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评诗
第452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3386026a8a209627ab7ec6079418ec5.jpg)
看望土地
文/江非
邻居已经将他的
一小块土地清理好
并种上了新的菜苗
另一个邻居,地里至今
还是一片杂草
去年春天,他已经死了
远处,一个人
牵着一条狗
向我走来
不认识我是谁
不知道一个老人
为何如此地
关心他人的土地
为何在地头上站着
迟迟不肯走
不想早早地离去
五月的天空
到处是孤苦的灵魂
与飘升的思绪
除了马
和它咚咚踢打
田土的后蹄
它在为人类
测量全部的土地
2023.07.15
赏析今天分离的是陈子昂诗歌奖年度诗人江非诗歌《看望土地》,从诗歌的主题来看,诗人看望土地,聚焦的是人,而且是一位离去的邻居。当诗人站在杂草丛生的地里,思绪陷入思索,在路过人眼里,诗人成了一个奇怪的人,不被人理解。也许诗人深深地体会到了土地与人的关系,没有人种的土地是一片荒芜,如同无处栖息的灵魂,只能四处漂泊一样。诗人心存悲悯,对生命有着特殊的体验,对土地有种亲近的情结。也许,诗人在以站立冥想的方式祭奠这位离去的邻人和这荒废的田地。下面,通过文本细读,体验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
首先,诗人将两全邻居的土地进行对比,一位邻居的土地整洁,且种上了新菜苗,而另一位邻居的土地是一片杂草,而引出另一位邻居的离世,这样的表现方式挺让人心头一震的。这比直接说邻居去世了,田里杂草丛生更能让人调动情绪开始思考。
接着,诗人又写到一个牵着狗走来的人对自己的疑惑不解。诗人站在他人的土地上,迟迟不肯离去,关心着他人的土地。或许,诗人从这荒芜的土地上,看见了自己的土地的结局,联想到自己生命的尽头,估计和邻居是一样的。面对生命的逝去,土地的荒芜,怎能不让人多想?诗人选择矗立在他人土地,或许是在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对田地的悲悯。人和土地如同合作伙伴,一方的消逝,对另一方都是致命打击。
接下来这句“五月的天空/到处是孤苦的灵魂/与飘升的思绪”,一个是对孤苦灵魂的怜悯之心,一个是自己对这一切的感想。没有人的存在,一切不过是虚无,诗人正是在对前面行为的总结。接着,诗人又引出马和咚咚的马蹄,将其视为在为人类测量土地。如此奇异的结尾,仿佛暗示了土地就是一种追求,征服土地,就有大量的田地,进而就有了更多的欲望。
总的来说,诗人所表现的是对土地的特殊情结,这与诗人生活的环境有莫大的关系。邻居的逝去,土地被荒废,这如同一场悲剧。对人,对土地都是如此。如果人不在了,拥有再多的土地也是荒芜。如果人还在,就会像还健在的邻居的田地那样,整洁而有生命在运行中。这首诗,通过表现人与土地的关系,揭示着生命及生存的意义,有许多值得琢磨的意味。诗中最后测量的土地,有种无穷无尽的感觉,这些广阔的土地,又要如何去开垦呢?让人遐思无限。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诗人简介![](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d12d8f1a8e9acfb1606b9848841609f.jpg)
江非,1974年生,山东临沂人。著有诗集《传记的秋日书写格式》《夜晚的河流》《白云铭》《傍晚的三种事物》《一只蚂蚁上路了》等。曾获华文青年诗人奖、扬子江诗学奖、屈原诗歌奖、徐志摩诗歌奖、海子诗歌奖、茅盾文学新人奖等。现居海南。2022年11月,荣获首届谢灵运诗歌(双年)奖“优秀诗人奖”。2024年,荣获《诗刊》2022-2023年度陈子昂诗歌奖年度诗人奖与年度诗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