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民挖出铜器大卸八块卖给废品站,被专家捡漏,成世界唯一!

瑞知道讲故事 2024-10-12 11:36:37

1959年的一天,湖南宁乡黄材镇寨子山,一个农民在挖地时意外挖出一个铜器,他没想那么多,三下五除二,把铜器“肢解”,后来卖给了废品站。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件青铜器,价值连城!

这就是著名的商大禾方鼎!又叫人面纹方鼎。这是在大炼钢铁时期通过废品收购站找到的著名青铜器之一。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个带有“人面”纹饰的青铜鼎。

0

1

商大禾方鼎

这个人面纹方鼎经历颇为坎坷。

它出土于1959年的湖南省宁乡县。宁乡是湖南省有名的“青铜器之乡”。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虎食人卣、象纹大铜铙、兽面纹提梁卣、兽面纹大铜瓿等商周时期青铜器都出土于此,都体现了中国商代青铜文化的高度发达。

但这并不代表每个人都知道其中的价值与意义。这个农民把被肢解的铜器卖给了废品站,随后这些铜块被集中运到了长沙毛家桥废铜仓库。

这件人面纹青铜方鼎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在面临被回炉另造的关键时刻,湖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发现了它。

那个年代,很多废铜烂铁都会被送到废品站,而博物馆则会专门派出工作人员驻扎在这里“捡漏”。

何尊

无独有偶,1963年6月的陕西宝鸡贾村镇,农民陈堆因家里老屋住不下,租了隔壁两间房住,一哥雨后的清晨,他在后院坍塌的大土堆刨出个铜器。第二年,陈堆夫妇返回老家,临走时把铜器交给陈湖保管。

1965年,陈湖把铜器卖到废品收购站,卖了30块钱。这年年底,宝鸡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佟太放来到这家收购站。相熟的老员工问:又收着一件青铜器,你看不看?

佟太放立刻向馆长汇报,馆长派保管部的主任去查看,主任断定这是件珍贵文物,以收购站当年的购入价30元把东西带回博物馆。

1975年,这件青铜尊被国家文物局调到故宫参加出国展。中国著名青铜器专家、上海博物馆的馆长马承源仔细观察后,发现:尊的内侧底部有字!

何尊上的铭文有“中国”二字

通过细致处理,专家们发现:尊的内侧底部铸有 12行铭文,共122个字,除残损3个字外,其他字清晰可见。这些话是周成王对一个叫“何”的人的训勉,还赐给他30朋,何因此就做了这尊,作为纪念,这尊因此被称为“何尊”。

这段铭文中有特别重要的六个字:“余其宅兹中国”。因为“中国”二字,何尊一跃成为国宝!

(可以点击回顾:它曾被老农30块卖到废品站,今登上新课本封面,只因“肚里”这俩字太重要!)

0

2

商大禾方鼎“人面纹”

再说回人面纹方鼎。博物馆工作人员看到那些被敲碎的碎片,敏锐地感觉到:这可能是一件重要文物。于是,他们在运来的废铜中继续寻找,一共找到了10块碎片。

经过拼合对接,却发现可拼成的人面方鼎还缺一足和底部一块。当他们再在废铜仓库中“大海捞针”,却始终没有发现那缺少的部分。

湖南省博物馆专家张欣如对人面方鼎进行修复时,无奈只好为它暂时安上了一条“假腿”。

“大禾”铭文

直到两年后,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才又在株洲废铜仓库中偶然发现了一只与这件人面纹方鼎相同的鼎足。带回来,一比对,果然就是人面方鼎缺少的那条腿!

于是,专家又对方鼎进行“手术”,卸下那只假腿,换上这条真腿。至此,经历大卸八块的人面纹方鼎终于复原。

那时候,这样的例子其实并不少。废品和文物,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废品堆里翻出国宝级的文物,冥冥之中有天意的安排,更离不开文物工作人员的坚守和执着。

“大禾”

方鼎整体呈现出一种神秘而森严的气氛。但在当时,应该是作为一种吉祥的礼器。

它比人们想象中的要小很多,只有38.5厘米高,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重12.85千克。因为鼎腹的内壁刻有铭文“大禾”二字,所以又被称为“大禾方鼎”。

相比: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铸客大鼎,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约400千克。这个大禾方鼎,真的是个“弟弟”。

0

3

商大禾方鼎

它虽然小,但价值又是无可比拟的。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个带有“人面”纹饰的青铜鼎。那四张表情凝重的人脸,究竟代表什么呢?专家众说纷纭,研究至今仍在继续。

2013年,国家文物局将商大禾方鼎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以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果你去湖南博物馆,一定要去看看这件“孤品”。

0 阅读:60
瑞知道讲故事

瑞知道讲故事

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