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港口类的上市公司,上港集团这家龙头企业是必须要看的。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上港集团)是上海港公共码头运营商,2006年10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整体上市的港口股份制企业。

上港集团主营业务分为:集装箱码头业务、散杂货码头业务、港口物流业务和港口服务业务四大板块,目前已形成了包括码头装卸、仓储堆存、航运、陆运、代理等服务在内的港口物流产业链。上港集团下辖分公司11家及内设机构2家,二级(全资及控股)子公司30家、参股企业16家。

2024年,上港集团的营收同比微增1.5%,这是其连续两年保持低增长了。2024年这5亿元的增长还是有意义的,其规模总算超过了前期峰值,勉强创下了新高。2019年的营收下跌,与疫情无关;2020年应该是受到疫情的直接影响,实际上2022年就已经恢复正常,最近两年是维持的水平。

主要的业务都在增长,除了“港口服务板块”业务增长较快之外,特别是核心的“集装箱板块”业务的增长幅度有限,导致整体营收只能维持低增速。

2024年的净利润增长了13.3%,收复了部分去年下跌的空间。从这四年的净利润额度上看,和不到400亿元的营收相比,150亿元,甚至是170亿元的净利润是相当夸张的。

最近四年中,三年的净利润都超过了毛利额,销售净利率也大大超过毛利率,这显然不是主营业务方面的盈利所导致的这一现象,就算财务费用等在部分企业可能成为净收益的项目,员工人数1.3万人的上港集团也不可能把期间费用玩成负数。
毛利率在2021年行业大繁荣时创下新高,最近三年都有所下滑,相对于疫情前,2024年的水平还是相当高的,疫情的红利还没有吃完。净资产收益率的表现并没有销售净利率那么亮眼,最近两年下跌至10%出头的水平,还算是优秀的表现;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服务这类行业中,还是很多同行达不到的水平。

几大业务的毛利率有涨有跌,核心的“集装箱板块”业务的毛利率下滑是导致平均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该核心业务也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几项业务的,对上港集团的主营业务盈利表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021年的主营业务盈利空间提升至22.5个百分点,2022年和2023年表现还要更好一些,2024年和2021年持平。下滑的毛利率,被同步下降的期间费用占营收比给抵消得差不多了。期间费用不仅不是负数,而且高达40亿元,最高的2021年甚至达到了54亿元,主要构成是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方面盈利能力的差异不大,就必须重点关注一下其他收益方面的情况了。

其他收益方面的净收益金额特别高,2023年的净利润下跌,正是因为这方面的收益下降导致的,我们前面已经看到,其主营业务方面算是最好的水平。上港集团除了少量的政府补助类收益外,主要构成是“投资收益”。
具体是“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除了与港口类相关的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很多,上港集团还是邮储银行、上海银行和东方国际等大型企业的股东,仅这些收益的金额就是数十亿元,要占到投资收益的一小半了。
这当然是有代价的,上港集团的“长期股权投资”高达800多亿元,这些投资收益看起来不错,实际上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作用并不大。

分季度来看,上港集团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了营收一成以上的同比下跌,净利润方面也有类似的波动,四季度的净利润大幅增长,并非主营业务带来的。可以说港口业务的经营形势,并不见得就会越来越好。

如果仅看主营业务,最近两个季度的表现并不好。特别是离现在最近的四季度,毛利率大幅下滑至不足三成,主营业务盈利空间环比下跌10多个百分点;就算四季度是行业的淡季,2024年四季度的表现也比2023年四季度差很多。

上港集团“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表现良好,2024年净流入92亿元,是最近五年首次跌入100亿元之内,最近五年的固定资产类投资规模并不算小,而这些年的营收却基本持平。这些年的平均固定资产折旧规模不足30亿元,经营性长期资产还是有所增长的,可以说这一行的投入产出收益,已经下降。

我们当然要拿数据说话,经营性长期资产在2022年末和2023年末都有明显增长,固定资产在2023年末和2024年末有明显增长。我们可以认为,上港集团现在是有条件和能力来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取得更大的收益,但前提条件是未来的市场上,也有这么多的业务增量。

不用看我们也知道,上港集团的长短期偿债能力都是极强的,但其资产偏重,哪怕扣掉那些金融性质的长期股权投资等项目,资产结构也不轻。这显然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重资产运营时,固定支出庞大,对基本业务量的需求很高,实际上就是对进出口贸易量的需求相当高。
从2021年以来,上海港(上港集团母港)集装箱吞吐量就是全球第一,上港集团当然也要算是全球港口类的头部企业,经营形势似乎也不是一直高歌猛进的。
结合着这两天出现的全面贸易战的新情况,港口类的生意,未来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是,也有可能出现,头部港口及相关企业的业绩向好,那些没有优势地位的港口及相关企业没落的新情况。
我们就静观其变吧,至于说卖港口经营权的选择,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是对是错?过几年也会有答案。
声明:以上为个人分析,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