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凤仙郡——《西游记》的这一篇故事尽显世间等级之骇人

Mr王大可 2025-01-20 20:43:10

凤仙郡求雨的故事,出现在书中第八十七回,它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路过凤仙郡时所经历的一件怪事。而新世纪之初,杨洁导演在《西游记》续集的第九集里,将这个故事搬上了电视机的屏幕。

当时在电视剧中看这一段时,只当是玉帝的小气和郡侯的无辜。而后来,却越发觉得这故事背后的骇人与冷酷。它骇在哪里,又冷在何处呢?诸位且往下看。

话说师徒一行几人刚刚灭了豹子精,就来到了一处城池,打听之下才知晓,此城唤做凤仙郡。

然而,在城内的几番游走后,师徒四人不禁大吃一惊,这哪是什么“仙”郡,简直是人间炼狱啊。

整个城中,人烟稀少,民事荒凉,就连那郡侯发布的招求雨法师的榜文中都吓人的写道:

“大天竺国凤仙郡郡侯上官。为榜聘明师,招求大法事。慈因郡土宽弘,军民殷实,连年亢旱,累岁干荒,民田菑而军地薄,河道浅而沟浍空。井中无水,泉底无津。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城中惧法,典衣当物以存身;乡下欺公,打劫吃人而顾命。为此出给榜文,仰望十方贤哲,祷雨救民,恩当重报。愿以千金奉谢,决不虚言。须至榜者。”

看到了吗?因为郡中缺水到了极点,普通人难以活命,只能靠变卖家产、卖儿卖女来勉强生存。这还只是在城中的景象,有律法稍加维持尚有一丝秩序留存。而城外的乡野之处就恐怖了,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

那唐三藏身为高僧,必以慈悲为怀,立时要几个徒弟看看是否可以帮忙求雨,以解凤仙郡之危。而在孙悟空的几番调查下,颇有些无厘头的真相才被揭露出来。

凤仙郡的首领——郡侯,因为和夫人大吵一架,而一怒之下掀翻了供着玉皇大帝的贡台,并口出秽语的将原本敬于神明的贡品扔去喂了狗。

按书中的层面讲,这都是郡侯在态度上的不恭和信仰上的不诚。至少在这里看,我们这位郡侯,他供玉帝敬神明,实际只是流于表面功夫而已。在盛怒之下,神台如同灶台,贡品只配饲犬,什么尊敬、诚实全都抛到了脑后。

而在贡台的另一边,正巧玉帝下界巡视,看着郡侯的所作所为,作为神明的玉帝自觉颜面扫地。他同这个肉体凡胎的人间官员一样,产生了似乎只有人类才会有的愤怒情绪。

当下,玉帝降下惩罚。他先是颁布法旨,命雷公电母、四海龙王,皆不得在凤仙郡地界布雨行雷。紧接着,他又摆下一座米山和面山,并令一只巴掌大的小鸡去啄食米山,命一只哈巴狗去舔食面山。同时,架一起一条金锁链,在链下放置了一盏长明灯。只待鸡啄完米山,狗舔完面山,灯焰烧断金锁,凤仙郡才可有雨水出现。

这种命令充满了蛮不讲理的味道,左看右看凤仙郡要想下雨,都是难于登天了。

当然,我们可以讲这一切是郡侯有错在先,但他无意之间的冒犯,却引来了一场自己根本无法解决的灾难,甚至在之后的几年中,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

可在玉帝看来,自己是至高无上的,理应居高临下的藐视一切。面对来自下级阶层的冒犯,哪怕对方是无意之中表示出了一点不敬,都是无法原谅的。

玉帝作为本应了然人间疾苦的众神之主,他应对突发事件的第一反不是众生安危,却是维护自己的尊严。在自己的俯视之下,不恭敬的郡侯就代表了整个凤仙郡的所有人畜,单独处罚一个郡侯,显然已经无法解了玉帝的心头之恨。

此刻,玉帝所有的负面情绪全部爆发出来,他如同一个被蚂蚁咬疼了的凡人那般,抬起脚来便踩死了那一片的所有蚂蚁。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他不在意那一只和那一群有什么具体区别。对于自己这个掌握生杀之权的强者来说,那些蚂蚁不过就是一个个会动的黑点罢了。

而玉帝对于郡侯及其子民的藐视,也不止体现在三个近乎无厘头又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上,它更体现在惩罚的随意与随机上。

雷霆手段的打击之后,玉帝甚至都不告诉凤仙郡,你们到底是因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引用三体的一句名言就是“毁灭你,与你何干”!

郡侯作为一方父母官,自己治下变成了这般摸样,表现的倒也尽职尽责。他想尽办法走关系,找门路,想知道解决办法,更想知道到底是得罪了谁,或是因为什么,致使状况变的这么糟糕。

但高高在上的玉帝并不理会,甚至完全忘了这事儿,而其他众神虽然知道事情的原委,却也不愿趟这浑水。凤仙郡数年滴雨不下、百姓家破人亡、叫苦连天,所有天庭神明乃至西方众佛就那么干看着,没有任何只言片语和拯救苍生脱离苦海的打算。

可玉帝的雷霆手段,当真是惩罚到了郡侯吗?没错,郡侯在面对唐僧师徒四人时,曾表示过深切的担忧,也表达过自己对治下草民无比的同情。

而作为得罪了上层的罪魁祸首,郡侯虽然心力交瘁,实际却并没受多大影响。因为对玉帝来说,你小小郡侯如同一只蝼蚁,但对于凤仙郡的百姓来讲,这郡侯就是他们能见到的最顶级的存在了。

郡侯这个顶级,在灾难之城凤仙郡中是怎样的表现出来的呢?我们一起看看他对唐僧队伍的招待吧。

取经四人组的到来,令郡侯大喜过望,几番交流下来,郡侯便吩咐摆下斋饭。我们都知道,在整个西游记里,但凡遇见饭局,那猪八戒边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在他老猪的带领下,师徒几人狼吞虎咽,桌子上的盆碗几番见底,上菜的如走马灯一样轮番上阵,直到食客们吃的肚肠饱满才肯罢休。

这里四人吃了多少不太清楚,但猪八戒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要知道当初高老庄要赶走猪八戒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实在太能吃了,吃的高老太公那样一个富家翁都有些承担不起。而孙大圣在玉帝那里看见面山和米山的时候,第一时间也是想起了自己的二师弟,认为他完全有能力将那两座粮食高山给吃的干净。

不多说猪八戒的饭量,就说凤仙郡数年无雨,乡野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城中不但变卖家产,还有卖儿卖女的。而作为郡侯,一下子就拿出了如此多的粮食,供几位法师一顿饭的吃用,你们说这个郡侯的家底到底有多丰厚呢。

有人会说,郡侯有求于取经团队,也是无奈之举。这倒是合理的解释,但在不知道几人真实实力的情况下,这位城主郡侯,可能会掏光家底来宴请这师徒四人吗?

所以说,这顿可以买下足足数百名民家女童的饭局,应该只是郡侯粮食存量的九牛之一毛也。

但有如此巨大的存粮,为何凤仙郡的百姓仍会在这位关心民间疾苦的郡侯治下,活的那么水深火热呢?这中间就值得玩味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郡侯究竟在这凤仙郡中是怎么样的存在。而对他在整个凤仙郡事件的表现,则可以用三句话进行总结,那就是:

颗粒无收,饿死的只是百姓,饿不死郡侯;

流离失所,逃离家园的全是子民,郡侯仍是郡侯,

风吹不动,雷打不动的郡侯,却在哭天喊地之中,间接的维护了自己爱民如子的形象。

郡侯心不诚行不端,换来了玉皇大帝的的威严和大棒,可这看似打在郡侯身上的惩罚,却棍棍不落的全砸在了凤仙郡的草民的头上。这群饱受了饥饿与干旱之苦的普通人,就如同生态位低下的蚂蚁一般,正辛劳的为生计奔波不停,就莫名其妙的被突然伸出的一只大手,给按瘪在了原地。

最终,这场残酷的闹剧在本领通天的和事佬孙大圣的斡旋下,得到了彻底的解决。郡侯通过敬天礼佛来表达自己对天庭的敬畏和顺从,从而获得了玉帝的谅解,凤仙郡也终于见到了久违的雨水。

而在这时,讽刺又恐怖的一幕出现了,在权力和权力的和解下,玉帝还是恩泽天下的圣主,郡侯成了体恤民情的清官,金蝉子完成了任务薄上的又一项任务,孙大圣保全了自己通天入地的面子,猪八戒美美的吃了一顿饱饭,就连一开始装糊涂的众神明们,也都摇身一变的成了忠心耿耿、勇于进谏的贤臣。

可以说,众神和老爷们各取所需,纷纷表示满意这个结果。而在凤仙郡百姓间发生的那一幕幕的惨剧,就仿佛从未发生过一样被遗忘掉了。就连凤仙郡的百姓们自己,似乎也忘光了发生的一切。他们跪在地上磕着头,感激上天赐予他们的雨水,并庆祝自己活了下来。

说凤仙郡是一场闹剧,似乎对被卖掉的孩子,对被吃掉的村人,以及对被破了家的凤仙郡人,都太过残忍。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些都是切肤之痛与生离死别。

可对一众强者来说,凤仙郡的悲剧就如同他们犯下的一个小糊涂、一个小任性所引起的一个小插曲和小闹剧。他们羞愧的掩面一笑,捶胸顿足的一声叹息之后,歌照唱、舞照跳,顶多下不为例罢了。

那么在等级的差距下,大可就把参与了凤仙郡事件的各色人物分个等级。从他们各自的位面上,来看看他们所面对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吧。

玉帝身为神仙首领,高高在上不可冒犯。

郡侯乃是官僚阶层,虽算清正廉洁,但遇事则可以逢凶化吉。

而最倒霉的就是郡内百姓了,一无所知,只会辛劳,却莫名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平白无故的就吃了好几年的苦头。

0 阅读:6
Mr王大可

Mr王大可

设计人,影评人,漫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