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南宋一些朝臣向宋孝宗上奏说:临安府最近这十多年来,人们的衣着太过随便,喜欢穿边地的服装,音乐诗歌不守规矩,喜欢北方的音乐,我们为之十分伤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原的读书人普通百姓,伸长了脑袋踮起了脚跟,希望能够恢复中原的制度,长达三四十年,却不能实现;然而,东南地区的百姓,竟然反过来效仿其它地区的习俗却不知道。这实在是让人痛心的事!现在,临安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数十个人聚在一起,吹奏鹧鸪词的曲调,拨弄洋琴,让一个人身穿黑衣,众人为他打拍子,伤风败俗,不能不予以惩处。
这是清人毕沅的《续资治通鉴•宋纪》中的一段文字。它反映的是那个年代,南宋小朝廷的很多官员,对于当时的京城临安(今天的浙江杭州)民间流行的一些的做法的极度反感,这其中有关于老百姓所穿衣服的,也有老百姓所喜欢的音乐、舞蹈的。而它们之所以让这些臣子看不惯、感到不舒服,这些东西都姓“胡”——原本属于北方少数民族的,是很重要的原因。
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儿:如果我们拿宋朝之前的唐朝与之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这一前一后两个朝代,在对待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方面的做法,简直天上地下!我们仅仅乎以服饰为例,唐代自开元、天宝年间十分流行“胡服”,即北朝以来北方人(以鲜卑人为主)所穿的衣服。这种衣服的特点是小袖、革带与皮靴。我们再说唐代人的帽子,它们是按照季节的变化而使用不同的面料与制式的,夏天一般戴笠帽遮阳,冬季戴毡帽御寒,而毡帽最早就是用羊毛编织而成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帽子。当然,唐朝的音乐与舞蹈,吸收了包括北方、西域在内的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艺术精华,最后成就了自身的恢弘与博大,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历史常识了。
让我们非常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唐朝之人的心胸如此开阔,气量如此宏大,能够俱收并蓄,无论它们来自何方;反之,南宋之时的官员们甚至皇帝(宋孝宗在听取了朝臣们的建议之后,便“诏禁之”了)却十分排斥外来的文化?
毫无疑问,这首先跟建立唐王朝的李氏家族有着鲜卑血统有关属于“胡人”有关——大家都知道,李渊妻窦氏是是匈奴人;李世民妻长孙氏是鲜卑人。也可以说因为他们的出身的特殊性,让他们天然地与“胡风”存在联系,能够坦然接受与比较喜欢甚至十分喜欢姓“胡”的东西。但是,还有一点应该更为我们重视,那就是唐朝是那个时代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所以,唐朝的统治者充满了自信,能够具有世界眼光与胸怀,慨然接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反之,南宋小朝廷,在金人的压迫之下,偏安一隅,很多时候大气都不敢出,战战兢兢、抖抖活活,因此,对于“胡风”——属于北方的文化因子充满了恐惧与仇恨,竭力排斥它。
其实,南宋的臣子甚至皇帝他们都忽视了一点,那就是让他们十分害怕的金人,其实对于汉民族的好东西都是来者不拒的。从官制、到礼仪,甚至到朝廷重臣,金人都不乏从汉民族“拿来”的。也可以说,金朝之所以能够由弱变强,由小到大,虚心向其它民族学习是很重要的原因。非常让我们遗憾的是,作为他们长期学习的对象并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的我们汉民族的一些人,居然对他们怕了,并且怕到了就连他们的服装、音乐与舞蹈都急欲“禁之”的地步!而像这样一个缺乏面对“胡风”的勇气和心胸的朝廷,一步步走向衰落直至最后灭亡,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所以说,只要是好东西就该主动、积极地拿来,管它出自哪里、原来是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