要语料来源的用户评价内容,大众点评不仅要想办法增加数量、还得确保质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