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慕尼黑安全峰会,光怪陆离。与其说是一个安全协调沟通会,还不如说是一个竞技场。不同国家的安全利益诉求激烈碰撞,一览无余。其中,美欧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出现明显分歧,而一些亚洲国家,则有进一步向美国聚拢的迹象,亚洲北约若隐若现,值得高度关注。
万斯抨击欧洲,图源网络
欧洲北约出现严重裂痕和分歧一直以来,北约以欧洲国家为主体,以美国为主导,北约也可以看作是欧美的北约。从北约成立的初衷来看,也是为了维护欧洲的安全,是为了应对前苏联的威胁而建立的。
自从前苏联解体以后,因为没有了共同的敌人,北约存在的合理性就受到了质疑。也就是说,如果在欧洲没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北约就有可能消失,或者名存实亡。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俄乌冲突不仅没有增进北约的凝聚力,反而增加了北约内部的分歧。这很难理解。一般而言,因为有了俄罗斯的威胁,欧美更加团结才对。
欧盟代表目瞪口呆,图源网络
但是,美国已经对乌克兰问题失去了耐心,着急把乌克兰问题这个包袱扔掉,甚至不惜拿乌克兰的国土换和平。这一点,引起了北约欧洲国家的激烈反对,欧洲北约内部逐步离心:
1. 防务开支方面的矛盾。美国抱怨欧洲严重依赖美国,用美国纳税人的钱为欧洲的安全买单。而欧洲国家则认为美国主导的北约未能充分反映欧洲的利益。
2.欧盟防务也有独立的倾向。美国想让欧洲多承担防务支出,但并不希望欧洲过于独立。然而,“欧洲防务基金”和“永久结构性合作”等举措,都有把美国排除在外的意图。
3. 欧洲在全球的中心地位下降。随着全球重心向亚太转移,欧洲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也在下降。美国新一届政府直言不讳,要把亚洲摆在美国利益的第一优先方向。而欧洲一些国家,也开始重新评估与北约的关系。
北约内部的矛盾,目前集中体现在乌克兰安全问题上。美国急于促谈,而欧洲并不满意,放言将在美国之外举行独立安全磋商,以讨论俄乌和谈问题。而美方也放出话来,要把欧洲排除在俄乌和谈之外。
慕安会主席坚持欧洲不可或缺,图源网络
“亚洲北约”取代“欧洲北约”?这绝不是空穴来风,在慕尼黑安全峰会期间,韩国外长就韩美、韩中关系发表了看法。
他说,中国只是韩国的重要贸易伙伴,而美国是韩国的军事同盟,如果中美之间发生军事冲突,韩国一定会根据军事同盟关系帮助美国,因此他希望中国不要这方面心存幻想,或者发生误判。
可以说,相对于目前北约内部的矛盾,韩国外长对美关系的表态,简直是胜过大多数北约国家!即便美韩同盟不叫“北约”,那也是简直胜似北约!
而日方面的表态也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外相岩屋毅说:俄乌和谈不能以俄罗斯的胜利结束!因为这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传递一个错误信号!
日本外相的发言,让中国无辜躺枪,让人无语。请问,这关乎中国什么事儿?中国没有打谁,也没有抢谁,为什么俄罗斯的胜利会给中国传递错误信号?
可见,在日本外相在潜意识中,或者说他就是明确地在表达一种意向:他们要在亚洲跟美国团结起来,以巩固他们的军事同盟关系。
可以说,在尹锡悦主政韩国时代,大搞南北对立,甚至抹掉与日本的历史旧账,与日本修好,就是在为美日韩同盟铺路。
慕尼黑安全会议,图源网络
“亚洲北约”若隐若现,意欲何为?对“亚洲北约”,其实也不需要有什么隐瞒,因为美日韩方面也没有藏着掖着。他们的安全合作机制,首先就是为了面对地区安全挑战,说白了,就是应对朝鲜和中国崛起的挑战。
其次,美日韩希望通过类似北约的亚洲多边机制,参与主导亚太地区的安全事务。例如,日韩希望通过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多边机制,主导亚洲国家安全事务。
最后,美日韩希望通过“联盟”实现经济与安全联动。通过经济合作强化安全纽带,特别是在供应链和高科技领域,建立攻守同盟,以维护美国经济霸权和日韩作为美国附属国的既得利益。
图源网络
“亚洲北约”的现实可能性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亚洲国家,当然都会反对所谓的亚洲版北约。但这都不能阻挡亚洲版北约一步步演化生成的事实。因为,它即便不叫亚洲版北约,那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军事、经济联盟。
美国最近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表态,一再表明:美国目前的战略重心正在转移向亚洲,他们正在将更多资源转向亚太,推动与日韩等国的安全合作,形成类似北约的集体防御机制。
对此,美国防长直言不讳,说美国为了应对可能在亚太地区与中国发生的战争,已经没有资源可以用来继续支持乌克兰,因此让乌克兰早点停战。
我国航母,图源网络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方面一直认为,为应对中国崛起和朝鲜威胁,亚洲国家,尤其是日本和韩国,对安全合作的需求上升,因此在亚洲推动类似北约的多边安全机制的时机已经成熟。
总之,欧洲的分歧和亚洲一些国家合作的加强,确实为“亚洲北约”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预判,提前做好应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