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青枫斋学画记

竹山艺苑 2021-07-26 23:01:08

青枫斋是湖南著名山水画家曾晓浒先生的书斋,因窗外有二株青枫而得名。       16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冒雨来到了岳麓山下这个向往已久的书斋。因为雨很大,身上的衣服都被淋湿了,手里的画稿幸亏被报纸包着而没有被淋湿。曾老师被我求学的精神所感动,同意带我学画。对于仰慕先生画艺而又一直求学无门的我来说,这是天大的幸事,感激之情可以想见。

曾晓浒作品

接着,老师替我安排了学习日程。从树石基础练习入手,第一个月先从松树画起。曾老师对我说:“岳麓书院后面有好多古松,姿态很美,你先去画画看。一天不求多,画好一两株就行了。”于是,我每天吃过早餐就带上两个油饼上山,一画一天,直到天黑才回到租住的房子。晚上,对照《黎雄才山水画谱》临摹学习,体会写生规律。

一个月之后,画松的一些问题都一一得到了解决。于是,我深感学画光靠看书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只有经过老师讲了,自己再去实践才能得到真知。有一次我画了一棵古松拿给老师看,他一看就知道这棵松在什么地方,什么位置还有一个枝丫很美,却被我舍弃了。当时我真的好惊讶。老师却笑着对我说:“这些松我都画过的。”淡淡一句话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别看老师作画白纸对青天,在师大上课,一个早上画七八幅山水画,幅幅精彩,可有谁知道这精彩的背后,是老师深厚的积累、艰苦的磨练!

曾晓浒作品

在松树练习即将结束时,曾老师当场示范了一株松树,只见笔飞墨舞,不一会儿一株水墨淋漓的松树就画好了,接着题道:“高岩松势,如游龙矫健如此。” 真令人大开眼界!老师说,学画除了多画,还要多想。这一条不可少。许多人长期没有进步,就是天天糊里糊涂作画而没有花时间去思考的缘故。有一天,天气晴朗,老师带我走出书斋,来到山坡上看树,让我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接着,他举槐树和泡桐为例从特点和表现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多么鲜活的课堂,多么循循善诱的良师啊!      有一天晚上,我拿着岳麓山写生的山石到青枫斋求教,老师看完我的作业就来到画桌前示范。边画边讲:“石头是千变万化的东西,决不是两个面、三个面能表现得了的。”画完之后,又对我说:“你看我的画中,石有大小、方圆、长短的变化。近处的石画得丰富,中景的石只剩下几根石纹,较含混,而远处的石则疏疏朗朗几笔带过。苔点苍苍莽莽,凌空而下,既丰富结构又增加墨韵。”几句话说得我茅塞顿开。

曾晓浒 课堂示范

临摹曾老师原作是美好而又快乐的事。我借来老师的作品挂在墙上,反复揣摩,常常会不知不觉被眼前笔精墨妙、神采飞扬的山水画所吸引。老师告诉我:先分析原作的构图规律、笔墨特点再临摹,有事半功倍之效。可是即使这样,也常常有看不出来的地方。有一次竟不经意地把中景的一组树画得太实,经老师指点才悟到虚实相生的道理。还有一次,临一幅泼墨山水,只知一个劲地泼,却没有顾及到墨中是否有骨。结果,自以为得意的墨块却原来是墨猪。

曾老师不仅教我画画,而且教我读书和做人。在师大求学期间,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将学校图书馆里的藏书读了不少,还精研了《中国画论类编》(上、下),做了许多读书笔记。好多次,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艺术是一辈子的事,不要急于求成,要坚持不懈,肯下苦功。现在外面各种潮流、各种画法纷繁复杂,不要被那些东西冲昏了头脑。追求艺术,要有一颗虔诚的心,矢志不渝。”

曾晓浒作品

我知道,曾老师一直以“真情真景真笔墨”作为自己的艺术主张,强调将自然美与真情实感有机结合,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美。他的山水画吸取武陵源和四川雄奇山水的灵气,力追宋人写实之风,笔墨刚健而含秀润,意境明快清新,引人入胜,如同一首首旋律优美的乐曲,打动着人们的心灵。在当今玩制作、追新潮的时代,老师这种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自有其独特的价值。

祝老师艺术之树常青!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