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不仅标志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更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关键时期。
此时,气温回升,雨水充沛,正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滋养身体的好时机。老祖宗留下的“1要整,2不做,3要食”的养生智慧,能帮助我们顺应时节,为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1要整:整理身心
谷雨时节,大自然的阳气愈发旺盛,人体也应顺应这一趋势,整理身心。清晨,不妨早起,到户外散步,呼吸清新的空气,让阳光洒在身上,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激发阳气的升发。
运动时,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的有氧运动,在伸展肢体的过程中,调节气息,使身心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同时,也别忘了整理居住环境,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整洁,为自己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

2不做:不贪凉、不浮躁
虽然谷雨时气温升高,但昼夜温差仍较大,切不可过早换上夏装,贪食冷饮、赤脚踩地。
此时人体的阳气,虽在逐渐向外发散,但脾胃阳气仍相对较弱,过度贪凉,会让寒湿之气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引发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尤其对老人、儿童,及体弱者来说,更需注意保暖。
另外,谷雨时节,肝气正旺,情绪容易波动,应避免浮躁、焦虑,保持心境平和。
生活节奏可适当放缓,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身体负担。闲暇时,可通过听音乐、读书、品茶等方式舒缓压力,让身心得到放松。

3要食:食春芽、祛湿气、养脾胃
谷雨前后,各种春芽鲜嫩可口,营养丰富。香椿便是其中的代表,“雨前香椿嫩如丝”,谷雨时的香椿香气浓郁,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健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
食用时,可将香椿焯水后,与豆腐凉拌,或与鸡蛋一起炒制,味道鲜美。
春笋也是谷雨时节的时令蔬菜,其口感鲜嫩,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还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可素炒,也可与肉类搭配,如春笋炒肉片,清香爽口。

谷雨时节,雨水增多,湿气加重,此时应多吃一些,具有祛湿功效的食物,如薏米、赤小豆、芡实等。薏米可煮粥或煮汤食用,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赤小豆与薏米搭配,煮成的红豆薏米粥,是祛湿的经典食疗方;芡实则可与山药、莲子一起煮粥,既能祛湿,又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
脾胃为后天之本,谷雨时节,养护脾胃至关重要。可多吃一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等。

小米具有健脾和胃、滋阴养血的作用,熬煮成粥,易于消化吸收,适合脾胃虚弱者食用;南瓜富含果胶,能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功效的中药材,如茯苓、白术等,可将茯苓磨成粉,加入粥中一起熬煮,增强健脾祛湿的效果 。

谷雨时节,遵循“1要整,2不做,3要食”的养生原则,顺应天时,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我们便能以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夏天的到来,为全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