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春雷
杨星火
点击进入:第一章、三月惊雷雪山来(略)
点击进入:第二章、拉萨风云突变(略)
第三章、谭冠三拍案响春雷
点击进入:十二、“大老板”走了(略)
点击进入:十三、冒险访阿沛(略)
点击进入:十四、将军的家信(略)

(注:本文中,L=赖;M=嘛;P=叛;独=D;立=i;由此给大家阅读带来不便,敬请理解!)
十五、电闪雷鸣
谭冠三从二处驻地回来,已经是午夜12点了。藏族朋友们渴望保护和感激的眼神,深深地印在他心里。他敏锐地发现,他们的眼神里还有几分担心,几分忧虑。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场决战就在旦夕,胜负如何,决定着他们的命运,决定着百万农奴的命运,决定着西藏是走向社会主义?还是停滞在封建农奴社会?作为中共西藏工委副书记、军区政治委员的谭冠三同志,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啊!
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思考着,直到3月20号清晨一点,他才合上一双疲劳的眼睛。
“ 呼呼!呼呼!呼呼呼呼……
一阵激烈的枪声,将谭冠三惊醒。他披衣而起,侧耳一听,是拉萨河南岸牛尾山方向传来的枪声。紧接着,从拉萨东西南北方向都想起了密集的枪声。枪声越来越激烈!最后,枪声呯呯啪啪连成了一片!此时,办公桌上的坐钟,时针正指着三点。
电话铃响了。谭冠三拿起话筒,听到邓少东那严峻的声音:“报告政委,我159团九连在牛尾山执勤时,与敌遭遇。敌先向九连猛烈射击。与此同时,全市区的P匪向拉萨运输站、贸易公司、建筑工程处、地方机关展开全面攻击!”
通知詹化雨副政委、还有你立即到党委会议室开紧急会议。我马上就去!谭冠三放下话筒,金秘书给他披上大衣。他边走边扣着,急步下楼,出小院,匆匆穿过小路,跨进党委会议室。
邓少东和詹化雨早已坐在会议室桌前。
谭冠三刚刚坐下,一发炮弹呼啸着从屋顶飞过,咚的一声,落在作战处左方。火光、硝烟冲天而起,炮声震得党委会议室的玻璃窗直响!
紧急的电话铃响了,作战部报告:“布达拉宫侧翼的P匪炮阵地向我开炮!砸塌了我部作战处驻地的一个墙角!”
怎么办?
邓少东少将、詹化雨少将两双眼睛互相对视了一下,然后,一起望着谭冠三中将。
谭冠三的眼睑下垂着,睫毛轻轻地颤动,却没有回答。这是他思考问题时的习惯表情。
邓少东忍不住了,他指着布达拉宫方向说:“他们悍然宣布西藏D i,破坏民族团结,背离了十七条协议,现在又公然向军区和中央驻藏机关发动武装进攻,炮弹打到了我司令部大院来了!我们在拉萨只有两个团,加上警卫营,兵力只有1300多人,P乱武装却有7000多人。不能坐等敌人包饺子!我们必须立刻进行自卫反击!我提议,按照我们研究的第一作战方案,立刻反击。”
“我同意少东的意见。如果不立即反击,就会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地方工委机关、自治区筹委机关,如果听任P匪进攻,那就不堪设想!”詹化雨副政委补充着邓少东的意见。这为平时性情温和的副政委,此时面部表情十分严峻。
谭冠三站起来,还没发言,又是一发炮弹从头上呼啸而过。透过玻璃窗看去,一股浓烟,从军区俱乐部大礼堂东侧冲天而起!
作战部报告:大礼堂东侧墙角炸了个大窟窿!
是可忍,恕不可忍。
谭冠三抬起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果断的说:“同意两位同志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如果P乱头目把16岁到60岁的藏民都裹挟来参加P乱,我们再反击就会伤害很多藏族群众。立刻发加急电报报告中央军委,我们建议于3月20日10时进行自卫反击!”
金秘书拟好电报,交谭冠三签上名字,立刻由参谋送去发报室了。
邓少东展开地图,慎重地把作战方案再讲了一遍。“首先攻占药王山,夺取瞰制军区机关的制高点;第二步,打下罗布林卡,捣毁P军司令部;尔后再解决盘踞市区内的P乱武装。”
谭冠三皱起眉头,透过窗户玻璃,望着烟雾沉沉的布达拉宫。他垂下眼睑,睫毛颤动着。稍停,他目光闪闪,轻声说:“补充一点,为了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感情,保护重点文物,对布达拉宫围而不打。待消灭了其周围的P匪据点后再展开政治喊话,迫其投降。对罗布林卡、大昭寺等著名园林寺庙,作战时务必注意保护其主体建筑。”
军区领导紧急会议的决定和战斗布署很快传达到军区机关及各部队。半小时内,驻拉萨的159团和155团、炮团以及警卫营,全部进入了指定位置、战壕;司、政、后机关干部,也按预案进入了自己的战斗岗位。只等中央回电,立即按预定时间发起反击!
办公桌上的坐钟,一秒一秒地走动着。那每一声滴嗒,似乎都响在谭冠三心上。平时,他总嫌时针走得太快,感到时间不够用。此时此刻,他却感到那时针不是在走,而是在爬,那么慢……
拉萨的天亮的比内地迟。时针指到了凌晨六点,天空还是一片漆黑。谭冠三走到阳台上,环视拉萨,枪声此起彼伏。有P匪的枪声,吼叫声;也有地方机关的还击。硝烟忽起忽散,火光忽明忽灭。在这黎明前的一片黑暗中,那布达拉宫的白宫墙壁,忽闪忽亮。仿佛是一个身披黑袍的大喇嘛,露出的苍白的脸和肥胖白嫩的膀子。天色蒙蒙亮了,罗布林卡的杨柳树梢像一团团薄雾,在茫茫夜海中,浮现出来。陡峭的药王山上的藏式楼屋,也伸出了光秃的屋顶。谭冠三举起望远镜仔细看去,药王山上的地堡、壕沟,有人影晃动。不时射出稀稀落落的枪弹和明明灭灭的火光。枪声最激烈的是西郊拉萨运输站和城西北角的建筑工程处。看来,P匪想抢占交通按钮,妄图切断我通向青藏公路的大动脉。拉萨运输站和建筑工程处的干部和民兵顽强反击着。那鲜红的国旗,在硝烟中飘动着,像一束火炬!好样的地方干部,好样的汉藏民兵,再坚持几个小时,我们就攻上来了!
桌上的钟,时针指着七点。
作战部报告,攻占药王山的部队,已全部到达指定位置,潜伏待命。
谭冠三举起望远镜,向药王山望去。淡蓝色的晨雾中,山静静的,树靜静的。我们的部队潜伏的多么巧妙啊!作为战地最高指挥员,他既感到欣慰,又感到沉重。
座钟的时针指着9点30分。
一阵紧急的脚步声从楼下响上来。邓少东来了,一双焦急的目光,询问着:“怎么?中央军委还没回电?”
谭冠三摇摇头。侧耳听着从四面八方传来的激烈的枪声。
“拉萨运输站和建筑工程处来电话要求支援!他们人和武器不多,已坚持作战了六个半小时了!我们……
谭冠三望着那枪声激烈、战火硝烟弥漫的西郊和西北角,眼里喷着火,手往下一劈说:“到十点钟,咱们就打!”他戴上军帽,边走边说:“走,咱们一起进地下指挥室。”
“你别去了。我和化雨同志在那里就成了。”邓少东闪着爱护的眼神,凝望着头发花白的老政委,还有扶廷修副参谋长。”
“ 不,我们远离中央,战斗情况瞬息变幻莫测。军区领导就我们几个在拉萨。咱们在一起便于商量对策。”
谭冠三边说边向楼下走去。邓少东紧紧跟着他后面。他望着谭政委微驼的背影,心中有些担心。这次作战,张国华司令员不在家。军政一把手的重任,全落在谭政委肩上。这位老红军政治委员,将会以怎样的姿态来指挥这场战斗呢?
邓少东是1957年才调到西藏的,他也参加过红军长征,是红四方面军的。抗日战争在新四军,从副营长当到旅政委。建国以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朝鲜停战后,回国不久就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学了三年,调到西藏来了。他对谭冠三政委了解不多。短短的不到两年的相处时间,他感到这位政委稳重、艰苦朴素。特别是热爱西藏、长期建藏,已成为部队传颂的楷模。关于谭冠三的轶事,在部队流传颇多:
有一次住拉萨附近的一个团,杀了猪,给谭政委送了一些猪肝、猪心及精瘦肉来。谭冠三不仅不收,而且大发脾气,狠狠地批评了这个团的团长、政委。以后,每逢干部开会,谭冠三讲话时总忘不了批评这件事,而且警告说:“谁再敢给我送肉或送什么的来,我就要处分谁!送猪肉的人挨了批评,虽然有些狼狈,但从心里喜欢政委。军区的广大干部争相传颂,莫不引以为大快人心事。正因为如此,那时,西藏军区和部队,作风正派。那一股廉洁的春风,温暖着多少雪山前哨和边防团队。
听说,谭政委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讲话有点罗嗦,作报告的时间比较长。这个反映他自己也听到了。为了改正,他叫秘书给他写报告稿子,照着念。只要写精炼一点,讲话就不会过长了。好!秘书把讲话稿写好了,谭冠三拿着稿子上台去,照着念。可是,念着念着,他把稿子放下,又自己发挥起来,这一发挥就不可收拾。甚至,讲到要发扬艰苦朴实的作风时,他又想起了给他送猪肉的那个团,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金秘书借给他倒开水的机会,悄悄给他使了个眼色,他才连忙拿起讲话稿来,照着念下去。下面听报告的干部们,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会场顿时活跃起来。
还有一次,谭冠三做报告拿了很厚一叠讲话稿。他走上讲台,坐下,刚刚翻开讲话稿,就听见下面有人悄悄说:“呀,好厚的讲话稿呀。报告又长着呢!”
谭冠三立刻大声对这个干部说:“你别怕,这个稿子是用大号字抄的。二号政委年纪大了,眼睛有些花,看大号字方便些!别看这么厚,一个钟头保证讲完。哈哈哈……
随着谭冠三爽朗的笑声,满堂干部战士哈哈大笑起来!谁能不为政委的谦虚、亲切、及爽朗快活的性格而动容呢!
因为谭冠三做报告长,有时,给人一个印象:政委有点婆婆妈妈,不像张国华司令员那么干脆利索。如果真是这样,这次平P作战,他能当机立断吗?报告长了,可以叫秘书写稿子,照着念。可这指挥战斗,一定要当机立断。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瞬息万变的战争情况的决心和魄力,忧郁一分钟,也将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呀!
不过,稳健,也并不就等于不果断。平时讲话罗嗦一点,不等于战时决策犹豫。谭政委是个老红军,是中将,身经百战。应该相信他是军政双全的将军!应该在他的指挥下,尽自己副司令员的最大责任。
邓少东边想边跟着谭冠三跨进地下指挥室,只见詹化雨副政委早已来了。扶副参谋长正在打电话。
三位将军,围坐在方桌旁。他们不约而同的望了望那直通总参谋部的长途电话机,侧耳听着里屋那些噼噼啪啪的电报键钮的响声,会心地交流了一下目光,谁也没有说话。
时钟指向九点五十五分!
中央军委没有来电话,也没有电报指示。
始终指向五十六分、五十七分、五十八分、五十九分。
邓少东站起来,热切的望着谭冠三。
谭冠三用坚定和富于鼓动的声音,动情地说:“老邓!你就指挥打吧!”
邓少东回头对作战部长喊:“打!信号弹!”
红色信号弹,像一颗吉祥的星辰,从指挥所升起,划破拉萨蓝色的天穹!转眼间,那春雷般的大炮声从抱团阵地,铺天盖地向药王山轰去!
三位将军举起望远镜,全神贯注地盯着药王山下。那里炮声隆隆,硝烟滚滚。
谭冠三发现那潜伏在山下的159团的部队,在炮火硝烟中。突然像森林一样,层层叠叠地立了起来。那鲜红的团队旗帜,领着一支突击分队,呼呼啦啦,直向山上冲去!
盘踞在药王山上据点的敌人,像被通了的蚂蜂窝,嚎叫着,奔跑着,杂乱地向我突击分队开枪射击!
我突击分队冒着居高临下的敌人的枪林弹雨,勇猛地向山上扑去!有的人负伤了,有的人倒下了。然而,那杆鲜红的团队旗帜,仍然领着突击分队冲击前进!我们可敬可爱的干部战士前仆后继。发起冲击不到半小时,突击分队就冲到了半山上。
“ 好呀!好样的!”谭冠三从心里赞叹着自己的部队。
突然,机要参谋紧张地在他身后喊着:“政委!中央军委电报指示!”
谭政委猛地转过身来,接过电报一看,上面写着三个字:“不要动!”他揉了揉眼睛,再看一遍,电报上还是那三个字,“不要动!”
谭冠三愣了一下,继续往下看。
“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如果发生正面武装冲突,我方很可能出现被动局面。所以不同意你们打。你们可依托堡垒、工事,就地坚守。尽量缩小防区,等待内地增援部队进藏解围。”
签发这个电报的是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
谭冠三看着电报,皱紧眉头自言自语道:“谢谢啰,谢谢啰!已经来不及了!”
邓、詹二位将军闻声急忙拿过电报一看,也惊得愣住了神!
三位将军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开口。
谭冠三转过身去,拿起望远镜,紧张地向枪声激烈的药王山看去。
邓、詹二位将军也像他们的主将一样,透过望远镜,紧张而又心情沉重地望着战场……
(未完待续)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杨星火:四川省威远县人。1925年生。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随十八军进藏。曾参加修筑川藏公路、平息西藏叛乱和民主改革、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边防建设等。在西藏工作20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军旅诗人。
后期整理:唐雪松(杨星火大女儿)。

作者:杨星火